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精彩湖南】湘西黄金茶 这片绿色“黄金飘香”

2020-04-16 07:52:3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笛] [编辑:夏博]
字体:【

2020中华茶祖节·第五届湘西黄金茶品茶节暨湘西黄金茶推介会将在吉首市举行。

湘西黄金茶。

吉首市主要领导在太平镇青干村的茶园里,了解茶农采摘春茶以及收入情况。

名人专家齐齐点赞“湘西黄金茶”。从左往右依次为:苏高宇、王跃文、忽培元、董浩、刘仲华、包小村。

一片树叶,成了吉首茶农的“绿宝矿”。郭立亮 摄

春意浓,苗家姑娘采茶忙。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吉首市茶叶办、吉首市马颈坳镇政府提供)

张 笛

我是一片绿叶,生长在东经110°、北纬30°。

1300年前,我生于此,深山幽谷、涓涓溪流、缭绕云雾造就了我不凡的气质。

移步至湘西自治州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这里至今还耸立着一段青石残墙,斑驳的墙体镌刻下悠远而不同寻常的历史——明代黄金茶唯一交易遗址。

千年间,几番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我,也从曾经房前屋后零星茶园发展到今天总面积达12.1万亩绿色海洋,唯一不变的是我的天然“黄金”之香。

4月19日—20日,我将不负大好春光,于“2020中华茶祖节·第五届湘西黄金茶品茶节”上惊艳登场。

“亚太茶茗大赛金奖”、“中茶杯名优茶金奖”、“茶祖神农杯名优茶金奖”、“潇湘杯名优茶金奖”、 广东茶叶博览会“名优精品展唯一指定用茶”等都是我的名片。

我就是湘西黄金茶,我发源自冷寨河畔的隘口村。

深山有“黄金” 飘香逾千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一方水土、一方山水孕育了“湘西黄金茶”。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让我们探究“水土”与“茶”的故事。

我们推开了历史大门……

早在明朝之前,深居在隘口厚地的湘西苗族同胞,便以当地一种味道醇厚、汤色如金的奇特野生茶作为主要“货币”,用于交换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并深受周边地区各族群众欢迎。尤其到了明朝中期之后,隘口的茶业交易市场日益繁荣,人人口啜香茗,家家杯盛“黄金”。

因茶而起,一队满载着“黄金”的车马从深山出发,一条通往云南、四川的茶马古道至今仍然完好地沿着清澈见底的冷寨河谷向远方延伸着……

从村里老人口中我们得知,朴实的苗族人民将土生土长的茶叶变成可以流通的货币之后,对于上天恩赐给他们的一方“神物”充满了敬畏与感激,并将茶取名为“苟洪吉”,意即“黄金茶”,视此茶为茶中黄金,珍贵无比。

于是,黄金茶的美名便在深山幽谷、云雾缭绕的隘口至湘西地区得以口口相传,远播山外。

湘西秘境,好山好水做“底”,为何隘口会成为湘西黄金茶的发源地?

《茶经》有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而吉首隘口一带正是由砂岩、石灰岩以及古老的板岩、石英砂岩等组成的地表,尤其是以板溪群紫红色砂质板岩、砂岩为主要母质母岩的土壤,再加之特殊的峡谷气候,云若雾罩、雨水充沛,年均气温在17.79℃左右,漫射光多,孕育出“黄金茶,香千年”。

从历史中走来,黄金茶的香沁心脾、醇和绵厚常让嗜茶者“牵肠挂肚”,但要成为茶中之首,还需现代技术为其正名。经茶叶专家刘仲华院士验测,黄金茶天然地具备绿茶的最佳品质:茶叶氨基酸含量高达7.8%,超过同期绿茶两倍有余;而茶多酚的含量达30%,加之水浸出物的比值为46.6%,当壶中滚水一过,黄金茶不苦不涩的清幽之味回味于唇齿之间。

我国首位茶学院士陈宗懋在湘西实地走访,对黄金茶反复品鉴后激动地说:“黄金绿茶不仅可称为最好的绿茶之一,加之采摘时间长,相较其他绿茶更具发展潜力。”

好茶出“深闺” 绘就产业蓝图

守着自然馈赠的品种优势与生态优势,但因湘西交通闭塞,市场经济发展滞后,湘西黄金茶曾一度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诚然,如果藏在深闺,孤芳自赏,再好的茶也不过是“杯中之叶”。

如何破局、解局?2014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落地实施,湘西黄金茶开启“黄金时代”。

