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在一线】曹春晖:“好口碑”都是干出来的

2018-08-15 06:20:1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邹仪 严万达 贺丹] [编辑:夏博]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邹仪 严万达 通讯员 贺丹

老百姓喜欢什么样的干部?

“像曹书记那样,和乡亲们一条心、一块吃苦、一起奔向好日子!”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紫江村村民赵新财这样评价曹春晖。

不忘常“回家”看看

盛夏时节,地处九嶷山腹地的紫江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一栋栋二层小楼整齐排列,自驾游的车辆进进出出,乡村旅游日益红火。田间地头,产业基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儿十足。

干部的“好口碑”都是干出来的。被乡亲们交口赞誉的曹书记,是紫江村原扶贫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曹春晖。他用时近3年,担着责任帮,带着真情扶,让紫江村这个深度贫困村实现华丽转身: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增至20多万元,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不足1800元上升到10100元。

今年3月,完成扶贫任务的曹春晖离村的那天,村民早早等候在了村口,依依不舍的送行队伍,让军人出身的曹春晖热泪盈眶。

离任后,曹春晖不忘常“回家”看看,最近又筹来400万元贷款,解决了村里产业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7月中旬的一个周末,记者在紫江村见到了曹春晖,他刚从脱贫户家里回访出来。皮肤黝黑、穿着普通,乍一看,跟中年农民并无两样,但眉宇间透着军人的刚毅与正直。“在乡里,你是真把式,还是放空炮,老百姓门儿清!”言谈间,曹春晖“乡味”十足。

趟出福路才是硬道理

2015年5月,退伍不到4个月的副团职军转干部曹春晖,家都还没安顿下来,就被安排到紫江村扶贫。他欣然领命,一干就将近3年。

曹春晖面临的可是一场硬仗。紫江村这个全乡土地面积最大的村,人均收入排名全乡垫底,路不通,信息闭塞,低矮破旧的木板房随处可见。

“扶贫工作队还不就是做做样子,哪里有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有乡亲这样质疑。这反而越发坚定了他要“做给乡亲们看,带动乡亲们干”的激情。他用时两个月,走遍了紫江村角角落落,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明。

“先干出点实事来,群众认可后,干部也就有了干劲。” 曹春晖的策略,是从通水、修路等事做起。

几年来,在曹春晖和村支两委的辛勤努力下,共投资1600余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漂亮的村民活动中心拔地而起,新建公路10.5公里,拓宽村道5.5公里,6个组875人喝上了干净水,新修的3000米水渠缓解村民灌溉难题。拉通宽带,让农产品上网不愁卖。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改变了村里脏乱差面貌。

千条理,万条理,趟出福路才是硬道理。曹春晖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先后完成产业投资130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249万元,银行贷款850万元,引进种植、养殖等产业9项,成立了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办起了2家食品加工厂。同时,利用紫江村位于九嶷山三分石景区的地理优势,新建游客服务中心1栋,兴办农家乐10家,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累点苦点,也值得

38岁的赵新财,是曹春晖一手扶持起来的石蛙养殖大户,今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他对曹春晖心怀感激:“2016年,要不是曹书记帮助贷款30多万元,我的养殖产业早就流产了。”

村里的脱贫户王新田清楚地记得,去年,他和曹春晖约好去县城办事,“大热的天,曹书记为省钱,中午竟然就睡在公交站台上,这让我很感动!”

曹春晖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在办,没日没夜带领村民考察项目、争取扶贫资金,走家串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将52户216人从深山搬进了山下漂亮的新居。他却把家里天大的事都给忘了,老婆生孩子了,大山里没信号,等他忙完回到家里,才知道孩子已经出生多天了,妻子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搭理他。2015年6月,远在常德的父亲被检查出患有直肠癌急需动手术,需要他在旁守候。这时,村里引水工程急待开工、村道硬化资金必须争取到位,分不开身的他只得含泪给父亲打电话道歉,委托弟弟妹妹帮助照顾。6个月后,漂亮平坦的水泥路进村到组,哗哗的自来水全部接到农户家门口。父亲来到大山看到这一切,高兴地说:“为老百姓做事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曹书记从不说套话,做事从不讲虚头,工作切实又贴心,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拉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给农村增添了活力!”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党委书记何开银说,曹书记虽然离任了,但村里有了产业支撑,紫江村村民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

面对社会广泛赞誉,曹春晖显得很谦逊:“组织上派我到紫江村来扶贫,我就要扎根在这里,融入到群众中去,只要乡亲们脱贫富足,我累点苦点,也值得!”

相关专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攻坚克难在一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