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女儿讲《论语》

2019-12-06 07:38:0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小云] [编辑:夏博]
字体:【

陈小云

2004年的某一天,读小学的女儿在家背语文课文,不到10分钟就背下了一篇三五百字的课文。我当时就想,这么好的记忆力,与其背两天后就失去意义的课文,不如背20年后对她还有点意义的课文。可是背什么呢?搜索、筛选、纠结了许久,最后沉淀下来的,居然还是《论语》。于是便和女儿有了个“约定”:每天花半小时;每次读一章;每章读20遍后,正式背一次;每天读之前,对意义进行简单讲解、讨论;一年完成。

为了激发兴趣,训练思维,讲解《论语》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一是引导孩子大胆发表看法,不论对错,都予鼓励;二是结合身边事、学校事、社会事,东扯一下,西扯一下,拉近经典距离,启发思路。没想到的是,对孔子全无“成见”的90后女儿竟会时不时对《论语》中的人物和言论发表看法,提出疑问,有些傻傻的,十分有趣,有些则颇出人意料,不但在传统的注疏中找不到答案,更会逼使你换一个视角打量这部诞生于2500年前的经典。不久之后,我便形成一个想法:如果以父女对话的形式写一部解读《论语》的书,一定会展现不同的视角,在《论语》解读史上或许会别开生面。

当时书稿写得七七八八,希望有同好可以讨论,以便确认价值、提振信心。记得是2006年的一次偶然聚会,团结出版社的梁光玉社长恰巧邻座,看似不经意地问起写作计划,我说正尝试用一种新的视角写一部解读《论语》的书,结果可想而知,梁社长闪现了犹如猎手发现猎物的眼神:既出于职业,也出于志趣,既出于外在的市场判断,也出于内心的人文关怀。其实,当时《论语》在社会上还只处于常温状态,远未达到后来的热度。从我们的讨论中可以感觉到,梁社长对这部书稿的兴趣,更多的是对作品视角、所采用的写作方法及价值本身的认同,其中包含了市场预期,但基于志趣和情怀的驱动,显然更为天然和本能。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他,经过文化热和市场热的双重洗礼,文化底色犹在,这是那一代学人身上最难以被磨洗掉的品质,相比当时熙熙攘攘的出版商,倒是更像旧时秉持着“为文化续命”的责任感、具有文人风范的出版人。

这部书稿的原名是《教女儿背〈论语〉》,意在强调像《论语》这类经典,不熟读简直等于白读。后来梁社长和我讨论:是否可将“背”字改为“学”字?记得他讲了两条理由:一是从文化层面讲,“教”与“学”二字,正是《论语》的核心与精髓;二是从读者层面讲,有“背”《论语》需求的毕竟是少数,更多读者需要的是“学”。这一字之改,很有些令人豁然开朗。所以在初版后记中写道:“本书的书名虽然是《教女儿学〈论语〉》,但‘教’的过程实在也是‘学’的过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对于《论语》,也许永远都是这样。”

《教女儿学〈论语〉》初版于2007年1月。不出梁社长所料,由于本书解读《论语》的视角和形式比较独特,加之出版社的有效推动,收获了不少读者的肯定,以至于成为出版社的畅销书。2015年1月出了第二版。有读者在留言栏中写道:“十年前自己读,十年后教孩子读。”今年5月,这部书又以《给孩子讲〈论语〉》为名推出了新版,引发了读者又一波的关注热潮。看来,这部书的生命力还蛮强。

(《给孩子讲〈论语〉》 陈小云著 团结出版社出版)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