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潇湘岂有诗?——看文旅融合创意创新中的湖南作为

2019-11-12 08:50:07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不到潇湘岂有诗?

——看文旅融合创意创新中的湖南作为

第三届锦绣潇湘湖南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之“遇见望城”启动仪式现场。

科技智能提升旅游消费新体验。

叶子君 摄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高慧 摄

长沙烟花已经成为长沙旅游新名片。 伍畅林 摄

湖湘文旅夜游资源丰富。 伍畅林 摄

■ 李 俊

长沙,从来就是一座有抱负的城市。

“惟楚有材”的自信,“大江东去”的豪迈,矗立在湖南人文渊薮的坚实基座上:这里有《九歌》之瑰丽奇幻,《过秦论》之汪洋恣肆,《桃花源记》之诗酒田园,《岳阳楼记》之天下苍生,诗仙留下了“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的风情,诗圣发出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绝唱,秦学士浅酌低吟“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黄庭坚击节高歌“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楷圣”欧阳询书墨飘香书堂山……锦绣山水与瑰丽文章酿造了一个湖南。

如果说历史的湖南传唱在文人的诗文中,那么,现实的湖南则“打卡”在游客的消费里。今年国庆长假,长沙共接待游客955.59万人次。从岳麓山到湘江边,从餐饮到购物,随着人气不断地走高,长沙,被纷至沓来的游人追捧成了“网红城市”。

可以触摸的长沙、可以带走的湖南,走红的背后,炫目的是湖南文旅融合的璀璨新景。

诗以言志

从产品到产业的延伸

又一个湖南,是从一首小诗开始踱步的。

2016年早春,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落笔,洇开了湖南文创的盎然春意。大赛以“创·造·生活”为主题,由湖南省文化厅、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联合承办。短短86天的征集时间,共收到来自全国和美、英、法、意等国的参赛作品4023件,湖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打响了“文创湘军”第一枪。

能落地的创意才是好设计,注重“产品落地”,成为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特色与标准。大赛评审主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回忆,评选标准瞄准市场需求,强调实用性和产品落地,确保能将创意转化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产品。已经投产的产品优先,有创意无产品的则关注转化周期。

落地与转化,成为了湖南文创的关键词,折射出了湖南文创的企图心。

一次试水,就激荡开了湖南文化创意产业淋漓的气象,锦绣潇湘SMART文旅创客大赛、锦绣潇湘快乐长沙“铜官窑古镇杯”文旅创客大赛……文创赛事纷至沓来,从单个的产品创意,到全链的产业创新,湖南文创,迈开了加持旅游产业的融合创意创新之路。

一家普通的小龙虾馆,一天取号突破20000个?这是在网红时代才有的神话。今年国庆假期,长沙文和友海信广场小龙虾馆刷爆朋友圈。店家甚至还为蜂拥而至的吃货发出了“为了不浪费大家时间,你可以边游览长沙边排队”的安抚微信。

在文和友,吃,不仅是一种口福,还是一种体验:土味红砖房、霓虹灯牌、老式录音机……酝酿出了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长沙“老城”。从乔口古镇的荷花虾,到店内长沙方言展览、长沙本色展览等人文体验,更为原本的美食增添了独有的长沙个性与长沙文化。去年,文和友接待外地客人达到了370万人次,成为了长沙“夜经济”和“夜文化”的一种代言。

把旅游发展中的增量资源和文化领域中的存量资源切实融合起来,将各类资源多维度地整合,运用创意的手法转化为旅游场景,在彰显目的地文化特性的同时,创造出全新的文化旅游体验。从传统街区坡子街延伸的非遗湘菜,以及小龙虾点燃的夜间经济,和老长沙怀旧场景的塑造创意,新时代自媒体传播塑造的“网红”,为产品、产业注入了脑洞大开的内生动力。

这样的崛起,在于湖南有着发达的数字经济,有着众多艺术院校,还有前期文创产业的积累。此外,湖湘文化就是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整合产业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打造湖南的创意示范区,推动从有形资源向无形资源的转换,增加文化的体验价值,势必能开拓出文化旅游的“蓝海”。

文创的无限潜能,激发着一座城市的志向。

2016年,长沙跻身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推动了文化、体育、旅游等业态消费成为新时尚。今年,在文化消费试点获评国家一档奖励、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基础上,长沙提出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向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迈进。

