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黎氏三院士 杏林竞风流

2018-12-11 08:25:0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宋佳 王梦琳] [编辑:欧小雷]字体:【  
从湖南湘潭走出的“黎氏八骏”,蜚声国际;而祖籍湖南浏阳的黎氏三兄弟——黎鳌、黎介寿和黎磊石,也享有盛名。兄弟三人同为中国工程院医学与卫生学部院士,均在医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成就了中国医学界的一段传奇。三兄弟同为院士,在中国绝无仅有。11月下旬,湖南日报记者来到浏阳市枨冲镇,寻访浏阳黎氏家族的历史和院士三兄弟鲜为人知的故事。

祖籍浏阳的黎氏三兄弟,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医学领域各领风骚——

黎氏三院士 杏林竞风流

1997年3月7日,黎氏族人在黎家大屋前合影。(本版均为资料照片) 通讯员 摄

黎氏三兄弟:黎介寿(左)、黎磊石(中)、黎鳌。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宋佳 王梦琳

从湖南湘潭走出的“黎氏八骏”,蜚声国际;而祖籍湖南浏阳的黎氏三兄弟——黎鳌、黎介寿和黎磊石,也享有盛名。兄弟三人同为中国工程院医学与卫生学部院士,均在医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成就了中国医学界的一段传奇。

三兄弟同为院士,在中国绝无仅有。11月下旬,湖南日报记者来到浏阳市枨冲镇,寻访浏阳黎氏家族的历史和院士三兄弟鲜为人知的故事。

昔日气派的黎家大屋已不复存在,仅存一口古井

浏阳市枨冲镇青草村,有个地方叫元甲山。

以前在元甲山有座气派的黎家大屋,是黎鳌、黎介寿、黎磊石三兄弟祖先所建。新中国成立后,黎家已从这里搬走,村里10余户农民搬进了大屋。

“上世纪90年代,黎家大屋变得比较破旧,就被拆了,只留下了大屋附近的一口古井。”在黎家大屋旧址,青草村的村干部说。后来,有村民在旧址上建起了房子。

当地村民还依稀记得黎家大屋的规模,“前后几进,天井就有十几个。”

四四方方的古井里,井水清澈。村民说,这口古井至少有几百年历史了,现在还有20多户人家从井里取水饮用。

2015年,村民对古井进行了修缮。记者看到,名为“元甲山黎氏古井”的碑刻上记载,古井由当地村民集资维修,耗资约3万余元。

黎氏三兄弟的堂弟黎光明、黎友生等还在浏阳市枨冲镇居住。年逾花甲的黎光明,对于黎氏三兄弟的情况较为熟悉。

黎光明告诉记者,1996年,80岁的黎鳌回过一次浏阳,他们见过一面,那是黎鳌离开老家几十年后第一次回乡。“老来思乡,他很想了解老家的情况,在浏阳市人民医院讲完课后,他回黎家大屋旧址和黎氏祖坟看了看,我们还在古井边拍了一张照片。”

在黎友生家,他还拿出了一封落款“黎介寿”的来信。“这是2008年,他写给住在浏阳的族人黎书根的信,当时书根叔去信询问小贴膏药的事,黎介寿回信坦言:我国医药是一宝库,但是难点很多,往往是成分不清、混合制成,小贴膏也是如此,所以无法作答。”黎友生说。

家道中落,书香门第子弟弃文学医

根据《浏阳壕上黎氏家谱》记载,黎家曾是当地显赫的书香门第。

黎光明介绍,黎氏三兄弟的远祖黎定吾曾在清乾隆年间两次诰封奉直大夫。清代凡是从五品的官员,都会被授予奉直大夫。

到三兄弟的祖父黎尚徽一代,黎家出了7个秀才,包括黎尚徽。到他们的父亲黎书简一代,仍然书香弥漫,黎书简毕业于湖南高等学堂,后来与兄长都以教书为业。

湖南师大附中官网的数字校史馆,介绍了历任校长,其中,黎尚雯在1906年9月至1912年1月任监督(相当于校长),黎浦棠于1926年7月至1927年12月任校长。黎浦棠就是黎氏三兄弟的父亲黎书简,黎尚雯则是黎书简的叔叔。

不过到黎书简一代,黎家已经家道中落。黎鳌小学毕业后,准备到上海读中学,但家里已凑不齐学费,黎书简只得把自己御寒的皮袍子当了。

为什么黎家世代习文,黎鳌三兄弟却全部学医?黎尚雯的曾孙黎懋劲,关注家族史20多年,他道出了其中缘由。

1937年,做过中学英文教员,当过两浙盐务管理局秘书的黎书简,因心脏病辞世。黎书简生前希望有儿子能学医,好好为人类造福,特别是让穷人能看得起病。这一年,黎鳌20岁,考入了上海医学院。

父亲去世,家中经济来源断绝,母亲只好带着正在读小学的黎介寿、黎磊石到长沙投奔他们当中学教员的伯父。可伯父也有一大家子,只能解决母子三人的吃饭问题。好在黎介寿、黎磊石学习十分刻苦,考上了优秀学生可以免费的长郡中学。

上世纪40年代初,读完高中的黎介寿、黎磊石,按照自己的志趣,分别考取了不收学费还管饭的机械化学校和东方语言学校。然而,两所学校均在千里之外的重庆,路费盘缠从何而来?无奈,兄弟俩只好写信向在江西中正医学院当助教的哥哥黎鳌求助。

