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邀大地的“孩子”来相会

2020-06-01 07:36:1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胡宇芬 段永红 刘维帅 王伟成] [编辑:夏博]字体:【  
在湖南省农科院实验大楼北侧,从一个不起眼的门洞进去,仿佛走入了时光隧道。携带着或古老或新鲜的独特基因,3万多份来自大地的宝贝被精心收集后,“安睡”在一个个密闭的容器里。零下18摄氏度和小于40%的空气湿度,可以让它们保持至少50年的生命力。

5月,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正式揭牌。7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珍藏着农作物千万年演变和进化的秘密。湖南和种子的这份情缘,始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几代人接力传承至今——

邀大地的“孩子”来相会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段永红 刘维帅 王伟成

在湖南省农科院实验大楼北侧,从一个不起眼的门洞进去,仿佛走入了时光隧道。

携带着或古老或新鲜的独特基因,3万多份来自大地的宝贝被精心收集后,“安睡”在一个个密闭的容器里。零下18摄氏度和小于40%的空气湿度,可以让它们保持至少50年的生命力。

它们中有水稻、蔬菜,也有油料、杂粮等作物。每一份独特的种质资源都有一张“身份证”,上百项内容揭示着其价值,为人类研究和育种提供了丰富的可能。它们被繁殖、被鉴定、被利用、被保存,完成着自己的使命。

60多年来,它们是如何从野外相聚在这里的?如何为育种带去希望?记者寻访亲历者,聆听背后的故事。

1

三次大普查挽救了一批濒临灭绝的水稻地方品种,发动千万人寻找野生稻,填补了湖南空白

湖南是水稻种植大省。在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里,保存最多的就是稻种资源,目前有编号的超过24000份。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组织了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分别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和2015年至今,我省因此收集了大量稻种资源。国际水稻所通过合作研究项目,也分发了一些稻种资源给湖南。还有专家们从多个渠道交流引进的稻种资源和选育创制的材料,也保存在资源库里。”省农科院副院长余应弘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杂交水稻三系法和两系法获得了成功,湖南传统水稻品种经过改良也变得优质。

年过八旬的孙桂芝副研究员,曾担任省水稻研究所资源研究室主任,参加过1981年到1983年第二次全国普查。她从家中找出收藏的工作记录,感慨道:“现在翻看这些资料,如果再重复走一次真是难啊,不敢想象!”

“根据我们确定的方针,要去的都是50年代第一次普查中因为太偏僻道路不通去不了的、生产水平低下的地方,因为那里老品种比较多,而老品种遗传基因方面有特色,能长期被人们栽种,说明适应性也强。我们要找前人没找的、书上没有的品种。”孙桂芝回忆,当时资源室有10来号人,分成3个调查小组,到下面发动基层一起收集。

调查组每年7月至10月深入实地,先后考察了边远山区的43个县的重点乡。野外考察时全靠两条腿,地形复杂,人烟稀少,条件艰苦。孙桂芝回忆,有次为了找厕所,翻山越岭花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和大队伍再次会合时,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有次饿极了,无奈做了“小偷”,掰几个玉米充饥。遇上雷暴雨,找地方躲。渴了,直接喝山泉水。住的地方就是村里,经常是衣服挂在伞把上,边走边晾。

这次普查,总共征集到1023份稻种资源,其中大部分是以前不曾收集或得而复失的老品种。茶陵和江永野生稻的发现,填补了湖南空白,称得上最大的收获。

“为了寻找野生稻,我带队去了广西农科院求教。我们在桂林实地考察,还带回了幻灯片,印刷了野生稻彩色图片,在湖南下发了5万份到3万多个大队,发动了上千万人寻找。收到的信件和标本有千把份,不过大多是‘李氏禾’之类的杂草。”孙桂芝回忆,茶陵野生稻是当地农业局的干部找到的,江永野生稻则是调查组下去找到的,当年还按照野生稻宣传图片上的承诺给4位基层发现者兑现了共500元奖金。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次普查中收集的江永香稻在繁殖保存30多年后,凭借其独特的香味基因,让江永香米的香味失而复得。资源库保存的3个年份收集的香稻纯度下降十分明显,由1982年的60.2%下降到2017年的3.1%,多亏了前人的收集。

李小湘研究员担任省水稻研究所资源研究室主任已有18年。她告诉记者,带领同事为资源库增添了5000余份水稻新种质,承担的一项研究历时5年,从4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200多份具有明显镉低积累特色的优异资源,提供给科研人员和育种专家研究和利用。

( ↑ 2017年9月26日,调查队员在隆回县调查。傅国 摄)

2

丰富的辣椒种质资源,成就了湖南辣椒大产业

在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里,收集保存的辣椒种质资源有4000多份,全国最多。爱吃辣椒的湖南人,把小小辣椒做成了大产业,丰富的种质资源也是幕后功臣。

