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郑能量爱洒湖北——义胆闯江城 危难显担当

2020-02-13 20:44:0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曹辉 欧阳倩 李曼斯] [编辑:潘华]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曹辉 欧阳倩 李曼斯

(2月12日凌晨,郑能量在自己简陋的“小床”前发来视频报平安。)

2月13日凌晨3时,湖北武汉光谷一公寓。湖南小伙郑能量用酒精给自己的手机、钥匙等物品消完毒,整理好要穿戴的防护服、手套,准备入睡。

这是他从长沙驱车来到武汉做志愿者的第20天。这个晚上,他住在大学同学帮他联系的朋友家里。

“这种被人关心的踏实,是我的铠甲、我的装备。”临睡前,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这样一条信息。殊不知,他义胆闯江城,给武汉这座城市的人们带来了“被人关心的踏实”。

危难关头,“我不想做看客”

(郑能量驾驶着车子,穿梭在武汉大街小巷)

1月23日,湖北武汉作出“封城”决定。就在许多人谈“鄂”色变时,1月24日,郑能量选择“逆行”北上,一人一车来到武汉做志愿者。

刚开始,郑能量加入武汉007救援车队,由车队派发接送医护人员的单子。白天,他穿梭在大街小巷不计报酬,到了晚上便在车上和衣而睡。

几天后,他有些“不满足”于现状。

007救援车队发起人之一蒋镓淇对这位“不太听话”的异乡人颇感无奈:“他太拼了,一天24小时待命,好像从不睡觉似的,有单就抢着接。我们怕他吃不消,强制他去休息。”

被“勒令休息”的郑能量找起了新路子,他四处发布消息,与求助者单独联系。得知一些病亡者遗体无人运送,他找到殡仪馆,主动提出协助运输遗体。

27岁的郑能量,没有见过太多生离死别。有人问他:“你不怕吗?”

他沉默片刻,回答:“我没有时间害怕,有的只是心痛。”

车队曾接到一个女孩求助,说她母亲患有癌症在做化疗,最近又疑似染上新冠肺炎,急需去医院检查。人人都知道这是高危病患,接上车就是一块“烫手山芋”。

“一开始我也有些犹豫,但如果我拒绝,她妈妈可能会死在家里,那么一家人都可能被传染上。”郑能量勇敢地接下了这个“单”

2月3日,武汉志愿者微信群里弹出一则消息:志愿者何辉去世了。热热闹闹的微信群,突然陷入沉默。

即便已抱必死之心,此事还是在郑能量心中掀起波澜。每日与医护、病患、遗体打交道,如同日日与死神擦肩而行。郑能量深知,克服恐惧,本就是这场战争的一部分。

他在微信群给同道者打气,也为自己输送能量:“历史的笔在我们手中,我不想做看客。咱们团结起来,无惧挑战,无愧历史。”

身受恩泽,“我很想回报社会”

又是一个辗转反侧的夜。郑能量在武汉的这些天,女友高秋兰总是悬着一颗心。

“白天他忙,不敢打扰。每天晚上通电话时,他总说他很好,要我别担心。可他越是报喜不报忧,我越是担心他。”高秋兰与郑能量已相恋3年,她了解男友的性格——凡事总是为别人着想,不想让亲人为他操心。

高秋兰记得,大年三十上午,郑能量跟她说去武汉当志愿者时,她强烈反对:“不行,太危险了。武汉疫情这么严重,你怎么能往那边去?”郑能量跟她解释,正因为疫情严重,才更需要志愿者。

高秋兰仍然反对:“不能去,你一个人在武汉,连个吃住的地方都没有。”

郑能量稍作沉默,等高秋兰情绪平复些,慢慢说起了原委。

1993年出生的郑能量,因为母亲患有精神疾病,12岁以前,他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山东省聊城市。小学毕业后来到长沙,居住于雨花区砂子塘街道桔园社区。后来考上了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通过专升本考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借助低保救助金和助学金以及社会人士的救济,2018年大学毕业。

