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好路子” 挖断“穷根子”

2020-05-13 20:19:2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金原] [编辑:潘华]
字体:【

找准“好路子”  挖断“穷根子”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驻金安村帮扶工作纪实

扶贫点简介

对口地点:岳阳市平江县三阳乡金安村

帮扶单位:省生态环境厅

脱贫档案:

金安村2014年由三村合并,现下辖32个村民小组,673户2586人,其中村干部6名,党员52名;村耕地面积4578亩(其中水田1503亩),林地面积15436亩。金安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耕地资源匮乏、病患人员多,一只只“拦路虎”,让这里的脱贫致富路充满坎坷。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349人。

2017年4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来到了金安村,誓言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3年脱贫帮困工作,金安村共脱贫108户342人,未脱贫的5户7人全部实施政策兜底。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金原

4月28日,平江县金安村贫困户余曙光家中又迎来了省城的“亲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佳。

(邓立佳在金安村产业合作社葡萄园和蓝莓园基地考察。)

“最近怎么样,生活过得好不好啊?”一进家门,邓立佳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嘘寒问暖,关切询问他们的近况,详细了解他们的健康、收入、子女就学就业等情况。

余曙光一边展示孩子们贴满整面墙的奖状,一边介绍家中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边感谢共产党的恩情。邓立佳非常高兴,对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十分赞赏,“有技术、有志气,勤劳肯干,是脱贫路上的典型”。

邓立佳一行此次前往金安村,除了看望慰问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还实地调研驻村扶贫工作,并出席环保企业扶贫捐赠仪式暨脱贫攻坚工作会。扶贫工作队入村三年来,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工作,昔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悄然发生巨变。

路通了,水有了,新房盖起来了

“以前金安村家家户户都是用塑胶管放在溪水中,利用高度差将溪水引入家里。省生态环境厅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在村里修了三座水坝,现在户户有自来水喝。”63岁的残疾村民余明生谈及村里生活条件的变化,感慨万千。

余明生独自一人生活,右手因痛风严重肿涨变形,失去了劳动能力。在工作队来村里之前,由于金安村每年有近四个月的枯水期,包含余明生在内的大部分群众饮水十分困难,日常生活用水需要到几里外的山里去挑。“因为取水不便,枯水期时很多村民家里基本生活用水都难,不少村民一个星期才洗个澡。”

省生态环境厅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斌介绍,除了缺水,“泥泞路、断头路”也是困扰金安村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以前当地的山路不仅坑坑洼洼,而且狭窄多急弯,每逢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机动车难以通行,给村民出行带来较大困难,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2017年4月对口帮扶金安村后,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政治站位高,扶贫措施硬,成立以厅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其他厅领导为副组长,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扶贫工作计划实施,坚持每半年一研究,每季度一调度,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确保扶贫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户。他们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精准脱贫攻坚战两大战场上顽强拼搏,展现了湖南生态环保铁军风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扶贫要找准“靶心”才能赢得民心。为切实回应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忧心事”,三年来,在省生态环境厅大力支持和驻金安村扶贫工作队的推动下,共帮助村级硬化道路10余公里,新建3个安全饮水水坝,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全村群众的出行和饮水问题。目前,全村673户群众家家户户接通了村水坝自来水,全村群众久盼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三年中,工作队还帮助大力改造农田水利、安居工程、民生福祉等基础设施:新建和疏浚沟渠4000余米,新建水坝等水利设施22处;架设路灯300盏;建设村级组织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广场、村民活动中心等;并通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危房改造等方式解决了78户安全住房困难。

一户一策 精准发力脱贫攻坚

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在驻村扶贫一线默默耕耘多年、曾成功带领2个贫困村悉数脱贫的刘斌深知,要帮助金安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目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关键。

刘斌带领扶贫工作队进驻金安村后,对全村村民挨家挨户走访,一一记录,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为他们量身定制脱贫方案。在积极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条件的同时,工作队立足当地山多地少,农业产业发展难的困境,在村级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积极对接社会企业,引进葡萄、猕猴桃、蓝莓等特色水果种植120亩,并建立起“产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使贫困户“有业可从、有股可入、有利可获”。

在扶贫过程中,扶贫工作队始终注重“造血式”扶贫,坚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逐户逐人常态宣讲扶贫政策,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全靠党的政策好,致富要靠自己加油干”的意识,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努力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同奔康”。三年来,共邀请农技专家10余次来村开展培训,200多人次参训,受训群众大多学到了“一技之长”,并能及时将所学所获转化为生产力,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扶贫队的帮扶下村里的养鸡事业越来越红火。)

金安村塘源组村民陈碧资由于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缺乏自主生产能力,家中半亩水田的流转费用和政府发放的低保金、残疾人补助金,就是他和母亲几乎所有的收入来源;位于山沟中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也住得提心吊胆。用他的话说,以前还要为一日三餐发愁,小康致富想都不敢想。

