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程”70年④】从“没学上”到“好上学”,“长沙经验”书写教改新篇章

2019-09-29 10:29:5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桂明 黄军山] [编辑:刘畅畅]
字体:【

编者按:

70年风雨兼程,城市向上生长,每一步都见证着岁月变迁。适逢新中国70华诞,华声在线推出“‘星程’70年”系列报道,关注长沙老百姓70年来在消费、住房、教育、交通、医疗、饮食和文化等7个方面经历的变化和不断增强的获得感,记录时代印记,讴歌奋斗年华。

华声在线9月29日讯(记者 邓桂明 通讯员 黄军山)一江湘水,倒映千年城邑。有屈贾之乡美誉的长沙,是湖南乃至全国的教育重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湖湘儿女。

70年岁月流变,长沙教育事业也像湘水一样奔腾不息。如今,全国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点城市、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等等相继落户长沙,教育改革“长沙经验”不断书写新篇章。

好学校就在身边

1949年8月5日,长沙市和平解放。这一年,朱明超在宁乡出生。那时候,长沙的教育事业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

1949年底,长沙市仅有各级各类学校236所,在籍大学生2685人,中学生1.13万人,小学生2.85万人,文盲占总人数的25%。

到1956年朱老在宁乡珊瑚完小开始读小学时,教育面貌仍没什么改观:教室是四面透风的,课桌是旧木板搭的;学校离家3公里,走路要1个小时。

如今,这些“苦”记忆已成往事。长沙教育不仅实现数量的巨大变化,更完成了质的飞跃;不仅满足长沙市民子女的需求,也接受了一大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孩子。

今年9月开学季,12岁的曹亚飞特别开心,因为他又可以和爸爸妈妈朝夕相处了。

3年前,曹亚飞父母从怀化沅陵老家来长沙做生意,他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看管。孩子成绩的下滑、生意的逐渐稳定,让曹亚飞父母下决心让他转学长沙。最终,曹亚飞如愿入读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学校是长沙市一中办的,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肯定好些,离我们的店面也近,很方便,孩子也答应要好好读书了。”曹亚飞父亲说。

湘一芙蓉第二中学原名马王堆中学,创办于1972年,是直属于芙蓉区教育局的一所初级中学。2007年开始成为长沙市一中的对口支援单位。2013年8月,交由长沙市一中深度托管至今。

长沙四大名校闻名全国,全市像湘一芙蓉第二中学这样,由它们创办、托管,或与它们合作的学校全省多达上百所。此外,小学、幼儿园阶段也涌现了一批教育集团。好学校就在身边,已是摸得着看得见的现实。

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卢鸿鸣说,“不需择校”是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的真切期盼,长沙将为逐步实现“不需择校”继续努力。

长沙市第二十中与长郡教育集团旗下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合作办学后,改名麓山滨江实验学校

让学生好上学

教室里人满为患、灯光灰暗,书包沉重,作业总是做不完……读书苦,读书累,多少年来似乎难以改变。在长沙,通过美丽校园建设、消除大班额、照明改造、减负、信息教育等多种措施,更多的学生爱上了学校。

长沙市民王慧的儿子今年3岁,前不久刚入读岳麓区北京御园幼儿园栀子花班,刚开始哭闹着不上学,“现在没事了,幼儿园环境好、玩具多,老师耐心、有方法。”

据了解,岳麓区北京御园幼儿园是小区配套幼儿园,2016年移交给岳麓区后,政府投入600万元进行设计、装修和设备采购,2017年11月,这所漂亮的公办园面向周边市民孩子招生。

数据显示,长沙市现有公办幼儿园473所、普惠性民办园103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22%,已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制定的目标,让24万余名孩子享受“质优价惠”的学前教育。

存在多年的“超大班额”也成为历史。2018年秋季开学,长沙已全面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小学1-3年级全部控制在50人以下,初中全部控制在55人以内。今年秋季开学,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原则上按小学45人、初中50人的班额实行招生。

每个孩子活动的物理空间更大了,受到老师目光的关注更多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

新建学校一个比一个漂亮。今年秋季迎来首批学生的中职学校——浏阳市中协高新科技学校环境优雅,校内建有寻梦广场、追梦广场、筑梦广场、圆梦广场等四个广场;全校26个智慧教室宽敞亮堂,智慧黑板科技感十足,纯实木桌椅环保舒适;学生公寓条件一流,每间寝室仅住4人,都配有高档实木床、空调、洗衣机、直饮水机、双卫生间,并保持全天候生活热水供应。

2018年寒假前夕,长沙市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中心全面上线,全市数百名各学科专家和骨干教师开发的本土优质课程资源,全部免费对学生开放,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享优质教育。

浏阳市中协高新科技学校智慧教室

“‘三点半课堂’特别好”

这个学期,长沙市开福区马栏山小学四年级学生史钰棋的妈妈李琼感觉轻松许多。“学校‘三点半课堂’特别好,为我解了大难题!”9月18日,她在记者面前连连为之点赞。

去年10月,李琼生了二胎,慢慢感觉招架不住:大男孩调皮,小男孩也好动。爱人长期在外地工作,老人只能帮着做家务,“真是焦头烂额。”

长期以来,“三点半问题”一直是家长们的心病。去年,开福区在马栏山小学、国庆二小和潮宗街小学试点“三点半课堂”,免费招收城区低保家庭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困难家庭子女300人,开设文学、美术、音乐等兴趣课程。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后,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仅马栏山小学就有450多名学生参加,约占全校学生的50%。

马栏山小学课后托管服务正在进行中

放眼全市,“三点半课堂”已在城区大部分学校施行。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在校学生811人,本学期参加课后服务的达90%,全校49名教师全部自愿参加服务。

课后托管服务其实不是新鲜事物。回望历史,多少年来,长沙一直有些学校在做着。2015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出台文件禁止收取课后托管等服务收费后,有的学校因为经费没有着落停止了。

一时间,“三点半问题”成为人民群众的“痛点”问题。面对百姓的现实难处,长沙市教育局立即做出了反应——一方面向上级争取政策,一方面要求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学校先把服务做起来。

此后,长沙市教育局多方协调,争取到“非全日制寄宿生”政策。这个过渡政策,一管三年,既保证学生课后有安全的去处,也能够解决因课后服务带来的额外工作量及经费问题,很好地解决了课后三点半问题。

相关专题:“星程”70年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