“没有政府和社区的关心,我们家的生活会更难;没有学校老师帮助,我或许都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社会帮了我这么多,我很想回报社会。”郑能量语气坚定。高秋兰泪眼汪汪,缓缓点头支持男友的决定。

在武汉20来天,武汉人也对这个外地来的小伙子给予了很多关心。武汉大爷送给他面包,不知名的市民留下200元“红包”,热心市民端上热腾腾的馄饨……“这些温暖,我牢记在心,化作前行的动力。”郑能量说。

郑能量介绍,他的事情通过媒体传开后,不少武汉市民主动提出要给他安排住处,但他表示婉拒:“我是来帮忙的,不给武汉人民添乱。睡车上,挺好。”

(郑能量的朋友圈,记录着一位武汉好心市民为他送上的一碗馄饨。)

心怀侠义,“他是我们的榜样”

“郑能量在这个时候去武汉,我们一点都不意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教授李玲说。2016年,李玲担任郑能量班的公关礼仪授课老师,在她看来,郑能量是个有着侠义心肠的学生。

“这个学生很爱学,总是在课间问一些问题。他知识涉猎也很广,有时会跟我讨论哲学、历史方面的内容。”对这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李玲印象颇深,“听郑能量同宿舍同学说,郑能量的床很有特色,一半地方睡人,一半地方放书,几本书一垒一叠,就成了他的枕头。”

“郑能量很善良,他是我们的榜样。”郑能量同班同学纪晓华介绍,2018年,同学李烨遇车祸身亡,郑能量组织同学募捐,并联系上其父母表示慰问。就在2个月前,同班同学王艳群的父亲病重发起“水滴筹”,郑能量得知后捐出500元。“郑能量与王艳群读书期间并没有什么交情,毕业后他们也没有加微信好友。郑能量悄悄在水滴筹上捐了钱,我估计王艳群都不一定知道是谁捐的。”纪晓华说。

(1月28日,郑能量接一位护士上班。了解到郑能量是志愿者后,她将一枚鸡蛋送给了郑能量,并要求跟他合影,留作纪念。)

郑能量的侠义心肠,也是高秋兰深爱他的一个原因之一。高秋兰说,2017年,郑能量得知哈尔滨民警曲玉权因公殉职,他省出生活费捐了500元。大学刚毕业,郑能量在一所学校任教时,得知一位学生的父亲病重,尽管工资微薄,仍捐出600元钱。

2018年底,郑能量就职于湖南建工集团华东工程局安徽分公司。在同事眼中,郑能量工作勤奋,任劳任怨,对一些事情敢于秉公直言。

郑能量前往武汉做志愿者的故事传开后,华东工程局相关领导前往衡阳县看望了高秋兰一家,并以电话视频方式向郑能量表示慰问。雨花区桔园社区则为郑能量外婆和母亲送去了慰问金和一些疫情防控物品。

桔园社区党委书记彭尧冬说:“‘90后’郑能量是青年人的优秀代表,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英雄冲锋在前,我们帮英雄照顾好他的家庭。”

短评

“90后”,勇担当

曹辉

(郑能量的事迹传开后,陌生的好心人给他送上了一份素描作品。)

一人一车,“逆行”赴鄂,义务运送医疗物资、接送医护人员、协助处理逝者后事……从郑能量这个1993年出生的小伙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个“90后”满满的“正能量”,感受到危难之际一个“90后”的担当与大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曾几何时,面对追求个性、坚持做自己的“90后”,社会在期盼之余,也有些许怀疑:他们能否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能否成为社会信赖的新的中坚力量?

郑能量用行动响亮作答:“90后”,愿担当、敢担当、能担当!

他们或是医生,在手术台上贡献智慧;他们或是社区工作者,在防控一线挥洒汗水;他们或是企业员工,为抗击疫情筹钱筹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慷慨激昂的语言,他们表现出的责任与担当,勾勒出“90后”群体的丰满画像。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许多“90后”以责任担当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与秩序,以休戚与共的态度对待公共事务。公民意识的觉醒、公共意识的强化,这或许是一场危机为“90后”打造的进步阶梯。

相关专题:湘鄂亲 战疫情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