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信见证历史

2020-07-03 09:35:20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叶永烈

我收藏的最早的信件,信封上写着“叶永烈小朋友收”。那是1951年,11岁的我第一次向报社投稿,收到编辑的回信,说是采用我的小诗,将在下一期的副刊上发表。我一直珍藏着这封“历史性”的信,尽管信末只是盖着编辑部蓝色的长方形图章,没有留下编辑的名字。在30多年之后,我正是凭借这封信的笔迹,找到了责任编辑——我的启蒙恩师、散文作家杨奔先生。

早年,我跟科学界的交往相当密切。真是不查不知道,光是写信给我的院士就有20多位,而且这些都是著名院士,诸如中国最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遗传学权威谈家桢,“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等。

华罗庚院士写给我的信夹着文言,但是字东歪西倒,他自谦是“蟹爬字”;而苏步青的字则工工整整,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夏鼐院士的信用毛笔竖行写在花笺上;千家驹院士给我的信则成了“无字天书”——他为了快捷,写好信用传真机给我发来,如今褪色成了一张白纸,所幸当时我留了复印件,字迹如新。

文学界的书信更多,我保存着冰心、徐迟、柯岩、秦牧、柯灵、秦瘦鸥等的书信,他们都是文坛名家。

我收藏的“图文并茂”的信,要算秦瘦鸥先生1983年的信。我曾拜读过他的长篇小说《秋海棠》。他的长达三页的回信中,不仅详细回答了我关于1925年上海《福尔摩斯》报的相关问题,还欢迎我去他家访问。他说他的家不大好找,特地自绘了一幅地图,四纵四横八条马路都写上路名,然后用箭头指明他家的位置,其详细不亚于今日的Google(谷歌)地图。他在图旁写了一句话:“我年老力衰,很难走访,您是小伙子,倘便道经过这里时,欢迎下顾!”

我收藏的书法最漂亮的信,要算两位诗人(流沙河和汪国真)所写。流沙河用端端正正的小楷写信,而汪国真的草书信笺可以说体现了中国传统书信之美。出人意料的是,乒乓球“三连冠”庄则栋给我的信,也是一手好毛笔字,而且用语富有古文韵味。

在整理书信过程中,我注意到一封来自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的信,写于 1979年2月15日。这封长达千字的信是一位业余文学爱好者写来的,由于信中讲述自己在业余创作的遭遇颇为感人,我当时不仅回信鼓励,而且把这封信保存下来了。此人便是郑渊洁。他后来经过努力,成为蜚声文坛的“童话大王”。

艺术名家给我的信也不少。老音乐家贺绿汀、“三毛之父”张乐平、漫画家方成、电影演员程之、电影导演张建亚、“二胡女王”闵惠芬等都与我有许多交往,因而也都留下了书信。

由于我后来的创作转向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长篇纪实文学,采访了众多政坛名人,也就收到诸多他们的书信。其中即有毛泽东的长媳刘松林、毛泽东侄子贺麓成、陈云夫人于若木、方毅夫人殷森、艾思奇夫人王丹一等。我多次到北京刘松林家采访,而她也曾三次来到上海我家看望。我也曾多次采访艾思奇夫人王丹一,她写给我的信有十几封。其中有一封信,信纸很薄,皱巴巴的,差一点被我当作废纸扔掉,细细一看,竟是艾思奇夫人王丹一的信。

大约是受首长的影响,毛泽东机要秘书高智、王芳秘书夏仲烈给我的信都是竖行毛笔字,相当有功底。

我还保存着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海因莱因的多封英文信件。他在1983年从美国来上海,是由我接待和陪同的。英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克拉克,则是从他的居住地斯里兰卡给我写信。海因莱因、克拉克和阿西莫夫,被誉为“20世纪世界科幻小说三巨头”。

(《历史的绝笔》 叶永烈著 天地出版社出版。本文为该书自序,有删节。)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