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纪事:要想岁月静好须有人负重前行

2019-01-11 09:24:38 [编辑:欧小雷]
字体:【

要想岁月静好须有人负重前行

——扶贫纪事

郑海青

成了扶贫队长

初夏五月,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雁城大地,我背起行囊走出了单位大门。同事们帮我把各色生活用品一股脑往小车的后备箱里塞,像送别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友。我坐上车子,小心地别上党员徽章,依依不舍地说:“单位的事情就拜托大家了!大家等我的好消息!”小车缓缓开动,向着我的驻村扶贫点——衡阳县三湖镇联洋村进发!

脱贫攻坚是近年从中央到地方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能在有生之年投身这么一个伟大工程,确实是人生一大幸事!然而,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也有着一大堆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困难:我是家中独子,父母年近七旬,女儿即将小升初,儿子刚上一年级,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责任重,我离得开吗?我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没在农村生活过,典型的初哥一个,菜鸟一枚,如此千斤重担我这细嫩的肩膀扛得起吗?目前单位正处于机构改革调整的关键期,我身兼数职,一旦驻村扶贫,就要与工作完全脱钩,其他同志能帮我分担工作确保成效吗?

虽然有困难,但是组织安排我去当“驻村扶贫队长”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我一定克服困难,坚决服从,不辱使命!大不了脱层皮瘦身肉,别人能干好,难道我就不行?要想岁月静好,就必须有人负重前行!

那天下班回家,我心情复杂地把要驻村扶贫的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都是老党员,老爸郑重地说:“扶贫不要当耍耍干部,要扎扎实实做点事情!”老妈也表态支持:“好好干!家里的事情我们包了!”看着两鬓斑白,日渐苍老的父母,我真切感受到“忠孝难两全”的刻骨煎熬……

小车拐下了收费站,车子开始剧烈震动,高低不平的乡村道路把我从万千思绪中拉回现实。随车送我“赴任”的领导拍拍我的肩说:“你家里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们说,大家帮忙解决,手头的工作移交出来不用再分心挂念。单位就是你的坚强后盾,你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全力支持做好后勤保障!”我心头一热:“您放心,我一定搞出个名堂来,绝不给单位丢脸!”

爬上一段陡峭的山坡,村部到了。联洋村村支两委的同志们早已等候多时,一看到我们就快步迎上前来。他们皮肤黝黑面带笑容,风刀霜剑印刻在脸上,裤管和鞋子上还沾着星星点点的泥印,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的是欣喜,期盼,友善!

就这样,我成了扶贫队长……

老乡政府,承载几多岁月沧桑

昨晚附近农户家的几只狗叫了大半夜,快凌晨3点我才迷迷糊糊睡着。正云里雾里之际,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把我惊醒,却是乡政府食堂通知我去吃早餐!一看表,才6点多,接完电话,我惨叫一声,一头栽在床上,两眼直冒金星。

拖着沉重的脚步,我推开门,深吸口气,一大波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瞬间充盈整个胸腔,长舒一口气,五脏六腑内淤积了一晚的污秽之气荡然无存,顿时神清气爽!怪不得陶渊明放着县里的一把手不当,要到农村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田园生活,这里确实是修身养性的世外桃源。然而,作为肩负重任的扶贫干部,咱可不是来农村过舒服日子的,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过舒服日子!我提包下楼。农户家养的灰狗跟我早已熟识,摇头晃脑跑过来围着我蹭来蹭去,不亦乐乎。

三口两口嗦完粉,镇干部小杨说带我在老乡政府转一下,我自然求之不得,连声称谢。

甘泉作为乡镇一级行政单位已经不存在了,但老乡政府办公楼保存了下来,是一栋有着典型70年代建筑特点的老楼。楼已经破败不堪,房间里摆着简陋的家具,生活用品四处散放。“这里还住了人?”我疑惑地问。“是啊!我们甘泉片的包村干部住这里,周末才能回家。”我有点吃惊。破烂的玻璃窗,夏天蚊虫长驱直入,冬天寒风凛冽刺骨,住在这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小杨告诉我,楼里住着十多个包村干部,每天上下班都要动态人脸识别打卡,有的干部在乡镇已经工作了近30年……

