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唯一保存较好的旧宗祠 纪念着一位爱读书的湘军将领

2020-04-23 11:38:5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铭俊] [编辑:潘华]
字体:【

今日,是世界第25个世界读书日。全世界都在共同享受阅读的愉悦,邂逅着一个个伟大的灵魂,触摸他们的思想。

200多年前,湘军将领常大淳应该也是同样的心境。他置书楼“潭荫阁”,藏书四万余种,并碑刻千余本、砚石数百方,名冠湖南四大藏书家之首。

常大淳受到了族人的崇敬。族人在长沙县北山镇新桥段屋里组修建常家祠堂,结构端庄、古朴凝重。作为长沙地区唯一保存较好的旧宗祠,常家祠堂抵挡了岁月的侵蚀,成为家族生生不息的根。

新湖南客户端特别策划《读故事 品古建》,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走进常家祠堂。

那位文武全才且死于忠烈的先祖,受到族人的崇敬

常家祠堂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9),为常氏家族的一支从衡阳迁居长沙后所建。

宗族中的精英,往往成为族人共拜的偶像级人物。常氏这一脉,最受崇拜的是常遇春及常大淳。常遇春是明初的著名将领,为大多数人所知,常大淳似乎并没有那么大的名气,然而看其生平,便能理解常氏族人对他的崇敬之情。

常大淳是湖南衡阳人,明朝开国将军常遇春之后,道光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安徽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浙江巡抚等。咸丰二年(1852)任湖北巡抚期间,为防扼太平军入鄂,加强水陆设施,招募水军,不遗余力。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投井自殉。诏赠总督,谥文节。

常大淳的名气不是因为他是开平王常遇春之后,也不是他死后咸丰帝赠总督、谥文节,而是他位居湖南四大藏书家之首的名头。

常大淳乃一介文官,爱书成癖,曾置书楼“潭荫阁”,建构六百余平方米,藏书四万余种,并碑刻千余本、砚石数百方,名冠湖南。《清史稿》载“大淳性仁柔”,他一生酷爱图书,但闻得何处有孤本、善本、珍本,无不是山高水远地去觅来,哪怕藏家奇货可居、漫天要价,亦不惜重金相购。

这样文武全才且死于忠烈的先祖,自然会受到族人的崇敬,而宗族文化,也就是建立在基于血脉和精英崇拜的基础之上。

中轴线建筑由花岗岩石柱头支撑,气势恢宏

常氏祠堂位于长沙县北山镇新桥段屋里组,过常新桥沿河上溯500多米即见。

整栋建筑坐东朝西,加上教室、厕所、厨房、庭院等其他建筑,总长59.8米,宽48米,现有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大门两旁有“举先是孝、至爱惟亲”对联。

祠堂面对白沙河,后依低山,面阔七间,进升三栋,各栋顺地势逐渐抬高。祠堂沿中轴线依次为大门、前厅、天井、中厅、戏台、上厅,全由花岗岩石柱头支撑,气势恢宏。

两侧有厢房、天井,宽敞古朴;大门门梁及厅内屋柱均为花岗岩石,厅内上部均为木梁和木板;青砖封火墙,墙体基础为花岗岩石垒砌,屋脊上有雕饰和图案。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铭俊 整理

参考资料来源:《一生知己是梅花——彭玉麟传》、文体星沙、潇湘晨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