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翻新”湖南家底书

2018-06-15 11:09:5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肖欣] [编辑:蒋俊]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欣

一眼看上去,六巨册一套的《〈光绪湖南通志〉点校》,是典型的“高冷款”。书名古意颇浓,每本书比砖头还要厚,整套书约1100万字,重达18公斤……

该书由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5月初夏,在毗邻烈士公园的罗洋山清风翠林里,记者探访这套“湖南家底书”的前世今生,发现它的内里,其实贯通了“存史、资治、育人”的独特中国方志文化价值观,也融注着热乎乎的百年湖湘人与事,续接了不断流的湖湘根脉文化。

让更多湖南人了解湖湘的家底

“罗洋山,在县北七里,一名大富山。峰峦秀拔,水流环带,为一县之胜。”

翻开《〈光绪湖南通志〉点校》第551页《地理志十三》,可以轻松地找到关于长沙罗洋山的记载。

“罗洋山”这三个字,易介南读来颇觉亲切。他是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光绪湖南通志〉点校》的主编。他工作的地方就在罗洋山最高处。来了客人,易介南喜欢带他们去看看山上的韩公亭。韩公亭纪念的是唐代著名诗人韩愈,他曾登临罗洋山,赋诗抒怀。

2013年春,易介南上任之初重修了韩公亭,将诗歌与罗洋山的来历镌刻于青石之上,并加速启动2008年立项的《〈光绪湖南通志〉点校》项目。

易介南曾任湖南艺术学校校长,写过小说、音乐剧、话剧。在罗洋山湖南方志馆和湖南社科院古籍图书馆里,他阅读、了解了大量珍贵的湖南地方文献资料,第一次切实体会到,原来湖南的历史文化如此丰富深厚、源远流长:“湖南不是蛮荒之地,家底子其实很厚实。《光绪湖南通志》就是一部值得湖南人骄傲的家底书。它近800万字,是篇幅最长的湖南古籍书,也是了解与研究19世纪中叶以前湖南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宝库。但现存的都是古刻本或影印本,不适合现代人阅读。我们要通过多种现代转换手法,让更多湖南人了解自家的宝贝。”

2018年5月,20多位专家参与点校评审、实际运作历时5年的通志点校本终于亮相,点校本的数字化也正在进行中。不久,读者就可以点击网上的“湖南数字方志馆”,在“传统志书·湖南通志”一栏中直接阅读。

“点校《光绪湖南通志》,是件大好事,它拉近了这部非常重要的湖南志书与大众的距离。我也不必再用放大镜来看这部书了。”参与该书评审的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笑着找出他20多年前买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本:“《光绪湖南通志》是搞文史研究的人必备的案头书,2009年《湖湘文库》也出版了影印本。但老版竖排,没有标点,字也非常小,特别是字缝里的夹注,没有放大镜就看不清。点校本加了标点,做了校注,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湖湘文化的普及,是湖湘文史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

三次修志,丰富湖南文化形象

陈先枢是“长沙通”。他的叔祖父是清代著名学者、史志学家陈运溶。陈运溶毕生致力于乡邦文献的整理著述,他的《湘城访古录》《湘城逸事记》里收录了大量珍贵的乡邦文献,也包括罗洋山、谷山等线描图:“你别看《湖南通志》里罗洋山的介绍只有一行字。这一行字背后,其实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湖湘先贤的心血。”陈先枢感慨。

湖南省社科院原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光绪湖南通志〉点校》主编之一王国宇,熟知湖南历史上三次省志的纂修过程:“有省必有志,有志乃成省。湖南曾三次修省志,构建出的有关湖南历史地理、文化的叙述体系,有利于丰富湖湘文化的形象,提高湖南人的声望。”

湖南直到雍正二年(1724)才正式成为一个独立行省,同年获得了独立举办乡试的权力。但对于开化湖南风气、树立湖南大省形象而言,还需要争取对湖南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的阐释权。湖南官绅们努力了数十年,到亁隆年间才获得独立编修省志的权力。乾隆二十二年(1757),首部《湖南通志》正式刻板刊行,打破了以往湖南历史文化“失语”的局面,开启了湖南地方官员与文人学士从史志的视角独立解读全省历史文化的先河。嘉庆年间,湖南又修了一次通志。到了咸丰同治年间,湘军崛起,湖南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明显增强,为扩大湖南的影响力,同治七年(1868),湖南巡抚刘崐等主持开局修志。历经7任巡抚,直至光绪十一年(1885)才正式刊刻于世。

