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未与年俱老——湖南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特刊

风云一纸书湘楚 笔力千钧写忠诚

2019-08-15 08:13:0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唐婷 史学慧 孙敏坚] [编辑:夏博]
字体:【

笔力千钧写忠诚

2016年11月2日,数百只白琵鹭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翔集。经过治理,洞庭湖水质大为提升,成为候鸟天堂。 (资料图片)杨一九 摄

《湖南日报》走进科学家专栏版面截图。

◎敢于担当亮声,引领舆论风向

70年风雷激荡,70年砥砺前行。《湖南日报》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引领舆论风向、推动时代进步的担当从未改变。

70年来,《湖南日报》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善于观全局察大势、敢于发新声作先导,廓清思想迷雾、传递向上能量,充分发挥了党报引导舆论的“风向标”“定音鼓”作用。

敲响舆论“定音鼓”

“几十年后读来还是那般酣畅淋漓!”80岁的老报人杨新正,在翻开《新湖南报》1950年夏发表的系列抗美援朝评论时,如此感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其时,湖南和平解放还不满一年,不少人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认识模糊,多有忧虑。《新湖南报》打破地方报纸不发表国际时事评论的惯例,采用社论、时评、答问、杂文等方式,有的放矢进行宣传、解疑释惑。《恶狗必须用粗棍打》等文章流传至今。

以思想为笔,以激情作墨。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面对纷繁复杂、多元多变的社会思潮,《湖南日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热点难点,或猛击一掌,或纠偏去谬,明辨是非、凝聚共识,旗帜鲜明地发声亮嗓,理直气壮地引领舆论。

“翻身、分田、娶妻、生子‘四喜临门’后,就可以不干革命工作了吗?”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土改后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出现农民埋头生产不问政治及乡村干部“松气退坡”现象。1957年7月,《新湖南报》以虚拟人物“李四喜”为由,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李四喜思想讨论”,在湖南乃至全国农村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长达半年的讨论中,编辑部每天收到几十封甚至上百封来信。不少县、区级领导给报纸写稿,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参加讨论,进行自我批评,基本弄清了“李四喜思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克服这种思想的途径和方法。报社还专门派干部帮助“李四喜”的人物原型——长沙县十五区乡村干部朱中立转变思想,报道他改正错误成为先进典型的过程。

发展市场经济就要丢掉老招牌吗?1985年4月10日,《湖南日报》在短文《且说德茂隆改招牌》中,提出了这样的时代之问。

事情缘起自1985年1月,长沙百年老字号德茂隆酱园拆掉酱食作坊,改营家用电器和百货南食。在主管部门的授意下,长沙街头的理发店、肉铺等纷纷转行,市民对此议论纷纷。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观点不一。是反对老牌名店“任性”改行,还是坚持“改革需要多元经营”?《湖南日报》接连刊发6期群众讨论,把大家意见都摆出来“晒一晒”。同时,以同街“老店”——吴大茂小百货专店和协昌裕酱园坚守主业赢得市场的故事作为“参照物”,摆事实、讲道理。

经过7个多月的说理疏导,加上改革实践给人们的启示,各级主管部门最后都赞同报社的观点,纠正盲目改行。一批国营肉食、蔬菜企业又开门卖肉卖菜,平抑市价,群众称便。

70年风起云涌,《湖南日报》把脉时代脉搏,或为新生事物撑腰鼓劲,或为改革开放呐喊助威,或对错误落后思想鞭挞批判,其声琅琅、其言凿凿——

从《立碑风波》中百年承包合同“立碑为据”该不该认账到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在哪,从连续14天推介康菊英农业生产合作社到让农妇蔡月娥两登报纸头条为其正名……一场场思想深处的交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典型,一次次首开先河的探索,湖南向前发展尤其是改革巨变的动力中,《湖南日报》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省委出题、党报发声。”2018年以来,《湖南日报》一组组晨风评论文章引爆朋友圈,在省内外舆论场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晨风’现象”。

“促进长沙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晨风”文章发表后仅几天,长沙即推出“6·25房产新政”,旗帜鲜明地举起反炒房大旗, 中宣部《新闻阅评》称“湖南日报系列评论拨正长沙楼市走向”;“守好网络舆论阵地”的“晨风”评论发出后,某网络大V应声而倒,网友拍手称快;反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切实际现象、进一步做大做强广电和出版湘军、在新起点上彰显长沙省会担当、集中精力抓好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晨风评论直面热点难点,旗帜鲜明发声,议题之重大、指向之鲜明、文风之清新、影响之广泛,探索树立了舆论引导的新范式。

