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面气象观测实现全面自动化 天气预报最快每隔10分钟更新一次

2020-04-08 09:41:03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欧小雷]
字体:【

长沙地面气象观测实现全面自动化

天气预报最快每隔10分钟更新一次

长沙晚报4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洋子 通讯员 王向)气温、湿度,雨雪、冰雹,这些气象要素的观测采集、数据传输不再由人工操作,通通转变为自动化处理,这在长沙已成为现实。6日,记者从长沙市气象局获悉,长沙地面气象观测已实现全面自动化,包括气温、气压、降水、能见度等39项气象要素的观测采集、数据传输业务均已告别传统的人工操作,观测数据传输用时由分钟级逐步优化至秒级,不仅为“智慧气象”提供更高效准确的大数据支撑,也让市民收到的天气预报更精准更详细。

升级

“人工眼”进化为“电子眼”

4月1日起,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从全国试运行切换调整为正式业务运行,地面观测也由此进入自动化时代,在观测频次、传输效率和数据量方面的提升将更好地满足气象预报服务需求,为实现“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提供有力支撑。

湖南也顺利完成了相应的省级传输流程切换工作,省内各观测台站的人工定时观测和日常守班等观测任务取消,仅保留人工应急观测能力,在应急或特别工作状态下按要求开展应急观测。

“相比人工观测,自动化气象观测的观测能力明显增强,观测频次较人工观测提高4至8倍,观测数据传输用时由分钟级优化至秒级,传输频次从5分钟提升至1分钟,传播精度和速度都大大增强。”省气象信息中心主任尹新怀表示,实现全面自动化后,观测业务工作量平均减少约30%,从业人员工作重心将向数据应用、设备维护、天气预报和精细化气象服务转变。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能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过去,气象观测员靠笔、纸、电报机“老三样”观测天气,如今全自动化后,全时、全域、全要素的综合气象观测正成为可能。

“比如我们看到的天气预报,是在大量观测数据基础上,通过综合探测、模式计算以及预报员经验分析综合得出的结果。”市气象台精准预报中心主任丁玄告诉记者,全自动化工作模式下,大数据能让天气预报结果更准确,比如通过智能网格预报,可让“局部”预报缩小至3公里内,时间上最快可实现每隔10分钟发布未来0小时至2小时的精细化天气预报,“比如你要去五一广场逛街,就会告诉你什么时候下雨、会下多久、应该怎么做,这就是精细化预报。”

见证

“观天者”转型为“读天人”

清明小长假,长沙天气晴好,在长沙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观测场上,冉峰在巡检自动化的观测仪器。他是气象观测的十年老将,“近三年,我们国家的气象科技发展太快了,冬季降水、能见度、天气现象全都实现了自动化观测,刚学会一样又来了一样……”冉峰说,如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都被应用在“观云识天”上,这是智慧气象融入生活的新开始。

“再见了,地面气象观测人工时代!”对于这历史性的一刻,干了24年的气象人宋伟有万千感慨,他说,闻雷惧怕、暴雨惊醒、顶着烈日或酷寒逆行去观测场的日子画上了句号。对地面观测人员而言,这也意味着一次业务转型,“我们都准备好了。”

1996年,宋伟加入位于望城坡的长沙观测站,成为一名地面观测员,那时的观测站设备简陋,没有电脑,所有的气象数据都需要经过人工观测,再通过电码翻译,最后通过打电报的方式报送到省台。自动化时代来临后,气象人无需在风吹雨淋中记录观测,动动鼠标便能查到几十公里外的观测数据,且能更好地满足气象预报服务需求,为实现“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提供有力支撑。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