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程”70年⑥】从“吃不饱”到“夜经济”,“舌尖上的”长沙追寻美好时代

2019-10-02 18:57:2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卢小伟] [编辑:夏博]
字体:【

编者按:70年风雨兼程,城市向上生长,每一步都见证着岁月变迁。适逢新中国70华诞,华声在线推出“‘星程’70年”系列报道,关注长沙老百姓70年来在消费、住房、教育、交通、医疗、饮食和文化等7个方面经历的变化和不断增强的获得感,记录时代印记,讴歌奋斗年华。

【“星程”70年⑥】从“吃不饱”到“夜经济”,“舌尖上的”长沙追寻美好时代

华声在线10月2日讯(记者 卢小伟)国庆佳节,“网红”长沙再次成为全国各地“吃货”的打卡地。臭豆腐、糖油粑粑、剁椒鱼头、红烧肉等街边小食、正宴大菜,让来自天南海北的味蕾,感受舌尖上的星城魅力。

民以食为天,饭桌上的餐食变迁,记录着一个人的味觉记忆。70年,长沙人由“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多元”,餐饮业由无到有继而发展壮大,充实着一座城市最鲜活具体的民生幸福包。

传统湘菜品牌进驻商业中心

“辣椒炒香干,幻想着香干就是肉”

长沙市开福区蔡锷北路,鳞次栉比的老房里,岁月留痕。70多岁的董双喜娭毑最近常去家附近的泊富广场吃饭,子女带着她品尝各种美食,已经老去的口齿,回味着新香。

“现在生活好多啦!不像我们小时候。”时隔半个世纪,董双喜仍然记得那些吃不饱饭的岁月。

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恢复元气的长沙,百业待兴。老百姓一日三餐也极其简陋。“经常去找野菜,比如苦菜什么的来下饭,很少吃肉。早饭都是热一热前一天的剩饭剩菜。”董双喜回忆,那时候小孩子们最期待过年,因为过年才有油豆腐可以吃,才有肉吃。

60年代前后,全国各地闹饥荒。在湖南省幼儿师范学校(中专)读书的董双喜,饥饿感一直伴随着迅猛生长的青春期。学校在东屯渡有一块农场,种些蔬菜供应师生伙食,董双喜经常和同学们挑粪便到农场里浇灌菜地。“天天吃冬瓜、南瓜,饭菜限量,只有一点点油水。”董双喜说,特别困难的时候,还要吃糠。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粮食实行统购统销,长沙街头出现了专门的粮店。中专毕业后,董双喜分配到机关幼儿园工作,“凭粮购票,小孩一个月7斤米,我是20多斤。”

三年困难时期,粮店还搭配一些红薯来卖,董双喜记得那时候市民中流行一句歇后语,叫做“粮店里的烂红薯,够削(学)”。

比董双喜年轻几岁的符幼贞,那时吃的最多的也是红薯,“红薯、红薯叶、红薯丝,把红薯剁碎、晒干,切成一条条的来拌饭。”有意思的是,小时候符幼贞最喜欢吃辣椒炒香干,她时常幻想着香干就是肉,来下饭。

为了解决困难,1962年底,长沙市蔬菜公司从外地调进大批白菜、萝卜等蔬菜,保证市民的日常生活供应,储备过冬菜。1963年夏,长沙各人民公社早稻丰收,给饱受饥饿之苦的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喜悦。

餐饮业的发展不断丰富长沙老百姓的生活

一条黄兴路,串起80后一整个童年

上世纪80年代,春风送暖,吹醒一个时代的生机活力。大锅饭退出舞台,物质逐渐丰富,80后长沙人,不再像祖辈那样为吃饱肚子而发愁。一条小吃街,能串起一整个童年。

这条街,就是黄兴路。以五一路为轴,往南往北几里路的街道两边,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集中了长沙最有名的美食店,很多80后能清楚地说出它们的名字:

由北往南依次有红梅冷饮店、半雅亭面馆、向群锅饺、玉楼东,接着是当时湖南最大的茶餐厅银苑,再往南有主营混沌的桂香斋、甘长顺,再下来是坡子街火宫殿。一路向南来到道门口,还有德园包子、双燕楼混沌、黄春和米粉……

“杨裕兴的面,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洽”“火宫殿,样样有,饭菜小吃热甜酒”“赶了南门的包子,丢了北门的豆腐”,在南门口附近长大的陈果,说起长沙小吃民谣来满口韵味。

“小时候,父亲喜欢早上去德园聊天、喝茶,顺便吃两个包子。”陈果记得,那时每年端午节吃德园包子,成了一家人不变的约定。而他一拿到零花钱,就直奔黄兴路的小吃店,酸梅汤、冰激凌,“怎么吃都不觉得腻。”

在彭双喜家里,进入80年代后,大女儿参加工作,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大米随便吃,蔬菜品种也增加了,吃肉的频率也提高了,过年过节,还会带孩子们去火宫殿尝尝鲜。”

长沙历史悠久,荆楚先民有祭祀火神的传统,明朝年间将祭神场所建为火宫殿,历经数百年,成为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地标。60年代前后,火宫殿先后拆除棚屋,兴建楼房,对外开放。1984年、1992年又两度修葺,增堂添庭。

新世纪后,火宫殿再次进行修缮扩建,重塑火神像,恢复火神庙、古戏台,增设石牌坊。2002年,随着黄兴路步行街的竣工,长沙人的美食地图得到进一步升级扩展,全面进入了“吃得好”时代。

“夜长沙”不改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初心

国庆佳节,夜幕四合,“网红”餐饮店华灯初上,街边小吃摊支起帐篷,“夜长沙”正式开门迎客。新世纪以来,长沙美食越来越丰富多元,餐饮品牌更加百花齐放,让吃货们趋之若鹜,流连忘返。

2015年,湘菜产业一跃成为湖南第十一个千亿产业,长沙在其中贡献良多。餐饮从业者邵先生对此感触更深。

邵先生老家在望城铜官镇,父亲早年经营陶瓷生意,90年代末转投餐饮行业,创办“潭州瓦缸”,精心研制瓦罐煨汤、鱼头等口味独特的菜品。那时候邵先生十几岁,清晰记得“从第一天开始,一百多张桌子几乎天天爆满。”“潭州瓦罐”后来升级为“餐谋天下”,发展成知名餐饮品牌,见证了长沙餐饮业的繁盛变迁。

如今,邵先生也以“潭州”为名创办了公司,追寻自己的餐饮梦。

餐饮业发展,老百姓也跟着受益。符幼贞家“冰箱里塞满了菜,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彭双喜则对兴汉食府、徐记海鲜等情有独钟。

更大的变化,也随年轻人的喜好而发生,比如夜宵、外卖以及夜宵外卖。“睡不着”的80后、90后正悄然改变着餐饮消费格局。

阿里本地生活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本地生活餐饮消费力,长沙排名全国第十四位。美团外卖对今年上半年晚上9时至次日凌晨4时的外卖夜宵数据,进行了大数据分析,结果发现,长沙夜宵外卖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50%;在性别上,湘妹子成为夜宵外卖主力军,占比也超过50%。

忙碌、宅家的年轻人们,在夜晚把蛋炒饭、土豆、金针菇、蛋炒粉、鸡腿等“点”回家,过着和祖辈、父辈们完全不一样的舌尖生活。2018年长沙饿了么订单最多的一名用户,全年竟下了1119笔订单。

今年以来,长沙“夜经济”被媒体持续热议。夜晚的热闹、美食的丰盛背后,刻印着一代代长沙人对美好餐桌、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相关专题:“星程”70年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