标注时代前行的精神坐标

走过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走过风雷激荡的改革年代,迈入昂扬奋进的新时代,《湖南日报》始终注重深入挖掘时代典型、先进人物,不断推出有影响力、生命力的标杆楷模,标注时代前行的精神坐标;始终注重深入挖掘“小人物”的“大能量”,在平凡中见不平凡,引领全社会崇德向善。

8月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宣部决定追授余元君“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余元君生前为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将一生奉献给了水利事业,为洞庭湖治水殚精竭虑,最终将46岁的宝贵生命永远融入了浩渺洞庭。余元君的事迹经《湖南日报》最早披露并持续追踪报道后,引发强烈反响,央媒纷至沓来。人们深深为之感动,在这位“洞庭赤子”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最宝贵的初心”。

以典型引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0年里,一大批重大典型率先从湖南日报“走出”,感动湖南、感动中国,影响深远。

《一支灿烂的向阳花》里英雄戴碧蓉舍己救人的勇敢坚强;《情切切意绵绵》中“为民书记”郑培民对待亲人的款款深情;《生死瞬间情动天地》中导游文花枝生死关头的敬业忘我;《扶贫司令》中司令员彭楚政扎根湘西扶贫帮困的鱼水深情;《六塔山下壮歌行》里名誉村长王新法千里扶贫的初心本色……

他们的名字,印刻在报纸上,成为一代代人铭记于心的记忆;他们的故事,走进了读者心里,激励一代代人锲而不舍的奋斗。

“没想到科学家们不只会在实验室做研究,他们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我们90后就该追科研界的‘明星’,他们发明的新材料、新技术,可比一首歌曲一部电影红得多!”2017年3月以来,《湖南日报》推出的《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刷爆了年青一代的朋友圈。

印遇龙、金展鹏、黄伯云、文石林、欧阳晓平……这些遥远而熟悉的名字,不再是象牙塔里的“老学究”,也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古董”。这些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感人故事,通过《湖南日报》及其新媒体平台传播到千家万户,以其强大的感召力与时代张力,成为有志青年的精神坐标。

在注重典型报道的同时,《湖南日报》将报道笔触向基层延伸,讲述平凡人的感人故事,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2001年,《湖南日报》推出《老百姓的故事》专栏,专门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或敬业奉献,或舍身为公,或乐于助人,或见义勇为,或艰苦创业,或开拓进取。中宣部《新闻阅评》评价:“语言之简洁朴实,事迹之感人至深,可谓篇篇精粹。”

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下岗职工这一特殊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面对这一敏感话题, 1997年7月11日,以“下岗不丧志, 奋斗天地宽”为主题的“重走上岗路”专栏在《湖南日报》正式亮相。100多位重新上岗职工走上《湖南日报》,分享下岗时的彷徨、重上岗的艰辛、成功后的喜悦, 鼓舞全省几十万下岗职工“不靠市长靠市场、不靠运气靠志气”,以新的精神风貌走上自强之路。

7次见义勇为受伤“的哥”佘纪分;义务清扫街道33年的罗玉莲;39年如一日照顾失明丈夫的尹志明……从2016年至今,《湖南日报》又推出“湖南好人”专栏,聚焦无数凡人善举,点亮心灵明灯。

◎牢记初心使命,永远与人民同行

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放歌。

70年来,《湖南日报》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坚守人民立场,倾听人民声音,为人民代言。

俯下身、沉下心,湖南日报人把笔触伸进泥土,把版面留给群众,将新闻写在大地上、写进人民心坎里。

“脚底板下出新闻”

两万多个日出日落,每天都有一群湖南日报人奔走在三湘大地,听风声雨声民声,记家事国事天下事。70年的漫漫时光,《湖南日报》魅力不减,历久弥新。

1982年4月下旬,《湖南日报》编辑部收到一篇来稿,说湖南火柴产量大幅增产,质量普遍提高,在全国火柴质量评比中,夺得总分第一。另一方面,编辑部又接到群众反映,说跑遍长沙所有市场,买不到一盒火柴。问题何在?记者经过连续半个多月的艰苦细致调查,先后走访27个单位、112人次,终于发现,市场上火柴脱销,仓库里火柴“睡觉”。一篇《长沙火柴脱销原因何在》见于报端,群众买不到火柴的现象不久得到了解决。

1985年4月到7月,《湖南日报》连续发表《湘西纪行》41篇稿件,引起全省对湘西大开发的重视,全社会献计献策,省委领导赞扬记者起到了“火线采访的作用”。3个多月里,记者徒步走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0个县市,常常因吃不上饭饿肚子,渴了就喝山泉水。多年以后,当时参与采访的记者陈惠芳依然感慨不已:“作为一个新闻记者、一个党报工作者,无论何时,深入细致、吃苦耐劳的作风不能丢,求真务实的精神不能丢。”

