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名留守儿童的小梦想

2019-07-21 13:29:1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江边 牛石头 田懿 田焕 符黄颖] [编辑:刘茜]
字体:【

120名留守儿童的小梦想——

归与书院“乡村书院公益课堂”正式开班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通讯员 江边 牛石头 田懿 田焕 符黄颖

7月18日,位于海拔一千多米的隆回小沙江村的归与书院“乡村书院公益课堂”正式开班。此次开班短短三天内报名登记的当地学生却达到120名之多,目前人数还在增长。至此谈起归与时,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所书院,真的不简单。

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与书院的公益课堂计划一经发布就调动了众多高校支教团队。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炎阳支教团赴归与书院的志愿者小分队作为第一梯队已在7月17日就入驻书院,协助黄勇军和米莉教授组织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的报名环节快结束时,一位父亲牵着他的孩子出现在讲台前,肩上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还能给我的孩子报个名吗?”他和他的孩子一齐望着志愿者。这时,这个已经不算小的教室已经挤着坐满了孩子。支教队的相彤同学朝孩子们挥挥手,说:“来,大家挤一挤吧,再挤一挤。”

志愿者们初步按照学生年龄分别开设了以幼儿园小朋友为主的小班、以低年级为主的中班和以高年级为主的大班。书院各楼的教室全部被充分利用,书院一楼的教室、二楼的会议室、三楼的图书室和四楼的沙龙室,全部坐得满满当当。哪怕是黄勇军、米莉两位老师也未曾想到公益课堂会在当地引起那么大的反响,黄勇军不由感叹,“真的没想到,本来计划塑造成一个小小的‘乡村私塾’,一不小心居然演变成了‘乡村全科学校’,乡村的家长与孩子们对于教育资源的渴望,可见一斑!”

7月19日,第一梯队的援军——中南大学志愿者团队的部分队员已赶到归与书院,与湖南师大志愿者团队进行工作交流,并于当天共同展开教学工作。当天下午,湖南女子学院的两名志愿者抵达归与书院,并为瑶汉孩子和家长开设关于两性性别基本教育的相关课程。随后,还会有湖南大学、长江商学院的志愿者们先后赴于归与书院,对书院的乡村公益课堂提供支援!

在正式授课开始之前,黄勇军一再嘱托志愿者“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志愿者们的一切课堂教学,趣味活动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开展。

志愿者们开设的课程内容重在开展趣味课堂活动以充实乡村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做一些学校之外力所能及的事。针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学生,分别开设了趣味英语、特色地理、电影赏析等特色课程,着力于补充课堂之外的课外知识,希望通过讲述小山村外的大千世界,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点亮山村孩子们努力学习,走出去看看的梦想。

带月荷锄归,但使愿无违

2018年黄勇军与其夫人中南大学教授米莉联合筹建了坐落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海拔1300米左右的雪峰山“花瑶”群众聚居区的归与书院。“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以“归与”为名,传“归与”精神,被问及创办归与书院的初心,黄勇军教授总会提及“归諸乡土,与彼赤诚”八个字。

书院所处的江边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利,教育资源匮乏,村民生活较为拮据。这些年,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占了村子人口的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首先面临的就是教育问题。留守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与师资教学设备配备的相对缺乏等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学习能力,人格培养等方面的相对落后。

为降低政府教育成本,集中教育资源,自2001年以来,我国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方式是“撤点并校”。该措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给农村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农村的学校变少了,孩子们读书的地方也就少了。撤点并校实施后,合并后的学校无法准确计量到其服务半径,本来就交通不便却渴望知识的江边村的孩子们面临着更多阻碍。

所以归与书院公益课堂一经开展便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乡村留守儿童、关注农村教育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大量捐赠将源源不断地到达书院。

米莉教授远在陕北老家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同学将于今年暑假期间专程来到书院,给孩子们教授音乐课,并为孩子们捐赠自家闲置的电子琴。中国少儿基金会发起的“女童保护课堂”(学生版)和(家长版)的志愿者们,将为瑶汉孩子和家长们开设关于两性性别的基本教育。米莉所在的中学母校——榆林中学校友会的成员们也将前来归与书院参加亲子游学课堂,同时为孩子们开设几堂有趣生动的公开课程……两位远在贵州和广西过暑假的中南大学学生,也将提前结束暑假,驰援书院,积土成山,集腋成裘!在书院的平台作用下,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爱心人士协力为乡村教育点亮了点点火光!

守拙归园田

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外,书院还开设了小心愿收集等特色活动。课程结束后,志愿者收集统计他们的心愿,并号召广大社会人士帮助这些孩子们完成他们的梦想。“我想见到到我爸爸。”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写了这么让人动容的小小愿望,“我不想要妈妈那么累了,我希望我能快点长大这样就能帮助妈妈做事了。”三年级的奉秀花写下了自己的心愿。

黄勇军和米莉老师始终以书院为载体致力于乡村振兴工作。此次乡村公益课堂的反响,令两位老师俩感到惊喜。但也促使二人更加注重与反思乡村书院的教育立场。米莉教授表示,“对于已经习惯了以有组织和成建制的方式来支援地方小学和参与公益课堂的志愿者们来说,他们需要重新换一个角度,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来理解更为真实的乡村状况。如果想要按照单一的城市标准来实施教育扶贫的做法,事实上很难避免想象完美、现实粗暴的悖论,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实用价值。反之,只有建立在对当地文化传统、生活现状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推动地方教育的发展!”

归与书院从之前“乡村书院与乡村振兴首届国际论坛”到现阶段“乡村书院公益课堂”的“身份”转换,也是其在振兴乡村道路上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接地气、本土化的转变。然而,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实在是被全社会严重低估了!在乡村建设和振兴的道路上,不仅是归与书院,我们所有人未来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