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城软件产业生态圈共建计划启动!力争3年内营收破200亿

2020-03-29 15:11:05 [来源:湘伴微信公众号] [编辑:周泽中]
字体:【

湘 伴 导 读

备受关注的大科城,在软件产业生态圈建设上又下一城。

3月28日上午,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简称:大科城)软件产业生态圈共建计划在长沙市岳麓科创港启动,大科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联盟同步成立。

这标志着,长沙市岳麓区、驻区高校、企业三方将在人才输送、科研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软件产业生态圈。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出席见证并致辞。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高校校长也都来到了现场,有的还作了主题分享~

今天和大家聊聊,大科城建设软件产业生态圈,意义何在。

实力

产业生态圈建设其势已成

簇拥了20多所高校院所、57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汇聚了40余名“两院”院士、10余万名科研人员的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简称“大科城”),是我省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示范工程,担负“中部崛起的动力引擎”之重任,被寄予“世界一流的大学城”之厚望。

航拍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湖南日报记者 辜鹏博 摄

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产业,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抢抓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路径。

建设软件产业生态圈,大科城有基础。主要指的是科技和人才基础。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入选国家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ESI论文排名全球前1%;湖南大学运营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建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在大数据、软件工程、智慧教育等方面实力雄厚;湖南工商大学移动商务智能、新零售虚拟现实、智能软件设计等领域成果斐然;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在财经大数据智能化研究、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特色鲜明、全省领先。

据初步统计,仅上述5所高校,就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院士7人,教授、博导528人,关联学院23个,在校师生2.3万余人。此外,目前岳麓区拥有国家省部级平台68个。

再说说生态基础。

湘伴君得知,随着全国知名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新诤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迈科技”、高端人才服务平台“博士科技”、仪器共享平台“聚仪网”等标志性平台接连入驻,大科城从创新政策供给、发展平台经济、汇聚科创资源、突出场景应用、强化资金支持、夯实人才支撑、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环境提质等八个方面,搭建科创生态体系“四梁八柱”。

从软件产业来说,大科城已初步构建起“重大平台+产业应用+人才培养”的生态基础——

布局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湖南金融中心正加快金融科技发展;率先探索智能城市、智能驾驶、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引进了华为鲲鹏、腾讯云等一批重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龙头企业。总而言之,大科城建设软件产业生态圈可谓其势已成。

目标

3年内营收破200亿 ,企业超200家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湖南以“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为引领的创新型省份建设持续推进,作为省会,2020年,长沙吹响“软件业再出发”的号角。

今年2月,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软件产业再出发”目标,紧扣“场景”“场所”两个关键,部署1+5+2发展格局,抢抓以“高科技数字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先机。

3月28日当天,长沙市岳麓区公布的《长沙市岳麓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提出,在3年内实现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从业人员突破4万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

打法

五大行动构建“1+4”产业发展格局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

3月,长沙发布《长沙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大科城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研发专长,重点从互联网+文化创意、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服务等领域进行产业导入。

为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的集聚发展,岳麓区出台《长沙市岳麓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将通过构建“1+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格局,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为核心区,以滨江、梅溪湖、洋湖、岳麓高新区为特色集聚区,形成创新研发集聚和错位特色发展态势。

同时,通过部署推进研发创新提升、软件企业引育、软件人才聚集、应用场景牵引、特色品牌培育五大行动,岳麓区将在3年内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从业人员突破4万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

“当前,‘长沙软件产业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岳麓软件产业发展将从大科城出发。”长沙市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表示,将携手驻区高校和区内重点软件产业企业,将岳麓区打造成中部知名的软件名城,同时着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长沙智能制造业创新发展增添新动力。

(综合自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记者 郑旋 张颐佳 胡锐。)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