为促进文旅消费有序升级,长沙持续加大在夜间经济、乡间经济、网间经济上发力,在新业态融合上创新,做到了让文化开口说话。

文旅融合,湖南注重产业实力的培育。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与品牌创建为推手,保障景区引流更加有力、园区支撑更加强劲、街区特色更加鲜明,实现夜间亮起来、乡间活起来、网间红起来。

作为中国最具文化创意的媒体艺术代表城市之一,长沙积极对接“互联网+”战略,实施“文旅+”行动,推动文旅与科技、教育、信息等深度融合,引入了一批文化园区与项目:长沙方特东方神画建成开放,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后湖国际科创文化产业园、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等业态各异的产业群有序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展现出长沙文旅融合的引领之势。

湖南的文创旅游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延伸,覆盖了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产业、网络信息、软件与计算机服务、咨询服务、广告与会展服务、休闲娱乐十大行业门类及相关产业。在此基础上,文创旅游服务业、文创旅游营销、文创旅游商品设计等行业形态不断涌现,产业环节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丰富,旅游产业的渗透性、辐射力和带动性强的特征也更为凸显。

未来,湖南将推动文旅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发挥产业优势,释放更为澎湃的产业效能。

词以传情

从项目到平台的升级

又一个湖南,是从一阙长调开始快进的。

2018年金秋,湖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执掌的一项赛事,再次掀起了湖南文创的风潮。第一届“马栏山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参赛人数共6458名,征集作品10283件。其中文化旅游类征集作品3494件。报名人数、作品征集量、参与地区创下国内同类赛制多项纪录。

大赛与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合作,为参赛作品进行时间戳、数字加密、网络存储、溯源管理等服务。组委会还为获奖者提供媒体宣传、推荐投资、商业合作等多种资源,追求转化落地,充分兑现创意作品的市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将文化创意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道路打通,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产业对接,将一件件生动有趣的作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投放到市场,成为大赛吸引如此多参与者的最大亮点。

通过“马栏山杯”大赛,依托我省的文化品牌效应和内容优势,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以本次大赛为起点,文化创意成为了串联湖南优势产业的黏合剂和带动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发动机。

2016年10月,省委书记杜家毫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吹响了“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响亮号角。升格后的第一届“马栏山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是湖湘情怀的一次抒发,是湖南文创在新起点上的隆重起航、平台化的全面升级。

大风起兮云飞扬,华声在线文创频道正式上线。湖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携手国家级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华声在线,共同打造湖南首个“赋能型”文创产业垂直平台。

随之,“新湖南文创频道”、“文旅湖南”微信公众号纷纷亮相,组成了湖南文旅创意的宣传矩阵,充分发挥省级网络媒体在优质文创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赋能文创设计服务及产业链优化升级,深入推进湖南“互联网+文旅”的融合发展。

采用栏目化、标签化的形式,湖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不断拓展平台,集中展现时下最新最热门的文创内容:“政策资讯”聚焦文创新闻热点和网评,分享生活好物、匠人匠心以及文创精彩案例;“产品推荐”展示和推荐湖湘代表性文创产品;特别是“这湘有礼”系列文创产品与湖南文创设计大赛获奖产品;“活动分享”专门发布各类文创活动信息,还推出了“智库平台”、“需求大厅”和“法律服务”三大栏目。聚集设计师、高质量用户和智库资源,用电商概念“链”接文创各要素,打造平台级文创新媒体,并梳理出了新媒体+文创、线上线下同步零售、“商品+服务+社交”的运营模式等文创产业平台新思路。

平台,不只是线上,还在线下。近年来,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湖南文创联手省博物馆推出“铜趣大冒险”系列,引领亲子文创市场,联手省图书馆,面向海内外开展“难得糊涂”IP征集,一度成为热议话题,联手南岳,发起旅游产品创意大赛,赋能文化名山……不只是覆盖国内,还延展海外。2018年,德国杜塞尔多夫市CCD会议中心迎来了一位叫做“湖南”的客人。作为“文化中国·湖南文化走进德国”大型文化交流活动重头戏的“魅力湖南”文化展向德国民众掀开了盖头。

霸得蛮、耐得烦、吃得苦的曾国藩、左宗棠和湘军士兵雕像充当迎宾,让参观者会心一笑。以湖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人面方鼎、豕尊、象尊、牛尊、铜兕觥为原型打造5个萌酷的动漫形象,大受德国孩子欢迎。观展的杜塞尔多夫市长托马斯·盖泽尔也对产品创意赞赏有加。德国民众非常好奇花鸟如何能变成湘绣?又是怎样镶嵌在了晶莹剔透的镇尺里?巧妙蕴藏湖湘文化的湖南文创产品大受欢迎,每一件作品都让杜塞尔多夫市民爱不释手,啧啧惊叹。

