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风起苗寨满潇湘
——湖南总结推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准扶贫经验综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 通讯员 肖坤林
精准扶贫,风起苗寨,风满潇湘。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 5年多来,湖南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总结推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准扶贫经验做法,潇湘大地脱贫攻坚步伐明显加快,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3.43%下降到了2018年底的1.49%。
紧扣精准,防止“穷人落榜富人戴帽”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2014年初,花垣县十八洞村率先探索出“九不评”“七步法”精准识别贫困户,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以“九不评”“七步法”为蓝本,我省将“精准识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奠基石”。出台实施《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规定一户家庭评为贫困户,要经过多道“关卡”:村民小组推荐,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民委员会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审定;而一个村子要入选贫困村,也要经过乡镇政府审核和县级政府审定等程序,并张榜公示。
为将扶持对象瞄得更准,我省制定下发《全省贫困村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逐村逐户开展建档立卡集中清理工作,建立扶贫数据共享共用平台,防止“穷人落榜、富人戴帽”。去年,全省清退识别不准对象30余万人。
为防止贫困人口“一评定终身”,我省出台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工作方案和动态管理办法,各级扶贫部门及时更新数据,将因病因灾返贫人口纳入进来。2017年,石门县夹山镇栗山村村民宋光元因病致贫,镇里将他动态调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地群众都服气。去年,石门县经省政府批复同意脱贫摘帽,群众认可度达96.48%,错退率、漏评率为零。
正向激励,激发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根。十八洞村通过举办道德讲堂,推行“思想道德建设星级化管理”模式等,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典型引路、正向激励等成功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典型引路,请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省扶贫办每月选取20名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典型人物,推出“脱贫攻坚群英谱”,在主流媒体宣传推广;在贫困乡村,每周推出“脱贫攻坚光荣榜”,张榜公示脱贫攻坚中的先进村民。
上榜“脱贫攻坚群英谱”的炎陵县平乐村党支部书记邓运成,牵头成立黄桃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种植黄桃,黄桃产业成了平乐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去年产值达400余万元。上榜“脱贫攻坚光荣榜”的麻阳苗族自治县楠木桥村党支部书记谭泽勇,探索出“连村联创、抱团攻坚”党建引领扶贫新模式,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抱团攻坚‘谭指挥’”。
在典型引路的同时,全省贫困乡村纷纷开展“道德模范评比”“文明家庭评选”等正向激励活动,让村民们“比学赶超”,激发内生动力。涟源市古塘乡申家村开展“道德模范、星级创建”评比活动,从10个方面, 每月对贫困户的现实表现评星定级,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申家村贫困户康雄光过去有点懒。在去年5月份的“道德模范、星级创建”评比中,只拿了3颗星,心里很不舒服。“道德模范、星级创建”评比激起了康雄光的斗志,他学习养鸡技术,开办了养鸡场,还积极参与村里公益事务,在接下来的评比中,每月都拿到了6颗以上的星,去年顺利脱贫摘帽。
统筹布局,扶贫产业遍布乡村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成为我省精准扶贫的根本遵循,各地纷纷按下“快进键”。
省农业农村厅编制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依托“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因地制宜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主动参与产业扶贫。
出台《湖南省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规划》《湖南省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和特色产业项目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发展,按照人均投入帮扶资金1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0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6000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1000元、社会资金1000元)的标准,统筹布局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
以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在全省布局打造贫困地区七大千亿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354个;在11个深度贫困县布局发展柑橘、杨梅、茶叶、药材、畜牧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会,开到湖南,推广我省产业扶贫模式。
如今,扶贫产业遍布乡村。安化黑茶、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石门银峰、沅陵碣滩茶、桂东玲珑茶、泸溪椪柑、吉首猕猴桃、麻阳冰糖橙、靖州杨梅以及中药材产业、旅游扶贫产业等,已成为全省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全省51个贫困县,县县都有2个以上特色产业,贫困群众“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补齐短板,贫困乡村彰显美丽
2月15日,网民“我是一个小太阳”从十八洞村旅游回来后,在网上留言:群山如黛,一座座苗寨吊脚楼点缀其间,彰显了美丽,留住了乡愁。
从当初的贫困村到现在的美丽乡村,十八洞村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时,不搞“高大上”项目,不搞大拆大建,注意保持苗寨原有的景观风貌。这一成功经验也迅速在全省范围复制推广。
江永县勾蓝瑶村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时,有村民提议,将村里的石板路换成水泥路,将民居改造成三层楼小洋房,被驻村工作队否决。勾蓝瑶村的石板路和独具特色的民居全部保留了下来。正是这一做法,为勾蓝瑶村日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该村依托乡村旅游产业,成为江永县独具特色的“产业明星村”。
邵阳县云赵村在新修自来水工程时,对原有水源造成了影响。村民们将情况反映到邵阳县政府后,县里派出水利专员来村里考察,并立即整改。
坚持不搞大拆大建,注重留住乡愁与彰显美丽相结合原则,全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补齐。水、电、路、房、通信、环境治理“六到户”工程大力推进,危房改造、改厨、改厕、改浴、改圈“五改”工程全面提质。截至去年底,全省贫困地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1万公里,农村公路提前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畅目标;完成了6920个贫困村的电网改造,供电能力、供电质量有效提升;兴建各类供水工程3000余处,解决了700多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贫困村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1月23日,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新晃侗族自治县华南村被授予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而1年前,华南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由贫困村蝶变为美丽乡村的例子在三湘大地越来越多。
合力攻坚,战斗堡垒越来越坚强
今年春节期间,十八洞村村支书龙书伍带领村支两委成员放弃休息,坚守岗位,为游客疏导交通、提供服务。
党建活力激发脱贫动力。十八洞村村支两委换届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劲头十足。村支两委成员干在实处,村民记在心里。
去年4月,一场特殊的专项述职视频会议,让全省14个市州的组织部长接受了一次集体检阅。述职主题就一个——如何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促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5年来,全省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一手抓贫困村支部建设,一手建强带头人队伍,一大批素质高、年纪轻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级组织班子,支部堡垒越来越坚强。据统计,目前,全省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46岁左右,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八成。
宁远县九嶷山瑶族自治乡新塘村,人均纯收入曾经不到2000元。在外打工的陈阳九被邀请回乡担任村支书,带领村民办起了水果产业合作社,去年销售额达108万元,全村脱贫出列。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形成合力。从村党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县(市、区)委书记、市州委书记到省委书记,全省省市县乡村五级层层立下军令状,形成了五级书记抓脱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出台驻村帮扶“二十一条”措施,组织60多万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去年,全省选派17733支工作队、56354名驻村干部参与新一轮驻村帮扶,强化精准施策,严防帮扶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