体检报告丢一旁 小病拖成肾衰竭 专家:重视结果,谨遵医嘱

2020-12-04 09:50:21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炎皇 刘孝谊 招云红] [编辑:刘畅畅]
字体:【

“体检守护健康”系列报道三

体检报告丢一旁 小病拖成肾衰竭

专家提醒:定期体检,重视结果,谨遵医嘱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刘孝谊 招云红

体检后,医院没电话回访就没事?发现肿瘤标记物就是患了癌症?拍胸片(X线)、CT检查有辐射伤身体,不要做?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对健康体检有不少错误的看法。湖南省肿瘤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嫱妍、长沙市第三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医师邹信宇盘点了体检中的几个常见误区,建议大家最好每年体检一次,及时发现身体隐患,以免小病拖成大病。

误区1 体检后,医院没电话回访就没事

正确解锁模式:拿到体检报告后要逐条阅读、遵循医嘱。

做完体检后,不少人把体检报告随手一扔,“真有问题,医院会打电话通知的。”然而,29岁的推销员陈先生就因为不重视体检报告,小病拖成了肾衰竭。

3年前,陈先生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做过一次体检,但他压根没看体检报告,照例抽烟、喝酒、应酬。去年下半年,陈先生经常恶心、呕吐、失眠,眼睛周围浮肿,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双肾衰竭。

“我做过体检,医院也没电话通知我有问题,怎么突然就肾衰竭了呢?”陈先生带着3年前的体检报告找到邹信宇求解。邹信宇指出,那份体检报告显示,陈先生尿常规中的肌酐指标略高于正常标准——肌酐指标处标注了星号,并建议当事人作进一步检查——这很有可能是隐匿性肾炎的表征。隐匿性肾炎两三年内都不一定出现症状,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恶化为肾衰竭、尿毒症等。邹信宇说:“医院会根据体检对象病情的危急值决定是否打电话回访,但陈先生当时的情况并不严重。”

邹信宇说,医学上,一般情况下,一次体检结果的认可期为3个月到6个月。但是,人的健康状态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即便去年、今年的体检结果都正常,但如果其中某项指标有了很大变化,可能提示有某种疾病的倾向。因此,拿到体检报告后要逐条阅读、遵循医嘱,并好好保存体检报告,切勿乱扔。

误区2 谈“辐”色变,拒拍胸片

正确解锁模式:与准确诊断疾病带来的各种获益相比,放射检查带来的伤害很小。

有些人听说,拍胸片、CT检查有辐射伤身体,便拒绝做这些检查。“拍胸片、CT检查,对发现疾病非常重要。”邹信宇说,医生通过它们可以查出胸壁、胸膜、纵膈,以及肺部、心脏、大血管等很多部位的病变。目前,肺部CT检查不仅能发现早期肺部结节,还能发现新冠肺炎的早期表现和预后情况。此外,拍胸片、CT检查也能明确肺部肿瘤、炎症、结核钙化、胸壁占位、胸腔积液、纵膈肿瘤、淋巴结肿大等,还可以明确先天性疾病如心脏的大血管病变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在医院影像科的检查中,拍胸片、CT检查都具有X射线的特性,能产生电离辐射作用和生物效应。那么,有辐射就会危害人体吗?邹信宇回答,不是的,我们需要重视的是辐射剂量。邹信宇介绍,一次性胸片检查的辐射剂量只有0.1毫西弗,CT检查的辐射剂量略高,但都小于或等于3毫西弗/年的天然辐射剂量。而每年人体吸收的电离辐射剂量在100毫西弗以下,对身体都不会有明显的伤害。也就是说,与准确诊断疾病带来的各种获益相比,放射检查带来的伤害很小。即便如此,邹信宇还是提醒,孕妇、备孕女性、哺乳期的女性可以推迟拍胸片、CT检查,应尽量避免X线检查,以免对胎儿或婴儿带来不良影响。

此外,像核磁共振与 B 超在检查过程中没有 X 射线,不会发出电离辐射,这两种检查是相当安全的。而B超检查更是孕检重要的检查项目,贯穿了整个孕期。

专家提醒市民,要走出体检认识误区,定期参加体检,科学规范体检,重视体检结果,遵循医生指导,对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平时要注意饮食起居规范,做到健康生活。