在辣椒育种界,邹学校院士团队创制的5901、6421和8214是我国育成品种数量最多、育成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骨干亲本。其中赫赫有名的6421,就是从长沙河西的64株牛角椒起步的。

上世纪50年代,省园艺研究所蔬菜室历时3年对湖南主要产区的辣椒品种进行了初步调查,鉴定了一批优良地方品种,其中就有长沙郊区的“河西牛角椒”。

转眼到了1986年,省园艺研究所蔬菜室在“河西牛角椒”原产地长沙岳麓乡收集“河西牛角椒”单株材料64份,开始了长达6年8代的创制历程。科研人员不断地种植、筛选,让它们经受长沙、海南和山西不同气候的考验,最终“炼”成6421,成为湖南适应范围最广、产量最稳定、受气候影响最小的地方品种。全国多家育种单位利用6421及其衍生系9704A育成优良品种63个。

我国第一个采收期最长、耐热耐湿抗病性特强的杂交辣椒品种“湘研5号”,母本就是6421。父本8214也是利用优异资源“湘潭迟班椒”,历经5年7代单株定向选择育成的。

与“湘研5号”同父异母的“湘研1号”,是中国第一个杂交辣椒品种,问世就带来微辣风。其母本叫5901,是从“衡阳伏地尖椒”选育而来。

在泸溪有个说法,大多数农家孩子的读书钱就是靠种当地特色“玻璃椒”得来的,可品种退化后种植效益越来越差。省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周书栋利用种质资源库里收集的“玻璃椒”资源,改良培育出了“玻璃椒一号”,有的地方种植亩收入可达万元。

新田人引以为豪的“三味辣椒”酥香、润甜、中辣,由于退化严重,前些年种植萎缩。省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郑井元多方打听加上“望闻问切”,在传统产区的2000多株辣椒中,筛选出了12株感觉最靠谱的,通过提纯复壮后找回了久违的“三味”。

如今,“玻璃椒一号”“三味辣椒”等越来越多优异的辣椒种质资源被收集保存入库,成为连通辣椒世界过去和未来的使者。

( ↑ 2017年9月,湖南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梨树所、湘西农科院联合在沅陵县借母溪乡调查。傅国 摄)

3

抢救性收集仍在进行中,踏遍万水千山与时间赛跑

穿越了60多年光阴,农作物种质资源事业已接力几代人。资源人的出行越来越方便,鉴定评价设备越来越先进、内容越来越深入,保存资源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他们笑着告诉记者,野外种质资源的安身处,从来都是汽车上不去的地方。

年过半百的杨水芝研究员,担任省种质资源第三调查队队长。为了采集梨品种,她爬上十多米高的大树,有时树干太光滑,就把剪子扎在树上往上爬……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今年进入了第6个年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其他作物发展等原因,一些种质资源消失的步伐越来越快,科研人员展开了抢救性收集,新的故事在发生。

湖南荞麦从最高峰时种植四五十万公顷,萎缩到两三千公顷左右,很多古老的品种将消失。为了寻找凤凰苦荞麦的育种者,调查队在凤凰县经过一个星期的周折,向很多人打听,终于见到了九十高龄的姚自强。

“得知我们的来意后,老人激动地站了起来,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小伙子,荞麦是个好东西,我们不能丢了,要把它传承下去。’他亲手将毕生研究的荞麦资源以及他的所有文档材料,大大小小35个文件袋交给我,眼中流露出殷切的期盼,让我们倍感责任重大。”省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基光难忘这一幕。

在湖南屋脊壶瓶山,调查队找到被称为“壶瓶山活地图”的杜凡章老先生,得到了大力帮助。

“杜老先生在调查队将离开壶瓶山时,拿了一株毫不起眼的植株给我,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当地特有的宝贝叫壶瓶山碎米荠,它有一个神奇特性,对硒元素有着超强的吸附与积累能力。目前野生资源很少,就给我这一棵,希望好好开发它的价值。”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贺爱国告诉记者,回长沙后栽下的壶瓶山碎米荠,经过不停摸索,终于开花结果,期待能用来修复镉污染土壤。

穇子是我省一种特色旱粮作物,著名的“新化三大碗”之一就是穇子粑粑蒸鸡。无奈种植面积越来越小,一些优异的地方品种逐步消失。

调查队在全省展开收集,并进行鉴定与评价,获得地方优异品种近100份,随后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再反馈到种植户中。由于穇子耐旱、耐贫瘠、耐高温、成熟期不扎堆,容易打理,近年来在嘉禾县、洞口县、新化县等地,种植穇子成为了脱贫的主要手段之一,每亩收入有两三千元。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6月1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