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籍援塞国家医疗队队员从中塞友好医院发来一封邮件……

2019-06-27 17:26:4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为薇] [编辑:曾晓晨]
字体:【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王为薇

核心提示:6月27日,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开幕了。几乎同一时间,远在13000公里外的中塞友好医院里,援塞拉利昂国家医疗队队员张小琼给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发来了一封沉甸甸的电子邮件。邮件里的故事、影像记录着她和团队成员一年来与中塞友好医院的医护同行共同进步的点滴,也见证了所有成员"医道爱国,奉献非洲"的担当。张小琼只是我国医疗援非56年来20批援塞国家医疗队的一份子,但她的故事却从一个侧面映衬出中非携手共进的壮丽画卷。

让塞方护士尽快独当一面是当务之急

今年41岁的张小琼,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病室护士长。2018年6月,一直循规蹈矩的张小琼终于在40岁这一年实现了23年前初入行时的职业理想——救死扶伤,爱无国界。

为何选择援非,她说得很动情,"我或许无法成为南丁格尔,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为最紧迫的地方、最需要的人们送上生命的接力棒,是我回报世界的最好的医德礼仪。"

2018年6月29日,在中塞友好医院上班的第4天,张小琼就接到了一台急诊破宫产手术。

(术中突然停电,中国援塞医疗队队员在手机、手电筒照明下继续手术)

让她有些意外的是,随产妇一同进入手术间的,仅一页手术同意书,而涉及麻醉风险相关项目、出凝血时间等资料全部缺失。

情况紧急,每一分钟都是在与生命赛跑。在确认患者基本信息无误后,一同援塞的同事侯医生为产妇实施硬膜外联合腰麻。张小琼则立即建立手术器械台。

这时,产妇已经出现血压下降、仰卧位综合症等情况,侯医生将手术床稍向右倾斜,以缓解产妇不适,同时叮嘱护士赶紧消毒铺单。

然而,塞方护士的配合有些跟不上节奏,张小琼只能自己快速清点器械、敷料、缝针,配合手术。待胎儿娩出时,张小琼还不断叮嘱塞方护士静脉滴注缩宫素、抗生素,同时将胎儿交给监产护士断脐。可由于当地医院没有新生儿科医生跟台监产,其断脐、新生儿呼吸道处理略显生疏。

情急之下,征求负责手术的许教授意见后,张小琼立即给胎儿处理脐带、消毒、包裹,随后再次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继续配合手术。

终于,手术顺利,母女平安,安返病房。

这场手术后,张小琼开始思考,如何提升中塞友好医院护理工作的协作力。"在国内实施手术,大家既分工又合作,各负其责,配合默契。但大部分塞方护士上岗‘零培训’,技能‘零基础’,我们必须尽快让塞方护士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在岗位上做到独当一面。"

"信任,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张小琼始终记得2018年6月29日那场手术时,塞方男护士托尼安慰她的一句话——"Don’t worry ,I trust you"(不用担心,我们相信你),"这让我感受到无穷的力量。"

在此后的工作中,张小琼带着塞方医护人员的信任,按照"湘雅模式"着手建立手术室核心管理、消毒与隔离、无菌操作、手术患者安全核查等制度,并不断规范和优化手术室布局,推行手术室手术预约登记制度及手术器械清洗、清点流程,落实洗手、巡回护士职责等规章制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中塞双方的齐心协力,终于,医护配合默契程度提升了,许多病人得到科学、规范的护理后,及时愈合。

张小琼说,作为一名援塞医疗队员,一方面要肩负服务民众、传输知识理念,完善其体系的任务,同时更需要培养本土人才、搭建梯队、发展学科。"‘授人以渔’才是援塞工作最大的意义所在。在大使馆、经商处、国家卫健委、湖南省卫计委、湘雅医院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4名塞方医护人员赴湘学习3个月,收获颇多,回国后能学以致用。"

(张小琼指导塞方护士正确清洗显微器械)

近日,第21批援塞医疗队已经抵达中塞友好医院,这批接管手术室的队友仍然来自湘雅医院。一直忙于交接工作的张小琼今日终于有了点空闲,她说:"我们的队友一定会继续传承湘雅的优良传统作风,对塞方护士定期培训与考核,全方位提升他们的专业操作水平,真正在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护理团队,更好地为塞拉利昂民众服务。"

"援非,就是克服一个一个苦难,收获一个一个果实"

塞拉利昂当地的供电情况极不正常,停电也是家常便饭,尤其到了雨季,停电更是频繁。有一回,一台手术过程中停电3次,张小琼和麻醉科医生侯长征借着电筒和手机灯光的照明,才保证了手术的持续进行。那场手术一直持续到凌晨7时,医生的手术衣全部湿透,"真的可以拧出水来了,可大家仍然笑着说‘比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条件好多了,坚持就是胜利’。"

这一切努力都有了阶段性的成果。这其中,有治愈病人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技术得以传承的欣慰。

一个9岁白内障患者的故事让张小琼记忆深刻。

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组织赴塞拉利昂开展"光明行"活动,为当地民众免费实施的30台白内障手术。

其中一位名叫Abubakorr Sawaner的男孩因外伤导致右眼白内障。手术当天,考虑孩子年龄尚小,担心其在局部麻醉下不能配合手术,张小琼特意与他谈了许久,没想男孩非常自信地说:"I trust Chinese doctor.I’m not afraid!"(我信任中国医生,我不害怕)

术中,张小琼一直陪在Abubakorr身边,紧紧握住男孩的手。

(中国援塞国家医疗队免费为非洲儿童实施白内障手术)

手术成功了,男孩术后视力即恢复到0.6。当孩子揭开眼罩那一刻,他露出洁白的牙齿冲着我们这些中国医生说:"I want to be a doctor when I grow up!"(我长大了想当一名医生)

塞拉利昂当地时间2019年4月7日15:40,值班护士Kemoh向张小琼求助:"邻居家9个月的孩子吃木薯粉糊糊时不小心呛堵了,情况危急,正在来中塞友好医院的途中。"

(援塞国家医疗队前往塞拉利昂偏远山区义诊)

放下电话,张小琼飞奔赶往急诊室,推开急诊抢救室门的一瞬间,张小琼欣慰地舒了口气。她看到Kemoh正在给患儿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为患儿排除异物。"他的大手托着患儿头颈部,压胸、拍背,动作虽略显生疏,却有模有样,非常认真。我迅速通知医疗队应急小组,开始共同抢救患儿,小宝贝在大家的努力下脱离危险。"

之所以感到欣慰,是因为Kemoh所使用的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正是3月28日中国援塞护理专家在中塞友好医院高级护理培训班上传授的。"Kemoh自己都感到惊喜,他说,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感谢中国老师。"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