“这部光绪通志来之不易”,王国宇感叹:“从第一部到第三部,百余年间,湖南人才辈出,政治形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世人眼中的蛮荒之地一跃而为国家干城。所以《光绪湖南通志》特别注意彰显湖南的变化,树立湖南的新形象,是湖南人的自信之书。”

参与光绪湖南通志编纂的核心团队也堪称“豪华”。曾国荃、郭嵩焘、李元度……都是当时一流的湖湘精英人物,为通志付出了大量心血。编修期间,郭嵩焘在短短数年内连失6位亲人,包括他最疼爱的长子。他不仅忍痛强打精神编修通志,还编修了《湘阴县图志》,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方志文献。

耐得住寂寞,放得下名利,做得成事情

编修地方志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方志界形象地称之为“众手成志”。《〈光绪湖南通志〉点校》历时10年方成正果,刻印100多年后出版点校本,是湖南省志中旧志点校的破冰之旅,也是一项艰辛颇多的旧志点校工程。

主编王国宇不仅要参与点校,还要多方联络专家,把握书稿进度、审读清样。清样一来就是五大麻袋,小办公室里堆得几乎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数年里他看稿看坏了三个放大镜,项目一完成就住进了医院。

70多岁的古籍点校专家廖承良身体本来就不好,家人不希望他参加点校工作,但老先生还是坚持高质量地完成了他负责的点校内容。遗憾的是,没有等到图书出版,老先生就去世了。

《光绪湖南通志》由17位专家分头点校,要有统一的点校标准与规范才能保证全书的质量。负责制订标准的人要在点校开始之前通读全书,才能整体把握,制订出例则。点校完成之后,又要通读所有书稿,细加审阅。原湖南地方文献所所长任国瑞担当了这个重任。这位已出版著作18部、湖南文史界有名的“瑞哥”,常常在办公室熬到凌晨2点多才回家。天太热,他就每晚打一桶凉水放到办公室,不时用凉水洗把脸,刺激一下头脑。有一天晚上10点多,正在办公室看书稿的任国瑞突发胰腺炎紧急住院。刚从医院回来,第二天他又进了办公室,结果当晚又复发住院。

“耐得住寂寞、放得下名利、做得成事情,没有方志人这种精神的支撑,这项庞大的点校工作难以顺利完成,每一位参与者都付出了心血。”任国瑞说。

翠染罗洋山,书盈方志馆

5月,六巨册一套的《〈光绪湖南通志〉点校》样书陆续送到了参与专家的手中。参与人物卷点校的杨锡贵收到图书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通读到深夜。他感叹这本通志的史料太丰富了,“艺文类”收集的游南岳、游岳麓山的一些篇目就颇为难得:“湖湘文化研究现在越来越热,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可能充分地占有资料是做文史研究的基本功,这套书正是难得而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参与第一卷点校的梁小进,是左宗棠的曾外孙,与陈先枢并称长沙文史双星。他认为,点校本为湖南地方志研究打开了更好的窗口,可以比较湖南的三部通志,也可以和《湖广通志》以及后来曾国荃主持的《山西通志》做比较,还可以从通志本身来研究,比如有哪些内容当记未记、不当记而记之,这些都值得探讨。

在湖南方志的编修历程中, 《〈光绪湖南通志〉点校》也凸显出承前启后的标杆节点意义。

点校项目启动后,2014年2月,《湖南省志(综合本)》开始编修。这是继光绪版《湖南通志》130多年以后首次编修一部全面、完整的综合性湖南通志。全书上起远古,下至2002年,将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反映湖南的历史和发展变化,现已完成了近一半。另一项投资过亿元的方志项目《湖南历代方志集成》,也将启动,总计将收录方志达538种。

“翠染罗洋山,久历沧桑留永唱;书盈方志馆,矢勤积淀写春秋。”这是书写在韩公亭亭柱上的一副对联,易介南很喜欢。青山满眼,书香满室,“方志馆”结缘“罗洋山”,也让他觉得意味深长:“诗人已逝,山河变迁,但罗洋山的地理胜状、韩愈的优美诗文因载录于文献典籍而流传于世。人们在诗文吟诵、名胜登临的日常生活中得以思接千载,感怀前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活’在我们身边。而加强方志文献的整理、点校及数字化,正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基石。这需要一代又一代方志人的努力。”

【链接】

2008年,《〈光绪湖南通志〉点校》立项。在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视下,成立了两届编委会和点校编辑部,以湖南省社科院历史所专家为基础,组成了十多位古籍整理专家的点校团队,并成立了由陈先枢、李龙如、夏剑钦、周秋光等组成的评审小组。经岳麓书社古籍录排室规范录排,湖南人民出版社一年编审重排和点校编辑部最后审校,全书于2018年5月与读者见面,总计1100多万字。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