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走基层 看民生】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

2019-12-05 06:31:4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勇] [编辑:夏博]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陈勇

住进了政府安置的新房,用上了干净卫生的井水,家庭人均年纯收入由前年的30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6000多元,耒阳市坛下乡光华村贫困村民徐四生一家人生活越过越美满。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他家采访,今年60岁的徐四生说:“经济收入稳步提高,生活和医疗有了保障,不是党和国家政策好,哪有这样的好日子?”

两年来,我省通过办理重点民生实事,提高像徐四生这样的城乡低保对象的救助水平,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简称“两项补贴”),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惠及187万城乡低保对象。

连续两年提高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

城乡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2018年和2019年,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将提高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纳入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特别是2019年以来,省政府两次提高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确保了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重点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各地均成立了由民政、财政、扶贫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岳阳市君山区柳林洲街道黄泥套村40岁的杨烈,一家三口均为智力残疾,当地政府2009年将他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016年10月又认定其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保障金为每人每月220元。随着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兜底保障金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今年再次提高到每人每月320元。现在,杨烈一家基本生活无忧。

作为重点扶贫对象,杨烈一家受到了多方面的关心照顾。君山区司法局党委书记蔡克义结对帮扶他家,区民政局、总工会、残联和镇社保中心、村党支部等方面整合资源,给予政策帮扶、临时救助、实物慰问、社会资助等。

城乡低保对象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沐浴着党和政府的温暖。据了解,今年全省预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60亿元,1-9月全省城市低保平均标准与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达510元/月、358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与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达4385元/年、216元,城乡低保标准和月人均救助水平均已达到或超过重点民生实事任务目标。

“两项补贴”达到或超过民生实事所定标准

残疾人等重点贫困对象是脱贫攻坚中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像记者采访过的徐四生一家,五口人中有2人残疾,89岁高龄的老母亲身体多病,他的妻子也因为身患多种疾病而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生活重担全部压在儿子徐桥武身上。

省政府要求从2019年1月1日起,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以后,耒阳市民政局帮扶徐四生一家,先后帮他家完成了易地搬迁安置、打水井等事项,又联系外省企业帮助徐桥武解决了就业,还通过产业帮扶将他家纳入种养专业合作社,享受入股分红。耒阳市政府每年还为他家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现在,徐四生家月人均救助金为220元,两位残疾人都享受了“两项补贴”,今年每人每月120元,全家的兜底保障力度更大了。

省民政、财政、残联等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落实。截至11月底,我省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282724人(其中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35996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46728人),全省发放标准均达到60元。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标准平均达到69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标准平均达到63元。

各地对社会救助工作进行提质升级

全省强化重点民生实事办理公开力度,全流程晒在阳光下。2018年,全省各级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重点民生实事工作完成情况,在当地政府或民政局网站及主流媒体上进行了公示。2019年公示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在全省铺开城乡低保专项治理行动,以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对所有对象进行信息比对,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进退及时”。

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浓厚氛围。省民政厅开展民政政策宣传“阳光行动”,制作兜底保障、城乡低保等政策动漫宣传片、“三句半”视频片,全网综合点击量近1000万。启动送政策下乡活动,编印兜底保障政策宣传手册、宣传挂图,做到驻村帮扶干部一人一册、兜底保障家庭一户一份。

各地还根据工作实际和财力状况,进行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升级,积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湘潭市雨湖区等地开展了城乡支出型贫困家庭认定救助工作,把医疗费、教育费等认定为刚性支出,纳入救助范围;多地适时扩大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对象范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扩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其他残疾人,推动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长期照护残疾人的护理补贴制度。这些探索和创新,有效发挥了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兜底保障作用。

■记者手记

一道感人的风景线

陈勇

记者在岳阳市君山区采访残疾人杨烈一家时,杨烈的亲人多次表达对党的好政策、当地党委政府倾心关怀杨烈一家人的感激之情,让记者深受感动。打动记者的还有当地干部、社会各界向杨家伸出的温暖之手,做出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点点滴滴。

为了杨烈一家人能过上比较舒心的日子,结对帮扶的君山区司法局党委书记蔡克义作出8项承诺,包括确保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每年给予1500元以上临时救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给予实物慰问,购买儿童画册送给杨烈儿子等。

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君山区民政局给予杨家临时救助款,为其代缴城乡医疗基金;区残联组织义工为杨家提供家政服务,每月一次家庭大扫除、洗衣洗被;区总工会把他人捐赠的衣被送到杨烈家里;街道社保中心为杨烈夫妇代缴新农保参保基金;黄泥套村新近为他们划定了菜地,村支两委又向电力公司提出了书面申请,请求减免其电费。

现在,蔡克义已经上门走访了7次、实物慰问3次,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从来没有断过。杨烈的左邻右舍说,四面八方来扶贫,杨家真的变了样,不能正常生活的残疾人家庭过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线。

这正是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的体现,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弘扬。脱贫攻坚,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当然十分重要,但社会各界齐动员、齐参与、齐奉献一样必不可少。中华民族历来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兼爱之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社会各界、每个社会成员在党委政府组织主导下,积极参与、献智出力,必定能够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

相关专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走基层 看民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