而之前,热情洋溢的西班牙人民也感受到了湖南的魅力。

一方面要讲好了湖南故事,另一方面跨界开发了适合消费市场主力军的系列产品,再加上不断延展的国际化平台,湖南文创,屡屡推出了以湖湘文化为内核的“现象级”、“国家化”的旅游形象产品。

文以载道

从大省到强省的跨越

又一个湖南,是从一卷雄文开始奔腾的。

2019年,湖南收获了盛夏的果实。“第三届锦绣潇湘湖南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之遇见望城”激荡了湖南的山山水水。湖南文创,再次成功探索出了区域文旅综合解决方案。

2017年和2018年,望城区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关怀和指导下,先后举办了第一、第二届湖南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用实打实的扶持资金、落地政策、推广平台来吸引广大文创人才入驻,为望城文旅产业创新带来了全新动力。

大赛以“文旅融合 极致体验 遇见望城”为主题。立足湖湘文化,聚焦望城元素,旨在提升文旅产品整体水平,创新文旅融合新模式;提炼文旅要素,整合全域旅游资源,促进文旅产品“二次消费”,适应文旅消费新需求;荟萃行业精英,串联产业环节,形成文创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推广全产业链,探索文创产品落地新机制。

此次大赛精准聚焦望城文旅元素,梳理出“红”、“古”、“绿”的文旅资源特色,设置新形象、新产品、新业态三大征集方向,面向全国设计智库广泛征集作品。为提高设计作品的可转化性,精准对标企业需求,组委会梳理出全区40家文旅企业需求情况供设计方参考,切实提高转化落地性。还针对设计企业或高校的专业特长,精准对接设计资源,带着企业的需求和问题有方向的宣讲和发动,达成设计方与需求方的精准对接,形成针对性服务模式。除此之外,为确保文创产品得以畅销,拓宽销售渠道,组委会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共同发力。撬动望城区旅游行业协会创建协会公众号,在公众号中设立文创产品售卖专栏,实现产品线上销售新渠道。结合区文旅投资源,利用湘韵生活馆、文创中心等线下平台,推广、销售文创产品,促进大赛作品落地。对接湖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引导专售湖南文旅商品的IP项目“这湘有礼”进驻望城,销售“带得走”的湖湘文化。

组委会举办文旅产业资源对接大会、望城区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等。获奖作品还将代表望城参展省文旅商品博览会,乘“铜官古窑文旅小镇”获评全省首批十大特色小镇东风,作品的落地与转化也将持续发力,推动大赛成果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名称的变化,是思维、观念、路径的选择。

国家战略赋予其强大的背景。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文化和旅游部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明确“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被湖南提升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如何创新引领?怎样开放崛起?《湖南省建设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规划出了时间表、路线图。

《行动计划》提出,将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作为总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这一个个喜人的数据,昭示着湖南旅游已成为新常态下推动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成为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禹新荣表示,通过文旅融合规划、文旅融合项目、文旅融合活动、文旅融合产业、文旅融合品牌等建设,准确推进湖南文旅融合;要顺应市场需求,壮大文旅消费市场主体,利用网络科技技术,努力扩大文旅消费,推动市场消费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升级,打造“资本、消费、政策”等文旅市场“三驾马车”,为湖南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实现由大省向强省的跨越。

“遇见望城”,是基于实战层面的全方位演练。它的价值,在于其示范性的意义。汇集产学研各块力量,立足转化促进产业发展,用创意赋能望城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用创新打造文旅产业高地。这一“阅兵”,将进一步打造我省文化旅游商品提质升级“先导区”的重要抓手,对于构建望城生态、文化、旅游、科技深度融合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分类推进各个市州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一个战略性的蓝本。

更多的利好接踵而来。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昭山文化产业园、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铜官创新创客基地等文旅集聚区快马加鞭。韶山、武陵源、南岳3个县市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上半年,我省纳入国家文化旅游项目库监测的文旅项目351个,累计投资达到了5796亿元。

全域旅游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这是省委书记杜家毫为湖南设定的同位语。这样的设定,在于湖南的瑰丽山水与锦绣人文,更在于湖南文创对旅游业的强力加持,在于文旅融合的美好愿景。

一组数据说明未来可期:全省文化旅游消费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1608元,同比增长10.9%。1至9月,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5.9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2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7%和15.97%。

望城会怎样?长沙会怎样?湖南会怎样?未来已来。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