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同期声:打造精品力作,要从源头原创抓起

2018-08-22 06:47:4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易禹琳 陈薇 龙文泱] [编辑:夏博]
字体:【

打造精品力作,要从源头原创抓起

——湖南宣传文化战线热议晨风系列评论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易禹琳 陈薇 龙文泱

《湖南日报》晨风系列评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晨风3篇评论既直指湖南出版、广电的软肋,又为我们如何进一步做强做优开出了良方,指明了方向。”湖南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马北海说。

马北海表示,在出版转型的关键时期,重振出版湘军雄风,需要管理者和编辑团队正确处理好“4大关系”。一是小和大的关系。单从行业规模上看,出版可能算小。但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传播文化、传承文明、传递知识的责任和使命,其行业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出版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多和少的关系,也就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进一步控制规模,提高质量,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三是快与慢的关系。过于看重“短平快”项目,缺少“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耐心。这种现象或多或少存在。大力提倡“工匠精神”,追求“慢工出细活”的“绣花功夫”,应是锤炼编辑队伍的首要任务。四是变与不变的关系。数字化时代,“内容为王”依旧是企业文化的王道,是出版人不变的理想。变的是观念,是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渠道带给出版产业在生产方式、传播形式上的变革。必须以推陈出新实现自我升级迭代,用颠覆式创新赢得新的生机。

湖南电影频道副总监杨蔚然说:“打造精品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单独环节所能决定的。从原创到孵化、从制作到宣传发行,都要用心,才有可能成为票房和口碑均获成功的作品。要从源头原创抓起,发现好的作品,发现好的故事,给予生存的机会。在强大资本的推动下,在流畅的、先进的电影生产工业给力下,使好的故事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创新,是晨风系列评论的重要主题。如何加强和创新新时代文艺评论?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陈善君认为,“笔墨当随时代”,评论亦须随时代。时代在变,文艺在变,评论不得不变。一是要开创网络文艺评论新局面。这些年来,网络文艺已经“野蛮生长”,成为文艺“独角兽”。再不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训和引导,任其“野兽”下去,当代文艺评论的责任和担当无从谈起。二是要大力提倡文艺微评论。让文艺评论更加及时、贴近、亲切,讲“人话”,讲“真话”,讲“短话”。三是要高度重视群众文艺评论。搭平台,给阵地,做听众,让人民群众的心声和诉求传出来、起作用。做好了这3点,方有“新时代、新评论、新作为”。

湖南省书协理事、长沙市书协副主席周少剑认为,树高峰,出精品,当从如下几点着力:一是增加综合文化素养。书法从来不只是技法的问题,应该有文史哲诸多学问的滋养。二是磨砺心性,甘坐十年。当下书法工作者,追逐展览尤其是国展的很多,似乎书法的终极目标就是入国展。个别人为了入展,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有悖于书法的本义。参展获奖应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书法人应摒除唯名利是求的行为。三是沉潜传统,推陈出新。传统书法之体系,浩渺无垠,书法人应博观约取,从传统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的东西,汇于笔端,创作出既有传统,又有别于时人的作品。

“从时代发展的脉动中找到创作灵感,从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中受到心灵触动。”国家一级编剧毛剑锋说,正如晨风文章所言,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提高文艺创作者认识生活的能力和把握时代脉动的能力。湖南省话剧院近年来推出的话剧《十八洞》,正是创作者们从“精准扶贫”的生活体验中获得灵感而创作的。该剧在贫困地区演出,老百姓称赞说演得接地气,看了受感动。专家则认为该剧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上有新意,做到了“雅俗共赏”。该剧获得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

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陈争光说,让京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必须在保留京剧艺术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此,该中心抓紧对《挑滑车》《坐宫》等经典剧目进行复排,并邀请国内优秀京剧人才参与合作。近两年,创排大戏《辛追》《梅花簪》,均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相关专题:文化强省进行时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