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胜利——决战决胜乡村述说】硬扎人,打硬仗

2020-09-04 06:28:1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贺威 黄柳英] [编辑:欧小雷]
字体:【

9月1日,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新塘村,一排排的水果大棚,颇为壮观。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通讯员 欧阳友忠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贺威 黄柳英

9月1日黄昏,九嶷山下,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新塘村葡萄园外,村党支部书记陈阳九把3筐葡萄装上皮卡车,开往县城送货。

“葡萄园是村集体产业,种了阳光玫瑰、温克等7个品种,从7月初到9月底都是采摘期。”陈阳九说。

20分钟后,98.5公斤葡萄送到,陈阳九返回。

“5554元,颗粒归仓。”村会计黄仁初仔细核算后说。

新塘村是省级贫困村,有贫困户94户386人。2016年以前,村集体收入微乎其微,扶贫产业为零,外出务工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一年后,新塘整村脱贫。如今,村集体一天的收入就相当于一户贫困户脱贫的收入。变化为何这么大?

“多亏了几个硬扎人!”一位村民说。

2016年,长丰集团派工作队驻村帮扶,队长熊祥戈把家眷都带到了村里。

“是个硬扎人!”村支书陈阳九夸他。

其实,今年57岁的陈阳九也是一个硬扎人。他部队退役后去了深圳,从敢打硬仗的部队到地方,就没服过输。2002年,他放弃丰厚薪金,回乡当起了村干部。多年后遇到熊祥戈,两个硬扎人惺惺相惜,决心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扶贫,发展产业是根本,利益联结是关键。陈阳九跑桂林拜师,搞测土配方,又考察了市场,最终确定种葡萄,却在土地流转上卡了脖子。

“原来种烟草的老板亏了,村民拿不到土地流转金,谁还愿意陪你折腾!”村会计黄仁初说。

扶贫产业耽误不得!陈阳九从自己的银行卡里取出11148元,垫付了土地流转金。

“我的水田就在葡萄园中间,我当时想自己种稻子,党员李金生过来做工作,和我置换田块,村里请我到葡萄园做工,给我安排了保洁岗位。”贫困村民李四美说,“加上养牛和打零工,我和老公一年收入有2万多块。”

60亩地终于连成一片。老百姓还是怕钱打了水漂,不敢入股合作社共同经营。陈阳九又带头出资5万元入股,陈友军、陈竹清等党员也纷纷出资,群众慢慢有了信心。

在广西技术员曾军辉帮助下,葡萄园当年挂果,当年见效。2017年,葡萄园营业额超100万元。

“一年拿到4000多元分红,哪里还有这么好的事!”陈友军高兴地说。

鸡鸣五更,新塘复苏。葡萄园里,陈竹清剪枝、浇水、除草,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葡萄也有灵性,你对它好,它知道,会加倍回报你。”陈竹清说。

这里发生过一个小插曲。村里曾把葡萄园以每年38万元的租金,租给本村一个回乡的私人老板。谁知,此人仅盯着利益,疏于田间管理,让葡萄生了一场大病,而他转身走人了。

眼看着苦心经营起来的产业将毁于一旦,陈阳九马上召开支部会,决议将葡萄园收回,继续由村集体经营。

葡萄园重新焕发生机。陈阳九趁热打铁,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多种经营。水果、鱼等种养产业越来越红火,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成果得到巩固。

近4年来,在帮扶单位宁远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支持下,新塘村共实施扶贫项目48个,总投入1000多万元,彻底改变了面貌。

■记者手记

不负人民

贺威 黄柳英

“九嶷山上白云飞……”来到九嶷山下,再读毛主席的《答友人》,有了更深感受。

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在这里真正实现了。

“芙蓉国里尽朝晖”。为打赢脱贫这场硬仗,无数人付出了心血。新塘村支书陈阳九就是其中之一。

对种葡萄,陈阳九本来是一个门外汉,但他勤学习、肯钻研,硬是把村里的葡萄产业搞起来了。他高兴地给记者翻看2018年5月至今年3月间,科技发挥作用的记录。有湖南农大学子、有北大博士生服务团成员来指导,也有湖南农大、浙江大学的教授来讲学,还有县乡党委主要负责人带队来观摩学习。

难能可贵的是,陈阳九等人还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在新塘村1741个村民都有了“红本本”股权证,相当于每人拥有村集体7215.56元“原始股”,升值指日可待,分红就是“躺赢”。

9月2日,大型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不负人民》来村里拍摄,村民争相当群众演员,因为不要演技,拍的就是他们的真实生活。

不负人民的人都是硬扎的人,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相关专题:走向胜利——决战决胜乡村述说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