“脚底板下出新闻。”70年来,一代代湖南日报人深入基层一线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写下大量“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力作。

“湖南日报的报道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和尊重。”2006年3月起,《湖南日报》连续在头版推出系列报道《走近农民工》,采取跟班体验的形式,将镜头对准水果商、建筑工、掏粪工、煤气工、挖煤工等农民工,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诉说他们的拼搏、甘苦,为他们呼唤尊重、解除心忧,理直气壮为这一群体撑腰。报道推出后不久,中央关于农民工的首个红头文件正式下发。

“访最偏的村,翻最深的山,写最真的扶贫,值!”书写三湘父老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成为几代湖南日报人的接续努力。早在1997年,湖南日报就组织“新闻扶贫小分队”,深入全省40多个贫困村采访,发出《来自贫困村的报道》。进入新世纪,精准扶贫报道更成为《湖南日报》的报道重心之一,先后推出《脱贫攻坚奔小康》《蹲点长安营》《走三湘 看扶贫》《记者在扶贫一线》等大量专栏专题报道。记者们走进“看到屋、走到哭”的茫茫大山,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讲述扶贫路上的精彩故事,呈现三湘四水脱贫攻坚生动画面,展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与贫困决战的精神风貌和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

每年的“新春走基层”,数十名记者放弃与家人团聚,奔走在城市与乡村,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每一篇报道都冒着泥土热气,代表着群众心声。记者用了心、动了情,情到深处,深入了读者心中,也融入了百姓心坎。

党报的根,植入群众心田

上连“天线”,下接“地气 ”,是党报的职责和担当。《湖南日报》从创刊起,就设置了专门机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架起党群连心桥。

1950年2月6日,《新湖南报》编辑部发表《如何给本报写批评、建议、表扬、检举》,立即得到读者响应。从1951年3月起,“读者来信”便经常见于报端,几十年经久不衰,有舆论监督、有各类服务、有释疑解难,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

一封求援信,引起各方关注。1989年初,常德3位“谷大王”鲁由海、钟儒华、吴永安,托记者捎话给省政府,请求“给俺一台平价手扶拖拉机指标”。当时还是物资相当匮乏时期,这一请求也反映出一种趋势,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工业支援农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一报道在“读者来信”刊发后,立即得到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省农机总公司的响应。不久,衡阳拖拉机厂职工风雪兼程,为“谷大王”送车上门。

仅仅因为要干部出示集资文件,就遭到镇干部围追堵截,无情殴打。1996年9月,《湖南日报》发表《农民要看文件何罪之有》一文,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为一方百姓讨回了公道。1999年1月刊发的《“公安败类”玩出人命大案》,还原事实真相,弘扬了正气,使一起万人瞩目的案件得到了公正处理,至今为人称道。2017年11月独家首发《文烈宏涉黑犯罪团伙覆灭记》,一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为祸多年的黑恶毒瘤被清除,成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在湖南日报接待室的柜子里,一层层整齐码放着代表群众心意的大红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故事。

几十年来 ,安化县的匡达人一直对一张普通的明信片视若家珍,保存至今。这张明信片,是上世纪80年代初《湖南日报》对他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的信访答复件,虽然明信片上只有片言只语,对他来说却是字字千钧:“如果没有湖南日报的鼓励,也许我会自暴自弃消沉下去,湖南日报的帮助,使我的人生有了180度的转机,让我永生难忘。”

在反映情况靠嘴巴和笔杆子的年代,据统计,仅1979年至1988年,《湖南日报》就收到读者来信75.3万封,接待来访8100多人次。

跨入21世纪,党报主动向互联网进军,开启融媒体问政新尝试。湖南日报旗下华声在线开通《投诉直通车》栏目,新湖南客户端开通“湘问”频道,接受网民的投诉与建议,与全省1100多家党政职能部门建立投诉回复处理机制。一报一网一端,三管齐下,相互联动,全面打通民情通道。

《要回工程欠款竟要近百年》《摆设文件伤了谁》《公开招标,招来的竟是“问题”课桌椅》,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断了食指伤了心》《讨薪,回家》,反映的是城市农民工的无奈与辛酸;《低价药品为何频频断货》《水渠失修引来干旱之忧》,诉说的是基层百姓的企盼……

只有替老百姓说话,说老百姓的话,新闻才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党报的根,才能深深植入大地,植入群众的心田。

新时代点燃新希望,孕育新机遇,赋予新担当。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湖南日报》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主旋律、奏响最强音,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湖南日报人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践行“四力”,讴歌时代,谱写党报事业发展新篇章!


相关专题:初心未与年俱老——湖南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特刊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