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山和“环境陶艺”

2020-06-05 09:13:1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奉清清] [编辑:夏博]
字体:【

张玉山作品《岳麓遗韵》。

奉清清

一本《世界当代公共环境艺术·陶艺》,近年来让张玉山走进中外学者和艺术家们的视野。张玉山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当陶艺作品介入公共环境,与环境对话,相互融合,并与公众形成充分交流互动,隐喻人文精神的陶艺作品,都应当视为当代意义上的环境陶艺。环境陶艺不仅是陶艺原有意义上体量的扩大,也不仅仅只是将陶艺小品搬到室外。陶艺从室内走向室外,脱离文人墨客把玩观赏的束缚,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公共环境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因而包含了更多社会、人文和大众的因素,其意义已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由概念到最终成书,历时3年时间,张玉山曾向数百名艺术家联系征稿,翻译、整理、编辑了50多万字的英文原稿,对4000多张图片进行了注解、整理,最终131位陶艺家及其作品入选其中。其中最年长者卡尔·亨利·彼德森,已是93岁的高龄艺术家。无论从国家、地域分布的范围来看,还是从艺术家的年龄跨度及其生活阅历与艺术实践来考量,都呈现出一种精彩纷呈、美不胜收的艺术多样性,书中从实例的角度对陶艺的当代发展作出了有益的集合式研究。全书展示了30多个国家与地区131位著名陶艺大师与艺术家在公共环境领域的陶艺新创作,1400多幅精美图片,全面地反映了陶艺对公共环境的介入。读者在这本书中将找到多数具有国际声望的公共陶艺家以及一些令人惊奇的公共陶艺作品,它表明陶艺在公共艺术领域所扮演的更多的、重要的角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陶艺协会常务副主席韦恩·海格比(Wayne Higby)教授在该书的前言写道:“脱离基座,融入环境,超越客观对象,已经成为当代陶瓷艺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展的方向。当然,陶瓷艺术在家居和室内装饰之外其他领域的应用并没有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发展,关于陶瓷艺术应用于家居以外空间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陶瓷艺术在公共和半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应用是陶瓷传统应用领域中不可少的角色。”

张玉山,1972年11月出生于湖南衡阳,2003年获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陶艺工作室主持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陶艺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家协会陶艺艺委会、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石湾世界建筑陶艺博物馆、挪威莱弗格兰德博物馆、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等收藏。他走访西欧国家的陶艺坊时发现,当地很多工厂连厂房都没有,就一个设计部门。它们运营的成功靠的就是基于当地传统文化的新思维、新创意。

自秦汉以来,古称长沙郡、长沙府的长沙一直是湖湘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湖湘数千年历史文脉在此承续,流传,沉淀。但在张玉山看来,长沙虽有历史文化名城之称,但面对“国际”“古城”与“文化”三个词,有时难免有点捉襟见肘。“论时代、论国际影响、论文化底蕴,长沙窑可以成为继岳麓书院之后的湖湘文化第二瑰宝,它凝聚了唐代湖湘文化的精华。”

前不久,张玉山受邀以“丝绸之路”为题,为中国邮政设计一套文创类产品。其实一听到“丝绸之路”的主题,在长沙铜官窑开有工作室的张玉山,立马就想到了长沙窑茶盏。远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便随同古老的中国茶叶,从湘江起航进入洞庭湖,顺长江出海远达非洲。最终,张玉山用长沙窑元素,对茶盏进行了组合创新,其最大的两点突破在于“器形”与“纹饰”。茶盏采用了宋代的器形,宋代清秀、小巧的器形更符合家居的整体搭配。此外茶盏的纹饰是一只大雁,它也并不算是长沙窑的传统纹饰。“偶尔见到,加以改之。”张玉山强调,大雁南飞一方面象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与艰辛,一方面又蕴含了中华传统“鸿鹄之志”的美好愿望。含一套邮票、四枚长沙窑茶盏、三饼黑茶的礼盒“丝路飘香”推出,3000套成品很快售罄。

张玉山不止一次地以陶瓷业的现状告诉学生们,中国是陶瓷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企业、工作室的陶艺创作中,必须要融入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唯有如此,我们的陶艺才会有价值,有国际竞争力。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