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脱贫路】莫愁山路弯又险 轻车已进太平村

2020-09-04 06:39:0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徐亚平 张璇 艾争光]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张璇 通讯员 艾争光

“现在坐车回村,还没来得及打个盹,就差不多到了。”9月1日,在平江县城创业的吴阐明带着妻儿回大洲乡太平村老家,忍不住感叹归途之顺。

太平村山林密布,沟壑纵横。全村唯一的出山路,拐了20多道弯;道路窄处,会车难又险。

这不仅仅是一条出山路,更是贫困山区生活的出路。2017年,平江县委办驻太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罗锋带队进村,发现西边的民主村和北边的清水村同样靠着这条路出行。修路,是三村百姓心之所愿。

然而,沿路的村民心里有些不痛快。“为什么要占我家门前地坪”“为什么要填我家水田”……路尚未修,信访问题接踵而来。

工作队初来乍到,请村里年逾古稀的老支书钟订仁出马,为修路专门成立村民理事会,村里老干部、老党员、老战士等纷纷加入,劝说村民配合修路、造福子孙后代。

你出谋划策,我出劳出力。3个月不到,一条长8.3公里、宽5.5米的村级主干道修成通车。配建路灯,栽种茶树,村民们夸:出山路走得安心、舒心。

路修好后,吴阐明成了第一个出山创业的贫困村民。以前,他的儿子意外致残,全家因病致贫。“你还年轻,要想好自己能干什么,实现长久脱贫,有困难我来想办法。”作为结对帮扶人,县委书记汪涛陪伴这个小家走过许多艰难时刻。

凭着从祖辈学来的制粉手艺,加上3万元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吴阐明在县城开了一家粉丝加工作坊。他的粉丝质量好、价钱公道、从不缺斤少两,生意越来越好,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在2018年脱了贫。

家乡有了致富路,在深圳打拼多年的吴维贵心动了。“你回村办厂,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我们一定不遗余力帮你。”罗锋多次电话恳谈,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办理营业执照,厂房选址,招聘培训工人……去年初,吴维贵回村创办陆海服装厂,扶贫工作队为他担保贷款10万元,争取多项办厂补助。两层400平方米的工厂内,“哒哒哒”的电动缝纫机声此起彼伏……

上班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下班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在贫困村民谭冬云看来,再没有比在服装厂更好的工作了。“现在我和老公两个人一起努力,供家里两个大学生上学没问题。”她的笑容腼腆又自信。

吴维贵实现了最初的承诺:去年,全村20余名贫困村民进厂工作,共发放工资30多万元。他也感受到久违的乡情,今年初疫情突发,工作队免费送来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把厂房里里外外清洁消毒,帮他及时复工生产。

在平江的贫困村,“红卡”意味着未脱贫、难脱贫。万洪高家是太平村最后一户红卡贫困户,万洪高左眼失明,其妻子、大儿子先后患病未愈,小儿子还在上大学,靠种田和打零工脱贫无望。今年4月,工作队带着他买回山羊和耕田机,并以奖代补给他补贴。

“我算了一笔账,今年我给别人耕田每亩120元到150元,已经有了七八千元收入;把羊养好估计能赚7000多元,加上当生态环保员有工资6000元,山里的生活过得不比外面差。”最近,万洪高主动申请脱贫摘帽。

相关专题:记者探访脱贫路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