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感动:一本书的背后

2020-01-03 09:36: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韩生学] [编辑:夏博]
字体:【

□韩生学

刚刚过去的2019年,于家国而言,抒写了浓墨重彩的盛世华章。于小我而言,虽无建树,却也有着平淡中的不寻常。在我收藏的众多词汇中,内心鲜活着一个关键词——“感动”。

几年前,我利用闲暇时间采访写作完成了《中国失独家庭调查》一书。没想到的是,在这么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在书出版发行了几年后的2019年,我依然收获了诸多刻骨铭心的感动。

我感动于一次次千里的相见,感动于一份份执着的爱心,感动于一次次感动后的感动……

12月上旬,奇寒无比的一天,办公室虚掩的门被轻轻推开,伸进半张老人的脸,问,是韩老师吗?我说,是。她拖着一口行李箱一步跨入办公室,“终于找到您了!”她说,读了《中国失独家庭调查》,又从报纸里知道我生活的城市,便找了来。原来,她是江西赣州的,在当地的一张小报上看到了我的报道,里面一句话透露了我生活的城市——怀化。缘报寻人,大海捞针啊。我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老人说,没有,只是为了来看看您,当面对您说声谢谢!我感动得不行,决意留老人住下,老人婉拒。最后她说,只求我将她推荐给她周边的失独老人,因为她学的是护理,可以为需要帮助的失独老人服务。说完这些,便急着要走。我只得送她下楼。她一脚跨进冬日的寒风里。看着拖着一口箱子、在寒风里颤颤巍巍的沧桑背影,我再也无法控制涌流的泪水。

而这样的相见,又何止她一人?

2019年12月7日,广州爱心人士邓放国及他的团队向全国失独家庭发出邀请,请大家相聚萍乡。来自全国12个省区的50多位失独父母来了。会后,他们才告诉我,因为知道我参会,所以,再忙也要来。一位辽宁省辽阳市的大姐,老伴患病多年,离不开她的照顾,为了能来,不得不以每天300元的工资请了一个护工,而她则坐了两天三夜的绿皮火车,穿越7省市行程2390多公里。见到我的那一刻,她激动地说出一个字:值。

这次聚会,缘于一年前的一次相见。2018年11月上旬的一天,爱心人士邓放国带着他的CEO团队,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每人怀揣一本《中国失独家庭调查》,翻开书页,字里行间划下了圈圈点点的线条和符号,书页的空白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感想文字。他们之所以来找我,是因为他们在做公益时,知道了《中国失独家庭调查》这本书,于是团队骨干人手一册,大家划重点、作笔记、写感想。之后,他们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辗转多地,通过多人,终于联系到我。他们说,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我牵线,走进这个群体,去关爱他们。我先是愕然,继而怀疑。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相信。他们组织了三人小组,走进一个个家庭,手牵手,面对面,并花巨资在江苏盐城大丰建起“绿色生命纪念馆”,免费为死去的孩子制作精美的水晶牌位,安放其中……渐渐地,质疑声、排斥心如冰雪融化般消除。正因为此,邓放国提出了这次萍乡聚会的倡议。

在萍乡,大家像过节般度过了难忘的三天三夜。特别是当去到准备建造养老基地的东桥镇长塘村时,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鱼塘水库,建设中的美丽乡村历历在目,喜悦之情无以言表。活动结束后,他们写下了这样的心得:“在这个美丽的乡村择一小屋,在心里开启安静的角落,经营自己的尊严与美好,不畏风雨,不怨后事,宠荣不惊,安之若素,体验着放下后的惬意。晨起迎着晨曦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傍晚迎着晚霞余晖与自己窃窃私语,用一朵花开的时间守望自己的余生。”

读着如此温暖的文字,谁也难以相信,它出自曾经深陷悲悯、怨愤、绝望的失独老人之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