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一担皮箩

2019-07-02 06:26:1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国斌 刘文韬 李夏涛] [编辑:欧小雷]
字体:【

6月30日,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镇流源村,“一担皮箩”的当事人——96岁的杨昌彬老人(右一)向媒体记者讲述当年的故事。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童迪 摄

6月29日,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通道转兵纪念馆内,展柜里的“一担皮箩”实物。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童迪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国斌 刘文韬 见习记者 李夏涛

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内,有一担皮箩,静静地摆在展柜里。

站在展柜前,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用竹篾编织的皮箩,经过80多年岁月的打磨、侵蚀,外表变成了黑色。两只皮箩盖的角,都已经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这担皮箩出自一位红军战士之手,它见证了一位老人85年的执着守望。6月30日上午,在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镇流源村,96岁的杨昌彬老人,向记者完整回忆了一担皮箩背后的故事。

1934年12月的一天,寒风刮个不停,还夹杂着毛毛细雨。通道流源村11岁的杨昌彬,和父亲在家烧火取暖。突然,一个衣衫破烂的年轻人推开门,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端着竹碗,有气无力地说:“老乡,能不能讨一碗饭吃?”

“我当时回答,你不要讨,家里还有饭,你进来,我去盛给你。”杨昌彬说。

这位年轻人名叫邱显达,22岁,江西瑞金人。他被子弹穿过的右小腿已经血肉模糊。杨昌彬一家人从他帽子上的五角星,辨认出了他的红军身份。

就在那之前几天,红军大队伍经过了流源村。他们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常常为群众挑水、劈柴。杨昌彬和父亲知道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是老百姓的队伍,于是悄悄地收留了重伤掉队的邱显达。

杨昌彬的父母每天上山采药,给邱显达治伤。杨昌彬则为其清洗伤口、敷药。“他的小腿肿得很大,伤口都化脓了。”杨昌彬说,给红军阿哥敷药的时候,还告诉阿哥不要乱动,等好一点再在家里慢慢走动。

在养伤的日子里,邱显达给杨昌彬讲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讲共产党带领穷人闹革命的故事。

两个多月后,邱显达溃烂的伤口慢慢地愈合了。一天,他问:“你们这有竹子吗?”杨昌彬说:“有。”

“阿哥说,救命之恩没有什么可报答,他原来是一个篾匠,就打一担皮箩做个纪念吧,想他的时候看到皮箩就像看到他,放衣服、装东西也方便。”杨昌彬回忆。

于是,杨昌彬带邱显达从后山砍来两根竹子,邱显达夜以继日地编,几天后,一担皮箩就编好了。

“阿哥,你别走,留下来吧。”虽然杨昌彬一家人热情挽留,但邱显达说,他是一名红军战士,现在伤好了,要去追赶部队。

没想到,邱显达这一走就再也没了消息。时光飞逝,如今,杨昌彬已从当年11岁的农家少年,变成了一位四世同堂的老人。

多少年来,杨昌彬一直珍藏着这担皮箩。每当看到皮箩,往事就涌上心头。他常说:“留住皮箩,就留住了红军精神,留住了侗乡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和对共产党的拥护。”

曾经有文物贩子来到家里,要收购皮箩,杨昌彬坚决不卖。2010年2月,县文物部门的几位工作人员来到他家,告诉他通道转兵纪念馆想把皮箩作为展品展出,老人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你们拿去就是。”

他还找出一床被子递给他们:“这是邱显达盖过的,你们一起拿去。”

尽管已经过去85年,但是当年的那些画面,已经深深刻在杨昌彬的脑海里。

“他是一个好人呢,我经常想他。”在杨昌彬心中,红军说话和气,人也很善良,“他要不是好人,也不会给我们打皮箩了。”

2017年下半年的一天,杨昌彬突然想看看皮箩,就要儿子和通道转兵纪念馆联系,纪念馆专门派人把皮箩送到他家里,满足了老人的心愿。

思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浓烈。多年来,杨昌彬时常会站在村口眺望,盼望着再见到当年的那个红军阿哥。但是,红军战士邱显达在哪里?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告诉记者,纪念馆曾发动志愿者,通过瑞金的党史部门寻找,但是一直杳无音讯,也许邱显达已经牺牲在了长征路上。

在杨昌彬心里,始终对红军心存感激。“如果不是红军,我可能早就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了,因为红军,我才活到了今天。”

“老人对红军、对邱显达阿哥的情感,已经深入骨髓。”曾多次采访过杨昌彬老人的郑湘说。

■采访手记

一担皮箩 毕生思念

李国斌

“花儿年年开,年年登高台,望断天涯望断云,站成了望红台……”大型曲艺情景剧《望红台》中这样唱道。在有生之年再次见一见当年那个打皮箩的红军阿哥,是96岁老人杨昌彬毕生最大的心愿。

对老百姓的救命之恩,红军战士打一担皮箩以表感谢。也就是这担皮箩,让杨昌彬挂念了一辈子。他或许再也见不到红军阿哥,但一担皮箩将会被永远保留下去。皮箩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更是寄托了红军和老百姓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一担皮箩,表达的是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生死与共,表达的是共产党人的真心、真情。付出真心和真情,必能换来老百姓的认可和信赖。老百姓就是这样纯朴可爱,你对他们好,他们就和你心贴心。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