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川:用油彩诉说中国事

2019-08-16 08:54:0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樊家信] [编辑:夏博]
字体:【

陈小川油画《粑粑妹》

樊家信

陈小川说,他唯有画画时才舒服。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最钟爱的事即画画。只有手握油画笔立在画板前,自己才充实,才会心无旁骛,通身舒畅。这种“舒服”,是对绘画事业的一种迷恋,一种难得的忠诚;二是主张画家要心胸宽阔,要随意。究其实,这种“随意”,是一种艺术创作状态,是对艺术家一种很高很严肃的要求。

陈小川喜欢讲一句话:“画家要接地气。我想用西画的语言讲中国的事”。这其实就是许多画家提出过的“借西济东”的主张。这讲讲容易,怎么做就不易了。首先,你要理解我们这个“东”的文化底蕴,对儒道释玄禅等主张有所了解,对我们的民族个性、民族风情有自己的认识。而且要深入到你想要表现的民族中去,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所谓“采风”,而是沉到基层,生活在欲表现的对象中,去体悟他们的喜怒哀乐、个性特色等那些有关心灵的东西。也许是性格使然,小川这一点做得较早做得较好。早在1989年,20来岁的小川就深入到新疆乌拉乌苏一个小村庄,在那里生活了一年。他在那里写生创作,也跟村民一起摘棉花、赶拉拉车、挖土豆……近些年,他常自驾去西藏,去西北高原体验那方土地上人们最原生态的生活:转山长拜的虔诚、天葬的神秘及对生命魂灵的哲思……这些体悟无形中让一个画家心智慢慢成熟起来。小川变得旷达沉静了,创作了《风儿带我去远方》《转山》《背负》《女人与灶台》等新疆、内蒙古题材的人物画佳作。

他不知多少次泡在湘西南的瑶山里。大山女人的衣着,从上到下绣着花,于是这支瑶民有了个美好的名字——花瑶。历史上,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岁月的风不但吹不灭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热情,反而使这种热情执拗倔强地燃烧起来。如果说这种热情之光照亮了花瑶女人从头到脚的花饰,那么,花瑶的裙,就是被这种热情的光焰照亮的最明丽最灿烂的一块。用西画语言来表现湘西南花瑶的生活,小川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尝试。他在瑶山做了大量的写生,创作了《穿》《粑粑妹》《哥仨》《花瑶老太太》等作品。邵阳籍的画家、广州美院教授王文明,对陈小川这批创作做了这样的评价:“我认为小川选择湘西南民俗生活为题材创作自己的油画,正好适应自己的才情和意趣。这是他经历了在绘画语言上磨砺与彷徨之后,创作出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油画佳作”。这话说得有见地。

小川是美术教育家陈西川之子,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浓浓的绘画环境中,后又在广州美院受到了系统的美术教育。他的写实基本功扎实,且多有生活实感、创作灵气。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展览,获奖或被私人收藏,现为湖南省美协会员、邵阳市美协副主席、邵阳市油画艺委会主任。邵阳市是有点名气的美术之乡,有人说小川是邵阳油画界的“掌门人”,他常惶恐地说:“别这么讲,我心甘情愿做点服务工作。大家都是我的好朋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