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评论员:让世界语言资源活水长流

2018-09-20 06:16:11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让世界语言资源活水长流

湖南日报评论员

烟花绽放,闪亮苍穹。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焰火,在星城夜空中划出美丽弧线,宛如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上迸发的思想火花,让语言的光辉照耀世界。

前些日子,沪教版小学课文《打碗碗花》里的“外婆”改成“姥姥”,引发广泛讨论:一方面我们要让普通话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不断呼吁要传承和保护方言。一推一保,不免令人困惑:到底是该大力推广普通话还是保护方言?

方言既是萦绕在心间那一抹挥之不去的浓郁乡愁,更是破译地域文化基因的独特密码。方言里有“下里巴人”的风情,承载着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江西道情、苏州评弹等多用方言表达。方言还是“阳春白雪”的寄托,读不准入声字,古诗词的韵律美就大打折扣;少了京腔京韵,《茶馆》就缺了几分滋味。

当然,我们常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多样的山水养育多样的风情,绝不止于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这样简单的划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留住一地方言,都是留住一域的文化与历史。

语言是不断新陈代谢的开放系统,脱离了普通话,容易自说自话。秦始皇将小篆定为标准文字,自此“书同文”贯穿整部中华文明发展史;然而,雅言也好,官话也罢,新中国建立之前,一直没出现“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普通话,稍一越界难免鸡同鸭讲。如果不是大力推广普通话,难以想象江浙商人和云贵老板洽谈、东北演员和广东编剧交流。

因而,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方言与普通话,绝不是单选题,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这一看法,不仅是国内逐渐达成的共识,而且放之全球皆准。语言资源的保护,一方面是在“道”的意义上传承文化,保存文化基因,以其作为内聚核力,从而使文明生生不息;另一方面是在“器”的意义上致用沟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起到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青睐长沙,是因为在语言资源保护方面,“湖南模式”积累了各级各部门多方参与、官方民间共同保护、社会各界密切配合的经验,不仅值得向全国推广,而且对于全球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要认识到,全球语言中的40%成为濒危语言,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挑战,语言资源保护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语言衰亡流失的速度,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也是摆在湖南语言资源传承面前的现实难题,亟需全球专家聚集于此共商大计、共享智慧、共同行动。

我们期待,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不仅让更多的语言资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而且能够触发人们的语言自觉和保护意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语言资源保护事业。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思想激荡的盛会,务实积极的行动,正清理全球化背景中交流沟通的种种“淤塞”,让世界语言资源活水长流。

相关专题: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