“吉首市围绕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打造百亿茶产业、增添湘西新名片’茶叶产业发展部署,坚持品质立茶、品牌兴茶、政策扶茶、文旅活茶,着力将湘西黄金茶产业打造为吉首市优势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吉首市委书记刘珍瑜说。

基地奖补、加工奖补、资质奖补、市场奖补、营销奖补,全方位激励湘西黄金茶产业,打造湘西黄金茶。比如凡连片新开茶园,按面积一次性奖补5万—10万;在吉首市内开设“湘西黄金茶”专营店,给予奖补5万—10万元,“湘西黄金茶”年度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给予奖补5万—15万元……

为更好地打造“湘西黄金茶”品牌,2019年又增设了品牌建设、媒体宣传、市场营销奖补。每年整合资金800万元用于“湘西黄金茶”品牌建设、媒体宣传、市场营销、产品包装、节会活动、广告宣传、门店奖补、线上线下销售奖补等。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争创龙头企业、创品夺牌、参加国内外茶叶评比、加大媒体宣传、线上线下市场营销,真正的要让“湘西黄金茶”品牌更响,市场更广。

吉首市委、市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政策,先后出台了《吉首市产业扶贫奖励实施方案》、《中共吉首市委、吉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首市进一步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累计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近1.6亿元用于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其中,2019年兑付茶产业奖补资金3500万元。

“在利好政策的鼓励下,大大刺激了茶农茶企投身茶产业的热情,短短几年时间,吉首市茶叶产业发展来势迅猛,全市已建茶园面积12.1万余亩。”刘珍瑜自豪地告诉我们。

如果说,生态与品种的优势成就了湘西黄金茶的“前世”,那么,“今生”的腾飞离不开科技的“加持”。

在产业发展之初,吉首市人民政府与省茶叶研究所共同编制了《吉首市茶叶产业暨湘西黄金茶发展规划(2012—2020)》,茶叶基地建设严格遵循“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无害化防治”开发原则。每年开展专业技术培训20余期,“学校培训”与“田间授课”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并存。

省委省政府的宏观产业发展政策,千亿茶产业的建设、四个茶叶优质带的确立,都给吉首带来了加快发展之机。《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效的意见》(湘政发〔2013〕)26号文件)中明确将吉首市纳入全省新一轮茶叶产业县市之一,全力推进武陵山区生态茶博园项目建设。《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湘政办发〔2014〕6号)要明确将吉首市列入“U型优质绿茶带”区域布局,将“吉首万亩黄金茶谷”纳入茶文化创意工程进行打造,举办湘西茶文化节。

第一个尝到“走出去”甜头的是隘口村村支书向天顺。

沿司马河而下,我们在茶园里寻到向天顺。从种茶“小白”到今天的“致富带头人”、湖南省外贸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向天顺告诉我们,他的师傅遍布恩施、杭州、武夷山、黄山等各名茶产区。向天顺不仅自己学,每年还召集合作社专业技术人员对茶农进行技术指导。

“过去,各家种各家的,品质、标准不统一。吉首市着力推进茶叶质量安全建设,引导鼓励茶企、合作社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开发湘西黄金茶新产品。”吉首市茶叶办主任杨继志说。

一路走来,吉首市从少量家庭式加工小作坊起步,然后有了1家专业合作社、5家茶馆,到今天,已有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132家,茶叶加工厂38家,茶馆增加了上百家……

杨继志表示,惊人数字变化离不开吉首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提供宽松创业环境,加大对茶叶企业、合作社支持力度。

傍晚时分,吉首市新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里依旧一片忙碌。工人正加班进行产品包装,尽快将这批明前茶送到好茶者手中。公司2012年成立,如今已是吉首市龙头企业,全州综合排名前三,年销售额达2700万元,直营店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与包装车间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工间“小憩”的自动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公司的宝贝。2017年,市茶叶办向省供销合作总社申报农开项目资金350万元,引进了这条全州第一条全自动、机械化、清洁化、集红、绿茶加工于一体的智能化生产线,日均可处理鲜叶5000斤。从此,公司茶叶加工驶上“高速公路”。

“这是今年的产品‘天圆地方’,首批订单3万套已售罄,每年春茶供不应求。”说起公司得意之作,田海满脸兴奋。

借着“春风”,吉首市茶叶市场主体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涌现一大批创业明星、致富能手。

河溪社区,有个远近闻名的林茶基地,一排排古楠木如卫士般守护着身边的茶株。这片林茶基地的负责人就是河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晓梅,她也是妇女创新创业带头人。

