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胡正耀:只为英烈昭青史

2019-05-23 07:13:3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蒋茜 何红福 谢万波] [编辑:夏博]字体:【  
前段时间,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在央视热播,该剧将刘少奇和何宝珍烈士的红色恋情刻画得极为感人、浪漫。电视剧播出后,何宝珍烈士的事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她是“女党员之杰出者”;她由毛泽东当红娘,与刘少奇结为革命伴侣;她年仅32岁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何宝珍短暂而灿烂的一生,在一位9旬老人35年不间断地挖掘追寻下,逐渐清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胡正耀:只为英烈昭青史

5月20日,胡正耀老人在查阅资料。 何红福 摄

何宝珍烈士铜像。 何红福 摄

何宝珍。 何宝珍故里管理所供图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蒋茜

通讯员 何红福 谢万波

前段时间,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在央视热播,该剧将刘少奇和何宝珍烈士的红色恋情刻画得极为感人、浪漫。电视剧播出后,何宝珍烈士的事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电视剧的热播,也让《女杰何宝珍》的作者胡正耀老人家里“热闹”起来,常有全国各地赶来的党史专家、媒体记者和红色文化爱好者敲门,要听他讲述何宝珍烈士的故事。

今年93岁的胡正耀从1984年起,便着手收集何宝珍烈士的相关资料,35年来从未间断。为此,他不仅踏遍了道州城,还奔赴广州、武汉和衡阳等地追寻何宝珍的足迹,寻找何宝珍的朋友和后人,调查考证当年的情况,整理近40万字的资料,出版红色读本《女杰何宝珍》。

5月20日,记者赶赴道县,在寇公街73号道县中医医院一栋宿舍里,见到了胡正耀老人。如果不是同行人员介绍,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精神矍铄、略显清瘦的老人已年过九旬。胡正耀的家装修很简单,大部分都是老家具。在他的书房里,基本都是与刘少奇和何宝珍有关的书籍。

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人拿出几本他写的书和笔记放到面前,“年纪大了,怕自己记不住细节,这些材料作备用,这么严肃的事情不能出错了。”

老人声音洪亮,谈话思路清晰,怕记者听不懂他的话,还特意拿出白板,遇到重要的地方,通过手写向记者说明情况,一撇一捺都相当工整。

在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中,胡正耀向记者聊起了他研究何宝珍烈士的经历——

“这个女孩子肯定不一般”

1984年,时年58岁的胡正耀被借调到道县县志办编撰县志,负责编写何宝珍传。彼时,国内关于何宝珍烈士的资料非常稀缺,特别是其16岁以前的情况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仅有的几份资料里,有一份刘少奇为何宝珍写的小传(部分摘抄): 何葆(宝)珍,女,湖南道县人。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入党。1923年到安源路矿工会所办之工人子弟学校教书,是年与我(刘少奇)结婚。生二子一女,于1933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入狱,被判徒(刑)15年,由南京第一监狱执行。因她与狱外党的组织发生关系,被发现,第二次判决在南京枪毙。

“敢于反抗,勇敢坚强,这个女孩子肯定不一般!”胡正耀告诉记者,这份资料让他眼前一亮,怎么才能让烈士的英雄事迹不被埋没?一种使命感涌上胡正耀的心头,虽然已临近退休,但他下定决心沉下心来寻找真相,还原历史。

8岁以绝食反对缠足裹脚

“何宝珍短暂的32年人生,前16年都是在道县度过的。”胡正耀经多方打听,辗转联系到何宝珍的两名小学同学蒋玉兰和周锦云。当时,两位老人已年过八旬,记忆有些模糊,回忆断断续续。胡正耀带着笔记本和录音机,先后十多次拜访这两位老人,取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考证两位老人的说法是否准确,他根据整理的口述笔记,走访了何宝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还特地考证了何宝珍爷爷奶奶、父母和小学校长的墓志铭。

何宝珍的父母葬在道县贵头村后龙山上。一次,胡正耀去山上看碑文,当时正值盛夏,山上草深林密,长满茅草荆棘。为了开辟一条道路,胡正耀双手被割得鲜血淋漓,袖口也被血水浸透。他顾不上身体的疼痛和蚊虫的叮咬,蹲在地上认真记录碑文内容。

“通过两位老人讲述和多方面考证,我发现何宝珍是一位从小学习认真并且敢于与封建陋习相抗争的人。” 胡正耀告诉记者,1902年4月,何宝珍出生在道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那年,父母开始筹备为何宝珍裹脚。初谙世事的何宝珍对这些封建陋习深恶痛绝,于是她与父母据理力争,拒绝缠足裹脚。她对母亲说:“我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大了要靠着双脚劳动的,把脚裹得小小的,走路摇摇摆摆,今后做不得事,就会被活活饿死,我不裹!”于是,她下决心以绝食反对裹脚。3天过去,何宝珍瘦得眼窝陷下去了,脸色也开始发黄,母亲只好帮她解开裹脚布。

