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衡山县永和乡龙凤村,村民刘桂华在沃柑基地“吊果”。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妍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德荣 李妍 通讯员 夏建军 周剑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9月17日,衡山县永和乡龙凤村沃柑基地里,一排排沃柑树郁郁葱葱,鸡蛋大的沃柑挂满枝条。
秋意浓,天已凉。72岁的村民刘金湘老人裹了裹外套,抓起一把尼龙绳,快速钻进橘林。只见他麻利地抽出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橘树上方的钢管支架,一头绑紧挂满果子而下垂的枝条。
基地负责人刘冬洋介绍,老人这套熟练的动作叫“吊果”,是为了让沃柑能更好地“呼吸”。今年的沃柑挂果多而密,须摘掉一些,确保剩余的沃柑长得更好。
与刘金湘一起的,还有二三十名上了年纪的村民,大家分片劳作。时不时,这边喊几声号子,那边哼几句小调,大家互相鼓劲,干得热火朝天。
这几年,“水果新贵”——沃柑改变了龙凤村的模样。
龙凤村位于南岳72峰之一吐雾峰下,村里山多田少,且高岸田、冷浸田等低产田多,曾是省级贫困村。因种粮产出少,村民一直有种植水果的传统。
“枇杷、桃、李、柿……品种很多,但都不成规模,也卖不起价。”村党总支书记谭儒华告诉记者,传统水果种植并没给村民带来富裕。
2014年,在广东做水果生意的刘冬洋返乡,带回了一个新的水果品种:沃柑。
比砂糖橘好吃吗?适合这里种吗?能卖多少钱一斤……大家满脑子问号。
胆大又实在的刘冬洋,在村里一口气流转了几百亩土地,种上沃柑苗,他要用效果来说话。
经3年“煎熬”,冲破资金、技术等一项项难关后,刘冬洋的首批沃柑“呱呱坠地”。市场初试,20元一公斤!
这吓了大伙一跳。因为,一亩沃柑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收获三四千公斤,这还得了!
不仅卖得起价,沃柑的成熟期比其他柑橘长很多。“元旦就可以开卖,最长可以卖到‘五一’,而且越往后越好吃。”刘冬洋说,春季是本地水果青黄不接的时候,沃柑恰恰填补了这个空档。
现在,龙凤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沃柑,或三五亩,或种满房前屋后。沃柑成熟后,村民只要有需要,刘冬洋按照市场价帮忙销售。刘冬洋的基地如今已扩大到1000余亩,大量村民来基地务工,除草、施肥、剪枝……基地每年开出的工资就达200余万元。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农产品滞销。在衡山县开展消费扶贫等一系列举措帮助下,龙凤村的沃柑不到一个月便销售一空。
规模化带来了高效益,也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刘冬洋说,即便以后沃柑市场发生变化,他们也能随时通过嫁接而转型。
“就等过年啰!我每天都盼着过年。”刘冬洋眼里放着光,声音也高了些。他说,一到过年,就有应接不暇的订单,就能挣钱,给贫困户分红。
在沃柑产业带动下,龙凤村还新增了红脆桃、猕猴桃2个主导水果基地。加上传统的瓜果,村里几乎每个月都有新鲜水果上市。每到花开、果熟时,来村里“打卡”的游客很多,将宽敞的水泥路堵得水泄不通。
水果就像一把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让村民们日渐富足起来。在猕猴桃基地工作的52岁贫困村民谭爱春说,以前一到过年时就发愁,得四处借钱。现在,她每个月能拿到2000余元工资,生活不愁,过年不会再借钱了。
瓜果飘香如蜜甜,绿满田畴地生金。四季有果的龙凤村,如今不仅整村脱贫摘帽,还成了衡山县乡村振兴示范村。
■记者手记
果林里忙碌的身影,真美
徐德荣 李妍
9月18日上午,天下着毛毛细雨,记者再到龙凤村。刚进村口,就看到刘金湘老人。与9月17日不同,这天他换上了白衬衣和西装,准备往县城里去,显得挺精神的。
近几年,龙凤村有好些能人返村创业,成了致富带头人,但村里的“主劳力”仍然是六七十岁的“留守老人”。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他们已今非昔比,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过得充实而幸福。这一切,与刘冬洋的付出分不开。
刘冬洋说,回乡这些年,虽几经风雨,但很欣慰。不是因为挣了多少钱,更多的是一些在外务工的晚辈们回村时,发自内心的几句话:“冬洋叔,您做了件大好事,让我们的父母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留守老人”不怕吃苦,怕的是孤独和寂寞,是捉襟见肘的穷日子。刘冬洋回乡创业,让留守村里的乡亲们过上了另一种生活,有事做、有收入,富足而快乐。
沿着橘林走上山坡,回望村里,一幢幢新房,很美!连片的果树在风中摇曳,很美!果林里忙碌的身影,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