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一个时代浓缩于一座城

2019-12-07 10:55:0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字体:【  
在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氛围里,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湖南省文物局、湘西自治州龙山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一个时代浓缩于一座城

——记国家博物馆“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

作者丨刘蔚娴

“里耶秦简是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学术价值足以与敦煌文献、甲骨卜辞媲美。” 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评价说。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忠培先生说:“里耶古城的发掘和秦简的出土,是中国考古学最为重要的发现。这次发现怎么估计也不会算高的。”

在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氛围里,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湖南省文物局、湘西自治州龙山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作为一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的湖南籍展览陈列设计师,我承担了这次展览的设计布展工作。家乡珍贵的古代历史文物能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特展,能够经过我的精心设计和布置,呈现在国家博物馆这个国家最高的文物展示平台,让世人了解湖南历史文化的独特与灿烂,我无比自豪和激动。

里耶秦简中的秦朝往事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四羊方尊等许多珍贵的湖南文物,述说着中华文明大背景下湖南历史文化的广博精深。而本次“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精选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里耶秦简博物馆收藏的175件(组)里耶秦简,其中有40余枚秦简为首次对外公开发布,并结合展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秦代文物35件(套)。展览分为“秦城迁陵”“秦人生活”“秦朝县政”“一统之制”四个部分,通过丰富的秦简内容,结合视频、投影、观众互动等多媒体展现形式,加上现场古井场景还原等视觉方式,多角度地展现了里耶古城、秦朝往事,展现出秦朝大一统制度下的县政运行及秦代民众的生活画卷。

秦朝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对中国政治和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秦朝只有十几年的短暂历史,文字记录很少且语焉不详,秦朝历史典章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疑问。2002年,在湘西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38000多枚秦简,出土秦简的数量是此前全国所发现秦代竹简总和的十倍,总计20余万字。已清洗整理的秦简纪年从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纪年完整,资料翔实,实属罕见,终于让我们能够据此对秦朝的制度、文化、生活有较为完整的认识。

填补了秦代古城考古的空白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本次展品中有一枚里耶古城遗址出土的“秦更名简”,记录了秦朝在新政治形势下更新制度、更新名物的具体规定,让我们了解到,异体字、方言乃至不一致的名号称谓,都是秦始皇统一的目标,如“以王令”须改称“以皇帝诏”,“王猎”改称“皇帝猎”“承令”改称“承制”,“王室”改称“县官”,“彻侯”改称“列侯”,“邦司马”改称“郡司马”……充分显示了朝代变更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迁陵洞庭郡”木牍。

里耶古城曾是楚国西南边陲重要的军事城堡,秦时被沿用作为洞庭郡迁陵县县治,是秦朝粮秣兵甲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点,延至两汉。经过科学考古发掘首次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里耶古城,填补了国内秦代古城考古的空白。

里耶古城邻江而建,有夯土城墙、护城河、水井、道路、房屋建筑遗址、排水设施,有城壕、环城道路、城墙、兵营、东西主干道、住房、水塘、官署、一号古井、吊桥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古代城市系统。城内有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道路12条,南北大道是城内的主干道,有以筒瓦、板瓦覆顶的城楼。路面仍留存有车辙痕迹,车辙幅宽1.16米(完全符合秦朝“车同轨”6尺的规定),辙痕最深处达0.1米。

秦王朝县政的运转秘密

经10多年的整理、研究,里耶秦简中的大量历史信息开始呈现出来,让今人大开眼界。这次展览较全面地展现了这些成果。

3万多枚里耶秦简不仅“复活”了秦朝历史,填补了《史记》《汉书》中有关秦朝历史记载的空白,而且让今人清晰地看到了秦朝国家运转的真实面貌。

秦朝建立了多层次、多系统的行政管理网络,郡的主要长官有掌管政事和军事的郡守、负责军事与人事任免的郡尉,还有中央派遣监察郡级官吏的监御史。郡下设若干县,主要长官有掌管政事和军事的县令(万户以上大县设“令”,万户以下小县设“长”)、掌管文书及刑法的县丞、掌管军事的县尉。县以下设有若干乡、亭、里,各级官吏各司其职,分级管理,分工与合作。