行走在这栋古老的办公楼里,似乎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叽叽喳喳……”一阵细微的鸟叫声引起我的注意。声音是从挂在墙上的电表箱里传出来的。我踩着窗台爬上去,打开电表箱一看,哇!里面竟然有个鸟窝,几只小鸟嗷嗷待哺,见到我显得惊慌失措,拼命挤在一起,不时探头偷偷窥视一下。多可爱的小生命!我赶紧关好电表箱,跳下窗台。

人生不如意,就看看贫困户

“郑队,这几天走访贫困户,我在片里等你们!”一大早,村里的扶贫专干老王打电话约今天走访的事情。扶贫队到了村里,照例要把每户贫困户都走访一遍,实地摸清家里的情况和心理状态,因户施策制定脱贫方案。如今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位置坐标都入了数据库,上级部门都是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即“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督查,想打马虎眼,蒙混过关,连门儿都没有。老王五十出头,身材瘦削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被刮倒。村里所有贫困户在老王心里都有本账,不少贫困户的电话张口就能报出来。

夫妻合不来,孩子不听话,工作不如意,股票被套牢……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似乎总被各种烦心事所困扰,抓不住幸福的感觉,找不到快乐的方向,心中满是对生活的抱怨。但当你投身脱贫攻坚的艰苦战役,近距离接触那些历经生活磨难却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了解他们走过的人生坎坷,你就会觉得心大了、事儿小了,就会明白珍惜身边人身边事,过好每一天,才是时刻要提醒自己去做的重要事情。

老万一女出嫁,一女招郎。女儿和上门女婿连生两个孩子都有智力障碍。老万觉得是宅子风水不好,请来“地仙”定罗盘选中一块“风水宝地”重盖新房,欠了一屁股债。不久老万第三个孙子诞生,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大孙子已经20多岁了,成天只知道在村里“暴走”,捡垃圾收废品成了唯一嗜好。几年前他听说隔壁村有垃圾可捡,从没出过村的他踩着单车就冲了过去,十多天杳无音信,家里四处寻找,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一天,村支书突然接到电话,竟然是娄底救助站打过来的!原来这位爷一路向西到了娄底地界找不着北了,流浪乞讨时被娄底救助站收容。他连自己父母名字都不知道,就知道住在联洋村,村支书叫刘和平。娄底救助站按图索骥,层层联系,总算找到村支书,把人送了回来。也幸亏刘书记工作做得扎实,经常在贫困户家串门,才让那大孙子对他产生了比自己父母还要深刻的印象。

来到王大姐家,她正病恹恹的坐在堂屋,见我们来了一时都站不起身。她说起来都是泪,原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谁知却双双溺亡。四十好几的她费尽周折又生了一个儿子,两老视若珍宝,百般宠爱,十多岁了还是父母喂饭吃,自理能力极差,成天躲在家里不敢出去。现在在外面做事,也不敢一个人往返,每次要父亲接送。过分的溺爱会害了孩子!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

几天来走访20多户贫困户,不断地听他们诉说各种艰难苦难的家庭际遇,有先天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有久病缠身债台高筑的,有亲人暴亡无依无靠的……很多贫困户甚至好几件倒霉事情连连发生,真正印证了“祸不单行”这个成语。看着他们伤心的泪水,紧锁的双眉,渴盼的眼神,我们的心揪得紧紧的。心里一个念想也越来越坚定,那就是帮助他们尽快走出阴霾,沐浴阳光!

