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奔小康”,浏邵心连心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王文隆
新修好的邵阳县塘渡口镇岐山公路,车辆往来如梭;九公桥镇敬老院项目工地,施工热火朝天;白仓镇塘代村红薯粉加工车间,一件件产品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这些,都是近两年浏阳市参与援建或资金帮扶的扶贫项目。6月5日,浏阳市委主要负责人第三次率队来到邵阳县开展对口帮扶。大家到项目上走访、座谈,启动教育助学基金,见证喜人的一幕幕。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浏阳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与贫困县邵阳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实行对口帮扶。
近两年来,浏阳抓住产业帮扶、设施援建、劳务协作三大关键,出人出力出资,精准帮扶结硕果。
“我们引导、鼓励天地恒一制药有限公司、蜜蜂哥哥等龙头企业到邵阳县投资兴业。通过建立原材料基地、发展扶贫产业等模式,带动农户种植九节茶、养殖蜜蜂,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浏阳市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总投资510万元的九公桥镇敬老院项目,是浏阳市对口帮扶邵阳县的首个民生设施项目。作为邵阳县标准最高、硬件设施最完善的区域性敬老院,九公桥镇敬老院将于今年10月完工。年底前,120余名老人就能高高兴兴搬离危房、住进新家了。
“向邵阳县派出扶贫干部的同时,浏阳市已于2017年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并且明确了7个财税过亿元乡镇(街道)对口帮扶邵阳县7个贫困村。”浏阳市有关负责人说,在4年对口帮扶中,他们拟投入资金4000万元以上,并将逐年递增。
“现在每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工资。”6月8日下午,记者在蓝思科技浏阳基地见到陈情时,他正在物料房忙着分发车间生产物料。
邵阳县就业服务局局长彭云峰介绍,与陈情同为邵阳县五峰铺镇人的杨祖玉,是另一个通过劳务脱贫的典型个案。
杨祖玉家里4口人:爷爷奶奶、父亲及本人。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只能在家里种点小菜。她出来打工之前,家里欠了很多钱。
2016年4月,18岁的杨祖玉通过浏阳人社部门到邵阳县组织的招聘会,找到了蓝思科技浏阳基地一份检验员的工作。工资从开始的4000多元一月,逐渐增加到现在每月的5000多元。两年多一点时间,她家庭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家里不缺钱用了,房子也新修好了。
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市),浏阳市企业多、岗位多,而邵阳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务协作成为对口帮扶的一个特色方式。据统计,近年来邵阳县向浏阳输送劳务人员6000余名,其中一部分就是来自贫困家庭。
“携手奔小康”,浏邵心连心。两年的对口帮扶,使浏阳市与邵阳县“距离”越来越近,感情越来越深。浏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浏阳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精准聚焦,凝聚脱贫合力;进一步完善结对,深化合作关系。通过倾注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坚持真抓实干,同心同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