△“九九表”木牍。

里耶秦简中频繁出现“洞庭郡”,证实了早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就设有“洞庭郡”,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临沅、無阳、零阳、辰阳、索、门浅、上衍、新武陵、沅阳等县,颠覆了历来关于秦朝行政区划的结论。

行政监督问责制度:考勤表、干部年终述职、罚款单

迁陵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工作内容与运作模式是郡县行政办公的典型代表,可以看出秦朝是如何治理国家、管理地方各类事务的,也展示了秦朝考核官吏政绩、评价地方官员绩效的行政管理模式。

里耶秦简中有迁陵县行政官吏的工作考勤、考绩详细记录(工作日数、工作内容),作为考核他们的依据。秦朝的郡太守与县令必须向朝廷汇报一年间治理郡县的情况(“上计”),类似于今天的干部年终述职,内容为郡县一年中的租赋刑狱、选举、垦田、灾情等情况。这对干部监督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御史大夫与下级监察御史则从上至下自成独立体系,逐层负责,御史大夫直接受命于皇帝,负责监察百官,对他们行政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给予严惩,这是秦朝依法行政、践行廉政的有力实证。文物中有一份 “赀罚赎名单”,是一种小罪的赎罪方式,从低职的更戍(轮番戍守者)到高职的司空(工程主管者)都是责罚的对象。

秦时公文分类详细,用语相对固定规范,准确记录公文签署、接收、发出的具体时间等,除年月日,还精确到时、分,可见秦人办公时间观念强,工作效率高,说明秦朝公文制度已相当成熟。从官府公文收发记录推知,官署集中办公时间为卯时上班、申时下班(早上7点到下午5点)。

户籍管理:“户口簿”、通关文牒

里耶秦简中有很多关于各类人口管理的档案资料,包括常居人口、流动人口、奴隶等,反映了秦朝人口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备和严密。据里耶简文记载,迁陵县下辖都乡、启陵、贰春三个乡,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时有55534户。

秦朝户口登记类似于今天的“户口簿”,特点是一木版记一户,称为“户版”。乡是户籍正本的管理机构,副本保存在县官署。秦代户籍按人的年龄,也就是劳动力状况进行分栏,依不同赋役身份归类,便于征发赋役。简文记录有迁陵县官府向上级机构汇报流动人口情况。在要塞、渡口等重要场地关卡,流动人口需凭合法证件才能放行。通关文书上写明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等,类似于今天的居民“身份证”。

秦统一后的迁陵是洞庭郡重要的后勤供给基地和军队休整、训练营地。县城内外,酉水码头,热闹非凡,一度是里耶古城的黄金时代。迁陵县行政档案简牍反映了当时迁陵县城人的许多生活情况。迁陵县境内的居民由原住居民、外来秦军和刑徒构成,也透露出当时里耶还居住着越人。里耶秦简还详细记载了督办农事、气象物候、高效运行的邮传系统等情况。其中发现的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与现今的乘法口诀表惊人地一致。

以法治国,据律办案

秦朝以法治国,修订了法律制度并颁行全国,使社会生活各领域皆有法可依。里耶秦简涉及经济、民事、刑事等多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并有解释与案例,折射出秦朝律条的繁琐苛细和法网的严密完备。

里耶秦简中有一组12枚保存非常完整的简牍,记载了12名阳陵男子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处罚金或以钱代刑,因无钱偿还,改服劳役抵偿,被遣往洞庭郡迁陵县充当戍卒。其中一名叫小欬的人罚金为钱一万一千,按照当时人工作1天的报酬8个钱计算,他要服役约3年零11个月,说明了当时秦朝法律的严酷。另一枚刑徒日常劳役简详细记录了服劳役者的人数及耕地、垦荒、放牧、筑城、修路、守田、守府、守库、运输等情况,逃亡人数、死亡人数也一并记录。可知秦代服劳役者的庞大规模及法网之繁密,也侧面反映了秦代地方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各部门的具体分工。

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采用展览扶贫的方式举办“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既让文物库房里的文物通过展览活起来,又为贫困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由于这个展览的内容和展陈形式获得了热烈赞誉,展览一再延期,目前由国家博物馆牵头,该展览项目已开始启动全国巡展,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和欣赏。

希望有更多家乡湖南的文物来我工作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