陈碧资一家的生活状况在扶贫队驻村以后很快得到了改善,通过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10月他和母亲从山沟里搬了出来,住进位于村主干道附近的安置房中。省生态环境厅等后盾单位积极募捐,垫付新房家具及生活用品购置费用,像陈碧资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不花一分钱就住进了安全又漂亮的新房子。

针对陈碧资劳动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扶贫队大力推行“种养加”家庭产业扶贫项目,支持他养起小牛,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同时,通过公益岗位招聘,陈碧资当上了村里的生态环保员,协助巡山、防火和数据统计等工作开展。家里有产业、家门口就业,陈碧资现在一年收入有将近2万元,22户“陈碧资们”顺利成为脱贫队伍中的一员。

与陈碧资同组的村民陈柏清同样因残致贫,早年有外出务工经验的他,2013年回乡后就干起了养鸡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养鸡场还一度负债经营。扶贫队驻村后,陈柏清的养鸡产业成为重点扶持对象,资金帮扶、消费扶贫、推荐参加展销会,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的洗礼,他的养鸡事业越来越红火。目前,占地20亩、规划养殖10万羽的新养殖基地已经破土动工。陈柏清说,下一步他的愿望,除了做大做强金安养鸡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就是遇见另一半,争取早日脱单。

健康扶贫 金安村重新焕发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40%以上,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一旦有人身患重大疾病,脱贫致富便遥不可及。因此,医疗扶贫也成为扶贫工作中最大的难点之一。

在金安村的贫困人口中,严重病残人员就有54人,因伤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有23人。可以说,因病致贫是金安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省生态环境厅驻金安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斌看来,治好一个病人,就等于帮助一个家庭脱离苦海,有健康的身体,贫困户脱贫致富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此前几年驻村扶贫的经历,给了他全力开展健康扶贫极大的信心。

对于到更好的医院看病,大部分村民都有畏难情绪,他们害怕弄不懂繁琐的就医流程,更担心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

“如果说重病患者是农村贫困户中的弱势群体,那么精神病患者可以说是弱势中的弱势,如果他们的病情能得到控制,生活能够自理,这个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就能解放出来,真正实现脱贫脱困。”在金安村的病残人员中,精神病患者有将近20人,扶贫工作队首先将健康扶贫工作重点集中在精神病患者身上。

2017年,扶贫队在完成精神病患者入户调查后,立即联系湘雅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及平江、汨罗等地的医院,经过评估后,多批次组织含精神病患者在内的贫困病患进行治疗。

截至目前,已经有4人基本痊愈,并在成功就业后靠个人劳动收入成功脱贫摘帽;另有15人症状明显改善,并可以从事一定强度的劳动。

身患心脏病的凌炳根,由于劳动能力受限,生活一度困难。2017年,在扶贫队的帮助下,凌炳根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并成功康复。虽然不能再干重活,但是靠养鸡,凌炳根每年就能赚两三万元,同时生态护林员岗位每年还有一万元补助。凌炳根坦言,虽已年过花甲,但越活越有希望。

在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2018年初,省脑科医院在平江县的首个远程医疗点在金安村成立。自此,金安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专家诊断服务。从因病致贫到远程医疗,对金安村村民来说,他们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记者手记

刘队长的“绣花功

2018年底,金安村正式“摘帽”,脱贫不脱政策,刘斌依然坚守在一线驻村工作。8年驻村扶贫,3个帮扶贫困村悉数脱贫,刘斌和他带领的省生态环境厅驻村扶贫工作队可以称得上是一支“扶贫铁军”。

扶贫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从贫困户的识别、帮扶、退出,可以说每一版块都不简单轻松。虽然扶贫工作任务艰巨,但是要做好却需要十分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手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绣花功夫”。

“刘队长责任心特强,全村113户贫困户,没有哪一户他不熟。”在金安村村支书陈丘林眼里,转业干部刘斌在工作中始终传承着部队里“办法总比问题多”的优良作风。

20多年来,刘斌将军人的血性,凝结成了处理问题各个击破、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在金安村短短两年多时间,刘斌带领的扶贫工作队就交出了一份“绣花般”精细的扶贫答卷:户户通水泥路,解决出行问题;建水库,解决千人安全饮水问题;建好安置房,还给安置户配备了面积不大却很实用的菜土,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设置生态护林员和生态环保员等公益岗位;为贫困户架设路灯300盏,亮化道路,打通了村民安全出行最后一公里。

由于驻村扶贫,刘斌年逾四十才诞下千金。“抱着孩子的时候,觉得我就是她的全世界。我想成为女儿的榜样,让她知道爸爸抗洪抢险时是英雄,做扶贫工作也尽心尽力,不忘初心,无怨无悔。”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