尽管命运多舛,遭遇坎坷,但大多数贫困户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勇敢与命运抗争。易大姐原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在村里小学教书,儿子聪明懂事。十多年前,丈夫突然身患癌症撒手离世,易大姐咬紧牙关,带着孩子在学校厨房煮饭,靠着一个月几百元的收入供孩子上学读书。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为她落实帮扶政策,为孩子减免学费,易大姐的孩子十分争气,品学兼优,谁知在高三最后一学期,孩子突然头痛欲裂,去医院一检查竟是脑瘤!关键时刻,社会各界伸援手,纷纷捐款献爱心,为孩子的开颅手术筹措资金,万幸脑瘤是良性的,手术后孩子痊愈了。他以顽强的毅力在出院10多天后坚持参加高考,上了二本线。孩子心气高不满意这个成绩,又经过一年复读,最终考入一本大学。他在学校申请了助学金并勤工俭学,尽力减轻家庭负担,毕业后在县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易大姐的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顺利脱贫,列为稳定脱贫户。

提起易大姐,无论是村干部还是学校老师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说了不起!她用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行动诠释了一位伟大母亲的所有含义,也展现了贫困户人穷志不短的勤劳与朴实。晚上我们在学校吃饭,我执意拉她入席,倒上一杯啤酒大声说:“大姐!我敬您!祝您的日子越过越好!”

人生不如意,就来看看贫困户吧!看看在同一片蓝天下,有的人在过着怎样不同的生活,你就会感到自己正在遭受的所谓不幸多么微不足道。

牵挂

“队长坐稳,咱们出发啦!”扶贫队员小李系好安全带,熟练地把车从农户家的禾坪开出,按按喇叭,放出劲爆的DJ音乐,一溜烟驶出小道,沿着村干道往市区疾驰而去。

村里一位贫困户5年前脑出血在市中心医院抢救,最近在为他办理大病救助过程中需要当时的病历资料。时过境迁,病历资料不知所终。我决定去市里跑一趟,看能不能找到当时的病历。小李的车一直在作为扶贫工作用车,马上年检到期。这两桩事都必须办。于是,一大清早,我们趁着晨光初现,一路高歌回雁城。

小李三十出头,退伍军人,办事干练,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小李有个孩子才两岁多,初为人父的他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个宝贝儿子,每天晚上都要和儿子视频,儿子儿子叫个不停,对着手机屏幕亲了又亲。“等下如果办事顺利,我们各自回家吃个饭再回村吧!”“好嘞!队长!”小李脸上笑开了花,一踩油门速度飙升。

走进中心医院,这里人山人海,一番打听加跑腿,找到了神经内科一位医师说明来意后,他带我到病案中心查阅档案库,终于在浩如烟海的病案库中找到了这位贫困户的病历!真不容易啊!我把病历复印好,盖上医院公章,再三感谢,急匆匆地走出了医院。

女儿这学期刚上初一,现在正军训。我已有近20天没见她了,顺道去看看她,陪她吃个饭吧!

学校的空地上,到处是成排成列的学生,我扫过一张张面色黝黑挂满汗珠的稚嫩脸蛋,父女连心,仿佛有心灵感应,我一眼看到了队伍中的女儿。小妮子蓬头散发,满头大汗,活脱脱的一个非洲小丫头。我拿出手机给孩子们拍照。女儿终于发现了我,先是惊讶的张张嘴,然后抿着嘴笑,不时用眼睛朝我瞟。

军训总算结束了。女儿一阵风似的跑过来拉着我:“爸爸,你怎么来啦?”“我回来办点事,顺便来看看你。中午一起吃饭呀!”“好啊!”女儿欢声答应,叽叽喳喳跟我说个不停。我和女儿出了校门,手机响了,是村里打来的:“郑队,今天省里在搞村容环境检查,我们下午1点钟要到各组去督查一遍。你赶得回来吗?”又是突击抽查!我轻轻叹口气,“好,我赶回来。”

“呃……爸爸临时有事要回村里,午饭你还是去外婆家吃吧。”女儿有点失望地撇撇嘴,“好吧……”得安抚一下女儿受伤的小心灵呀!我四下看看,发现附近有个“避风塘”,拉着她说:“走,喝杯冷饮去!”一边走,一边给小李打电话:“村里有工作了,马上归队,我把我的位置发给你。”

女儿要回去了。我拍拍她的肩:“加油哦!”“嗯!爸爸再见!”我站在小店门口,看着女儿的背影,她不时回头张望。每次张望,我都朝她挥挥手,她越走越远,慢慢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不知什么时候,小李已经把车开来停在路边静静地等着。我转身上了车,两位父亲对视了一眼,啥都不用说了。我振作一下精神:“目标,联洋村,出发!”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