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吃进废渣,“吐”出金银——株冶直接炼铅项目探秘

2018-11-23 07:34:5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戴鹏] [编辑:夏博]
字体:【

吃进废渣,“吐”出金银

——株冶直接炼铅项目探秘

 
制图/陈阳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戴鹏

吃进去的是废渣,“吐”出来的是金银等贵金属,这样的奇迹发生在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引进国外新技术,大规模对冶炼中产生的废渣进行综合利用,提炼出金、银、氧化锌、铅等多种贵金属。前不久,该公司搭配锌浸出渣直接炼铅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直接炼铅项目)入选省第一批资源循环利用典型案例。

近日,记者走进株冶,看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堆积如山的废渣不见了

株冶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有色冶炼龙头企业。企业创办60多年来,共生产铅锌及其合金、铜、金、银、铟、铋、碲、锗等有色金属1278万吨,创利税近100亿元。

生产过程中,株冶每年会产生大量含铅、银等重金属的废渣。过去厂区里,废渣堆积如山。

11月10日,记者一进株冶厂区,便到处寻找废渣,但没有找到。绕厂一周,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平坦的道路与浅蓝色的厂房,空气清新,完全不是印象中传统冶炼企业“傻大黑粗”的样子。

“这要归功于直接炼铅项目。该项目从2013年竣工投产以来,公司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铅锌联合冶炼生产模式和高效资源回收的综合生产模式,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渣100%进行循环再利用。”株冶安全环保部部长方祥东介绍。

2010年,株冶被定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点企业、第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绿色冶炼”为目标,株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研发重金属环境污染治理新工艺。

2013年,株冶建设的直接炼铅项目投产,对废渣及尾矿进行再利用,可年产粗铅12万吨、电铅10万吨以及多种贵金属。

方祥东介绍,直接炼铅项目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直接炼铅工艺——基夫赛特直接炼铅工艺,主要原料是铅锌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和尾矿,可处理含铅20%至70%的废渣,真正实现铅锌冶炼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从投产至今,已处理各类渣料72万余吨。

一次创新带来多重效益

株冶铅冶炼厂,是直接炼铅项目所在地。里面两个10余米高的炉子中间,用直径近2米的管道无缝连接。高耸的烟囱里滚滚“白烟”往外冒,却闻不到一丝异味。

方祥东介绍,烟囱里冒出的“白烟”,其实是经脱硫达标处理后外排的水蒸气。

直接炼铅项目是株冶发展循环经济重要一环,其本身也是一个闭环式循环经济系统。项目反应塔产生的热量用来进行余热发电,产生的高硫烟气用来制酸。反应炉炉渣送至烟化炉系统进行有价金属回收,而烟化炉炉渣则作为建材原料外售。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及减少废水排放,该项目还单独设置了循环水系统,脱硫产生的废水用于生产亚硫酸钠,冷却水在内部循环利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株冶在直接炼铅项目中,还进行了一次技术再创新,获得了很大的环保与经济效益。

本来,炼铅要用一种特殊河砂作溶剂,这种河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价格比普通河砂贵得多。而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如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处理中,会产生一种叫含铅锥玻璃的废弃物。对这种废弃物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让它们留在自然中,水和土壤会受到严重污染,并且很难修复。

生产实践中,株冶人发现,含铅锥玻璃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那么,能不能用含铅锥玻璃替代河砂作溶剂呢?

试验证明,完全可行。

而且,含铅锥玻璃中还含有高达21%左右的氧化铅。用含铅锥玻璃替代河砂作溶剂,不仅可实现废物利用,消除一个很大的污染源,还能大幅降低冶炼成本,并能提炼更多有价金属,产生更大经济效益。

经有关部门同意,2016年6月,株冶直接炼铅项目原辅料中的河砂,变为了含铅锥玻璃。

根据二氧化硅含量计算,1.5吨含铅锥玻璃可替代1吨河砂。在炼铅原辅料配比中,含铅锥玻璃为4.5%至7%。目前,株冶炼铅系统日均处理原辅料1000吨左右,含铅锥玻璃日均利用处置量为45吨至70吨。

相关专题:化腐朽为神奇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