“何宝珍12岁时,进入道县女子小学读书,她起早贪黑、勤奋学习,加之天资聪颖,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1918年秋,何宝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前往衡阳上学。”胡正耀介绍,离开道县后,何宝珍开始踏上革命道路。

毛泽东做媒,刘少奇与何宝珍结为夫妻

“何宝珍从16岁离开道县后,就很少再回家。”胡正耀翻开一套泛黄的《湘南学联资料汇编》说,这套书是他上个世纪90年代去衡阳市委党史办查资料时,对方赠送的珍贵资料。为揭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他曾追随何宝珍的足迹,前往武汉、长沙、广州、上海等地,不停地走访和考证。几十年来,这些与何宝珍相关的书籍、资料,不知被他翻了多少遍,有些段落他都能倒背如流。

“何宝珍来衡阳上学的初衷,是想当一名教师,让更多的贫苦女孩能接受教育。”胡正耀说,入学后,何宝珍通过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触到了民主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1919年5月,“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并迅速波及全国。何宝珍积极响应,她和同学一起上街游行示威,联合各界人士罢工、罢市,还组织演讲团和宣传队深入农村、城郊、厂矿等地开展宣传活动。1922年9月,何宝珍因勇敢揭露学校当局的腐败专制和积极组织学生声援工人罢工斗争,被校方开除学籍。

“何宝珍被开除的时候,距离毕业只有一个多学期,这是她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点。”胡正耀说,何宝珍离校后,在共产党人张秋人的介绍下,以亲友的名义住进长沙清水塘毛泽东、杨开慧家里,随后进入湖南自修大学补习班学习。毛泽东对何宝珍十分欣赏,还替她改了名字,将“宝珍”改为“葆贞”(为了保持叙述的统一性,后文仍用何宝珍),“葆”是保持繁盛的意思,“贞”是革命贞洁。

“说起来,是毛主席亲自做媒,成就了这段姻缘。”胡正耀说,1922年10月的一天,刘少奇从安源来到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工作,与何宝珍不期而遇。当时,何宝珍刚满20岁,端庄秀丽,朝气蓬勃,24岁的刘少奇心中顿生好感。

1923年初,何宝珍从自修大学毕业后,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前往安源工作,担任安源路矿子弟学校的教师。何宝珍在安源工作后,时常能见到刘少奇,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让两个年轻人的心越贴越紧。同年4月,刘少奇和何宝珍在安源结婚。他们的婚礼简朴又热闹,一改种种旧俗,不办酒席,不收彩礼,不拜天地,只买点糖果,泡点茶水,开了个简单的茶话会。

“后来,毛泽东在上海与刘少奇、何宝珍夫妇见面时,他乐呵呵地说,‘少奇、宝珍,你们可要补我一杯喜酒哟!’”胡正耀介绍,婚后,两人立即投入到紧张的革命工作中。刘少奇忙于接待工人、到工地调查和批阅文件。何宝珍白天为孩子们上课,夜里在工人夜校教工人识字、唱歌。

1925年春,何宝珍惜别工作两年多的安源,随刘少奇奔赴广州。此后,何宝珍便跟随刘少奇辗转上海、武汉、东北等地从事革命工作,悉心照顾刘少奇生活,并在工作上成为刘少奇的得力助手。他们在共同生活的11年里,养育了刘允斌、刘爱琴、刘允若3个子女。

年仅32岁,用鲜血染红了雨花台

“今年是何宝珍烈士就义85周年。前几年,身体状况好一些,我常常会去附近的几所小学,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每次讲到何宝珍牺牲这个片段的时候,我都很难过。”胡正耀有些哽咽地说。

1932年冬,刘少奇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后,何宝珍按照组织安排,带着小儿子留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此前,为了便于从事革命工作,她已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先后托送他人代养。期间,何宝珍任全国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化名王芬芳,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四处奔波,争取社会力量,千方百计营救被捕同志。她的营救活动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1933年3月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关进南京宪兵司令部监狱。 “与何宝珍一同关押在监狱里的有帅孟奇、夏之栩等同志。后来,我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找到了几份帅孟奇等人出狱后口述回忆何宝珍狱中经历的资料。”胡正耀说,在狱中,何宝珍备受酷刑。起初,她机智地向敌人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与狱中的共产党员一道组织难友同敌人展开各种形式的斗争。她还常常利用难得的放风机会,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励难友,感染同伴。一年后,由于叛徒告密,何宝珍的身份暴露。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酷刑拷打,何宝珍始终坚贞不屈,坚守党的机密。1934年秋,何宝珍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

上世纪50年代初,刘少奇到南京雨花台缅怀烈士。在烈士纪念碑前,他深情地说:“几十年来,无数的革命先烈被处死在这里,何宝珍同志便是其中一位。”“她英勇坚决,为女党员之杰出者。”

“我对何宝珍烈士的研究,就像挖掘宝库一样,越是深入,就越佩服她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采访的最后,胡正耀动情地说,他最近正准备将红色读本《女杰何宝珍》改编成剧本。他最大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看到以何宝珍烈士为主角的故事搬上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