黎鳌沉思良久,回信告诉两个弟弟:学理工科和文科不如学医实在,读医学院免收学费,还提供饭费,毕业后既可以直接服务百姓,也可以解决生计问题。

黎介寿、黎磊石接到哥哥的来信,便一起到了江西。黎鳌找到医学院领导,让他们当上了医院的检验练习生。白天,他们在医院里干一些化验、洗瓶子之类的活,挣钱糊口;晚上,黎鳌则在昏黄的油灯下,指导他们复习功课。一年之后,黎介寿、黎磊石双双以优异的成绩叩开了中正医学院的大门。

三兄弟接连当选院士,在医学领域各领风骚

虽然学医并非各自初衷,但是黎氏三兄弟自此发奋学习,刻苦钻研,都在医学领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黎鳌、黎介寿、黎磊石分别于1995年、1996年、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学与卫生学部院士。

在中国烧伤医学领域,黎鳌是一个开山泰斗级的人物。

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我国烧伤病人陡增。黎鳌主动提交了一份烧伤防治研究的请战书,他所在的第三军医大学当即决定由他牵头组建烧伤救治小组。1966年,四川合江一支钻井队不幸遭遇井喷,数十人被烧伤。黎鳌率救治小组参与抢救,将一个个烧伤患者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

黎鳌创建了全军第一个烧伤中心和第一个烧伤研究所,获批全国烧伤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和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他探索出一整套烧伤救治理论与方法,先后成功救治上万例烧伤病人。

与大哥不同,黎介寿从事的是肠道研究。

1987年的一天深夜,一位因腹腔大出血、整个小肠被切除的小姑娘被抬到黎介寿面前,而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姑娘离开人世。那一夜,他把自己关在空荡荡的病房里,流下了愧疚的泪水。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小肠移植这个世界性难题攻下来。

当时,小肠移植这项手术不仅在国内,在整个亚洲都是空白。为了做试验,黎介寿和用于试验的猪一起待了整整4年,甚至春节都跟猪住在一起。

1992年,黎介寿终于取得亚洲首次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两年后,黎介寿为一位短肠综合征患者成功移植250厘米的异体小肠,打破亚洲小肠移植“零”的纪录。

三兄弟中年龄最小的黎磊石,开始研究肾脏病时已49岁。此前,他是研究寄生虫病的专家。“研究肾脏病,我不一定能做出大成绩,但能帮助一些人。”黎磊石这样解释自己半路转行的原因。

1982年,黎磊石无意间发现一个用传统草本植物雷公藤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的病例,病人身上存在的合并严重蛋白尿病症突然消失了。

黎磊石通过研究,证实了雷公藤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功效。随后,他冒生命危险亲口尝试,掌握了雷公藤对治疗肾脏病既有效又安全的剂量。经过一系列研究,他开辟出了肾脏病治疗的新途径。

三兄弟中的老大黎鳌和老三黎磊石分别于1999年、2010年去世,在世的黎介寿,今年已是94岁高龄。

9月的时候,住在柳州的黎懋劲,和堂叔黎介寿通了电话。“我问堂叔身体怎么样,他说还可以。”黎懋劲介绍,虽然已经94岁,黎介寿还在做研究,带学生。

“我们邀请他回老家看看,但是他说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工作也忙,虽然想家,也没办法。”黎光明说。

院士的烧伤治疗技术,经学生带回浏阳造福百姓

黎氏三兄弟从医半个多世纪,不但各自在医学领域孜孜以求,还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培养了不少人才。

浏阳市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烧伤科主任刘题斌就曾师从黎鳌。

已经退休15年的刘题斌回忆,1963年他考上了坐落在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在外科专业学习。得知在学校享有盛名的外科教授黎鳌是浏阳人,多次到黎鳌家拜访。

1968年大学毕业后,刘题斌当过军医,做过研究。1983年回到浏阳,进入医疗卫生系统,1985年到浏阳市人民医院担任党委书记。

浏阳是花炮之乡。“我到浏阳市人民医院后,发现因制作花炮,烧伤病人非常多,但是治疗技术却比较落后。”刘题斌想到了老师黎鳌是烧伤治疗领域的第一人,于是1985年他前往第三军医大学进修烧伤治疗技术。

“我加入到黎鳌老师的科室,基本每周都可以见到他。”刘题斌说,进修期间,得到了黎鳌各方面的关照。当年,四川某地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造成20多人烧伤。当地向第三军医大学求助,学校派出了一个医疗队,黎鳌把刘题斌也列入医疗队名单,前往该地参加救治。“我只是一个地方来的进修生,但是他给了我很好的实践机会,我很感激他。”

一年后,刘题斌进修结束,把先进的烧伤治疗技术带回了浏阳。

刘题斌与黎鳌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他牵头开展的课题“利凡诺引产胎皮深低温保存及临床应用研究”,得到了黎鳌的悉心指导,获得了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长沙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个课题前后搞了3年多,立项的时候,我征求他意见,他给了我很多鼓励。研究报告写好后,我寄了一份给他,他逐字逐句进行修改。”刘题斌说。

刘题斌多次邀请黎鳌回老家看看。1996年,黎鳌终于成行,来到浏阳市人民医院,给医务人员作了一场报告,并到烧伤科查房。现在,刘题斌还保存着当时和黎鳌在病房一起查房、讨论病情的照片。

让刘题斌感到遗憾的是,1999年恩师黎鳌去世后,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前往悼念,“现在还觉得遗憾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