2012年,她带着多年南下打拼积累的本金一头扎入茶园,成立吉首市丰裕隆茶业专业合作社,建茶叶加工厂。如今,直营店开到长沙、株洲,甚至有客商从山西慕名前来。

在隘口村,远嫁他乡的苗家三姐妹也因茶重聚家乡。“2012年,响应政府号召,全家投入发展茶产业,建了村里第一家加工厂。但老人只懂技术,不熟营销,于是我们三姐妹也加入进来了。”洪丹说着向我们展示了一张照片,2017年广州茶博会上,身穿苗服的三姐妹与湘西黄金茶吸引不少客商前来咨询。

“随着全市茶产业产量与质量齐升,品牌知名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市茶叶办副主任涂洪强介绍,近年,吉首市确立了以“湘西黄金茶”为茶叶产业公共品牌,连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于2018年获得“湘西黄金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如今,省内外消费者看到“湘西黄金茶”五个字便放心购买。涂洪强还告诉我们,包装上苍劲有力的“湘西黄金茶”特色题字背后有着一段艺术名家寄托乡情的故事。

原来,题字作者是早已享誉书画界的中国著名书画家苏高宇,土生土长的吉首娃。当家乡向他抛出“品牌顾问”的橄榄枝后,苏高宇义不容辞接下重任,不仅泼墨挥毫,更向文艺界朋友“带货”湘西黄金茶,国务院参事忽培元,著名主持人、画家董浩,著名作家王跃文等文化名人都对湘西黄金茶赞赏有加,纷纷表示“终身只喝黄金茶”!还不惜笔墨,为湘西黄金茶题字、作画,丰富和提升湘西黄金茶文化品位。

茶叶扶贫“金矿”,造福子孙后代

吉首,因茶闻名,茶叶使吉首终于找到摘掉“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帽子的金钥匙。

吉首市茶叶开发涉及10个乡镇、街道,88个行政村,其中绝大多数是交通不便、耕地短缺、自然条件差的贫困村,因为发展茶叶,隘口村从原来的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全市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因茶脱贫。

人间四月天,春茶采摘近尾声,冷寨河的廖结忠还是那么忙碌着,合作社来了一批闻“香”而动的客人。谁曾知,今天客人口中的廖总曾是村民眼中的浪荡子,在经历了一场婚变之后,廖结忠开始了种茶和炒茶生涯。

2012年,老廖在自家对门的山上新辟了100多亩的生态茶园;2013年,他牵头成立了吉首市冷寨河茶叶专业合作社;2015年,一位来自北京的投资人通过多方考察终于选定他;今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又转型“带货网红”,通过抖音平台分享湘西黄金茶……

住进新房子,建好新厂房,买上新汽车,老廖的生活彻底因茶而改变。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43户成员全部脱贫,不少更“自立门户”。“我一直鼓励合作社成员学好技术、学会营销,独立出去,自己当老板。”更让老廖得意的是,他带出来的徒弟大有超过师傅的发展势头。

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老百姓自己种茶一亩,一年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加上参与合作社务工,户均年收入过万元。因为发展茶叶,许多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过去冷冷清清的“留守村”重新恢复生机。

每当采茶期,太平镇青干村热闹无比,一辆辆大巴从附近村接送茶工来合作社上班。“朝八晚五”,靠着熟能生巧的技术,村民在家门口每年就能增收2万元以上。村支书张才宣是一家合作社创办人之一,见证了茶产业为整个村子带来的改变。

隘口村城内组的张天顺一家也“吃”上了茶产业的红利。家里经营着一家叫“茶食小院”的农家乐,独特的茶餐颇受游客欢迎,旅游旺季,“茶食小院”常一位难求。

“茶旅一体,有茶就有旅”。吉首市在做强茶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茶旅融合,打造集历史文化、田园风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黄金茶谷,茶谷建设已纳入《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目前,黄金茶谷建设如火如荼,其中,苗疆黄金茶谷被评为“全国首批十条茶乡旅特色路线”。

2019年,湘西黄金茶博览园项目正式启动。跨过寒冬,盼来春风,新种下的茶苗生长正旺,随着项目施工进程,博览园又是一番新景象。

湘西黄金茶博览园集茶叶种植、加工、观光、品鉴、交易于一体,建成后年加工湘西黄金茶1000吨,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同时,利用旅游黄金线路的辐射带动,园区年可吸引10万至20万人次到园区购物、参观、体验、住宿及餐饮等,预计可带来近2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

谷雨至,茶更香。

30万苗族、土家族、汉族兄弟们,因茶致富、因茶更和谐。

湘西黄金茶,一片绿叶,穿越千年,迎来了她的“黄金时代”!

魅力吉首,黄金飘香,醉美湘西黄金茶。

黄金飘万里,湘西黄金茶。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