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悟道

2020-01-03 09:28:2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宋建民] [编辑:夏博]
字体:【

□宋建民

我们抵达浙江绍兴的兰亭是下午两点左右。下了半个多月的雨,天气终于放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太适合实地感受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之道了。

兰亭位于绍兴西面会稽山阴。1600多年前的公元353年,也就是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也称上巳节,王羲之与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以及本家子侄王凝之、王献之等四十余人宴集兰亭,饮酒赋诗、各抒胸臆。事后将诗成集,王羲之为诗集作序,并命名为《兰亭集序》。这篇序仅有342个字,篇幅不长,但就是这不长的342个字,成为了流传千年的书法佳品和散文佳作。一篇简短的书法散文,将兰亭这个小小村落变成了闻名遐迩的文化重镇。

兰亭入口处,远远就可以看见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雕刻着“兰亭”二字。这是按王羲之在《兰亭集序》的笔迹临摹下来的放大体,在浅黄色的石块上,用红色刻下的“兰亭”二字特别醒目。走到碑前,浓厚的书香气味充溢着我们的心扉。

进入兰亭文化园,我们依次参观了“鹅池”碑亭、兰亭碑亭、曲水流觞小溪及流觞亭、御碑亭、王右军祠、临池十八缸、兰亭书法博物馆,处处都能感受到王羲之留下的笔迹,时时都能感到兰亭的书香气味。最后我们来到了兰亭古道,行走在据说是南北朝时修建的古道上,看到兰亭周边郁郁葱葱的山峦,回想起书圣千年前挥毫的盛景,不由得探寻起书法与书道、与人品、与人生之间的奥秘。

史料记载,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当时乘着酒兴即兴写成。据说回到家后,酒醒了又写了很多次,但都不如这篇写得好。从《兰亭集序》的字里行间,使人感受到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妙;笔画如中锋之骨、侧笔取妍,时而蕴藉含蓄、时而锋芒毕露;章法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

最令人难忘的是其书道的辩证思维。王羲之将多种对立的矛盾既充分展示,又统一其中。如大与小、高与低、动与静、刚与柔、枯与膏、粗与细、肥与瘦、虚与实、浓与淡、干与湿,这一对对矛盾在一篇作品中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但又能做到和谐统一。

其次,是作品的美学思维。整篇作品完美展现了字体的韵律之美,质地之美和境界之美。欣赏《兰亭集序》书法,如同在观赏一幅美丽的大自然景色,让人赏心悦目;又如同在欣赏一曲美妙动听的乐曲,令人十分惬意;还如同在观看一场力与美的舞蹈,使人周身热血沸腾。

还有艺术思维的不可复制性。王羲之受当时谢安等文人名士诗兴的启发,在四面茂密竹林覆盖的崇山峻岭下,在潺潺流淌的清澈溪水旁,乘着微醺之势,任情恣性,挥洒自如完成了这篇作品,达到了心境与环境的高度融合、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以至于不可重复、不可复制。诗画文的创作中常讲“情景一失永难摹”的创作境界,就准确体现了创作的艺术思维及其优秀作品的不可重复性。

我想,融辩证思维、美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有机统一,是让《兰亭集序》千年不衰的书道奥秘所在。

行走在具有千年历史的兰亭古道上,一边感悟着《兰亭集序》的书道,也一边回忆着王羲之人品的一些往事。王羲之的作品被世人视为珍宝,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艺术价值,更与他坚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人品不无关系。据史料记载,王羲之担任过会稽郡内史,被当朝者罢官后便不再染指官府之事,静下心来苦练书法。他处在东晋,此时玄学盛行。他从不与此风气合流,并在文中公开批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表现出他不甘虚度岁月的进取精神。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这也体现了他特立独行,不随俗流的宝贵品格。“东床快婿”的民间传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抱朴守真,不媚俗、藐视权贵的品性。王羲之不仅书法出众,人品也好,《兰亭集序》被奉为珍宝也就不足为奇。

《兰亭集序》里对生死观也有精彩的描述。王羲之借古人之口,发出的“死生亦大矣”的感叹,时时警醒我们生命之短暂,告诫我们既要重视为什么而生,更要重视如何而死。

在“生死”这个问题上,我记得16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曾说过:“生的本质在于死。”还有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名著《存在与时间》中也曾提出过“向死而生”的理念。他们在这些理念里,道出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死得其所是更好的生,是永恒的生。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更好的生和永恒的生呢?我由此联想到中国古代各派对生死的解读:儒家重死,道家重生,佛家力图超越生死。儒家因追求“内圣外王”,重视道德和操守,故能取义舍生、蹈死如饴;道家认为“生死气化,顺应自然”,希望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享受生命赐予的欢乐;而佛家认为死是轮回的必然过程,实现自我不在于对“我”的执着,而在于超越生死,超越利害得失。

行走在这兰亭千年古道上,体味着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的生死观。我想,这也应是《兰亭集序》弥足珍贵之所在吧。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