误区3 肿瘤标记物超标=查出癌症

正确解锁模式:肿瘤标记物只是一种参考,并不是诊断和排除肿瘤的“金标准”。

今年8月,邵阳的李女士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一项肿瘤标记物超出正常值3倍,以为得了癌症。第二天,她拿着体检报告来到湖南省肿瘤医院体检中心。该中心对李女士进行了常见肿瘤高风险因素评估,结合其之前做的检查,制定了适合李女士的全身肿瘤筛查,包括肺部低剂量螺旋CT、胃肠镜等,却未发现肿瘤,李女士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

“肿瘤标记物高并不意味着‘得了癌症’。”湖南省肿瘤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嫱妍介绍,肿瘤标记物增高还与炎症、良性肿瘤及机体的某些生理性改变有关,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指标值明显增高,提示发生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应该进行针对性检查;二是指标轻度增高,应去专业机构进行常见肿瘤高风险因素评估后进行个性化的防癌体检,排除肿瘤或癌前病变,再定期复查。

杨嫱妍解释,肿瘤标记物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的,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或者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常以抗原、酶、蛋白质、激素等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肿瘤标记物主要用于对原发肿瘤的发现、肿瘤高危人群的筛选、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发展程度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价、肿瘤复发和预后的预测等。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肿瘤标记物有:癌胚抗原(CEA,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其升高与消化道肿瘤、肺癌等有关)、甲胎蛋白(AFP,肝癌、生殖系统肿瘤风险可能升高)、糖类抗原(CA199,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胰腺癌风险升高;CA153,乳腺癌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CA125,卵巢癌风险升高)、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标志物)。

杨嫱妍说:“肿瘤和肿瘤标记物的关系,如同妈妈做了饭和你在楼梯口闻到饭菜香。妈妈做了饭你自然能闻到香味,但是闻到了饭菜香味,也可能是别人家传来的。”临床上,有一些肿瘤患者,相关的肿瘤标记物却是正常的。所以,肿瘤标记物只是一种参考,并不是诊断和排除肿瘤的“金标准”,目前还没有达到通过血液诊断肿瘤的水平。

“常规体检是防治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常规体检和防癌体检侧重点不同,不能相互替代。”杨嫱妍说,常规体检侧重于用生理指标评估健康状况,防癌体检更加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是在常见癌症的高风险人群中应用有效检查手段发现早期的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管理的体检方式。

杨嫱妍建议,高危人群需要前往正规医院,定期进行针对性的防癌体检。比如,乙型肝炎及肝硬化高危人群,要重视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肝脏超声等肝癌诊断相关检查。一旦查出肿瘤标记物异常应找专科医生确诊,不要慌乱投医。

相关新闻

妇科体检 这些变化要特别关注

长沙晚报12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妇科检查对于女性来说是万万不可省去的一环,有几项检查需要格外重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吴颖岚介绍,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乳腺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乳腺疾病,35岁尤其是40岁以上的妇女最好每年检查一次。如果乳腺B超显示结节为1至2类,无需特别担心,一般都是良性;突然增大的结节,尤其是3类及以上的乳腺结节就要特别警惕,需到专科门诊就诊。

吴颖岚表示,子宫、双附件B超检查也是女性应该重视的,通过B超可以发现子宫肌瘤、宫畸形、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畸胎瘤、盆腔炎症肿块或脓肿等。女性一定要重视宫颈癌的筛查,建议从21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主要包括人乳头状病毒、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巴氏涂片检查。盆底功能检查也是不能忽视的,尤其是产后的女性,患有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和尿道膨出的女性,以及有尿失禁的女性等。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30%至35%的女性患骨质疏松。吴颖岚建议,40岁以上尤其是进入绝经期的女性,无论有无症状应定期检查骨密度,及早发现骨密度的变化。

“体检报告中,血压、胆固醇和体重能显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这一点众所周知;有一项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能更准确地显示健康状况,却鲜为人知。不过近两年,这个指标越来越引起大家关注。”吴颖岚说,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基氨基酸,是人体摄入蛋白质中的蛋氨酸转化而成的。一旦体内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锌、锰和三甲基甘氨酸等,这个转化过程就会受阻,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就会积累升高。如果血液中蓄积大量的同型半胱氨酸,将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恶性肿瘤、老年性骨质疏松等患病风险。“此外,妊娠期妇女对Hcy高度敏感,血浆中Hcy轻微升高就有可能带来危害,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均与Hcy水平升高相关。”吴颖岚提醒。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