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湘西凉水井红军医院:木锯当刀战死神

2018-06-03 09:48:09 [来源:团结报]  [编辑:蒋俊]字体:【  
十四年来,笔者无数次在龙山县茨岩塘半寨村和凉水村穿梭,听杨学化、唐小梅、向金妹、杨世纯等杨家大屋的后人,讲红军医院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木锯当刀战死神

—— 凉水井红军医院的故事

文丨黎代华 图丨叶红 黎代华

(凉水井红二、六军团医院旧址——杨家大屋。)

当我们在和谐家园享受阳光雨露,吸取和平赐予的安全养分的时候,可曾忆起烽火岁月里一群叫着红军的人?

当我们在现代甲等医院享受白净光洁,驱除病魔重获康健的时候,可晓得红军伤病员曾经如何与伤病作斗争?

十四年来,笔者无数次在龙山县茨岩塘半寨村和凉水村穿梭,听杨学化、唐小梅、向金妹、杨世纯等杨家大屋的后人,讲红军医院那鲜为人知的故事;无数次到图书馆、档案馆阅读史料文献,了解那段历史。就这样,一步步的,笔者走进了凉水井红军医院,掀开了那个缺医少药年代红军伤病员、医官与死神战斗的故事……

凉水井红军医院

红二、六军团医院位于茨岩塘镇凉水村凉水井当地人叫杨家大屋的那栋老宅,属于红二、六军团的后方联合医院。1935年5月,红二、六军团医院随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员会、革命委员会、军区迁来时被红军征用为后方医院。杨家大屋,一正两横,坐西北朝东南,系左厢房+转角楼+右厢房三合水结构的土家转角楼。房屋长25.7米,宽12.45米,占地面积524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

除凉水井医院外,红二军团在新城鸡公寨,红六军团在招头寨李家湾设有战地医院。

门诊、住院、中草药加工设在正屋的管理处,转角楼上设医务室,厢房、堂屋设病房。在战时,后方医院和战地医院是满足不了红军伤病员的医疗需求的。为了应急,作为后方医院的凉水井红军医院就得临时租用凉水井、半寨头的民居,把门诊设在百姓的房间、院坝,用木板甚至用担架为病床,诊治红军伤病员。

军医洞,在凉水井跑马坡叫二垭的绝壁上,凉水井人叫它“翠竹洞”“躲避洞”。战况不明或受到国民党军及土匪袭扰时,医院会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将伤病员转移到洞里治疗,发挥医院分部的作用。从杨家大屋出发,经克膝豹、田湾、土地豹、头垭约两公里,就可到军医洞所在地——二垭。

平时,凉水井红军医院有医生100余人,伤病员800多人。伤病员主要来自龙山、永顺、桑植、宣恩、咸丰、来凤等前线,医院把他们编成重伤、重病、轻伤三个连,根据伤势情况分别医治。闲暇间歇,也诊治附近患病的百姓。

木锯当刀战死神

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茨岩塘时期,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政策,让本就异常艰苦的凉水井红军医院雪上加霜。

药品奇缺。没有药品,西药更是凤毛麟角,中药材成了红军医院的主要药品。厚朴、黄柏、金银花、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常用中药材除了从民间土医处购买外,主要靠医生到野外去采挖。

金属器械零配置。没有金属医疗器械,医生就就地取材制器械,竹制的镊子、木制的消毒盆、竹木质的探针……这些都是医生治病救人的工具。

护理用品零供应。没有药棉、绷带,医院就用干净的棉花当药棉,土布当绷带。这样的绷带还要洗了再洗直到破碎不堪才丢弃;没有手术刀,医生就把木锯、菜刀、剃头刀、梭镖等拿来当手术刀,在盐水里浸泡后为伤病员动手术;没有消炎药,就用盐水,甚至用石灰水代替;没有麻药,就把伤兵四肢用绳索捆住或叫人按住,口里塞一木棍……每每这时,疼痛难忍的伤病员常常昏死过去……

向金妹亲眼见到医生救治一个两条腿被炸断,腿骨间仅筋皮相连的伤兵。当时,伤情危急,必须立刻手术,不然会有生命危险。器械差,药物少,也无麻醉药,但手术又不能不做。医官就用木板和条凳搭成手术台,将伤兵放在上面,吩咐医护人员按住伤兵四肢,往其嘴里塞一木棍,再用盐水消毒过的木锯当手术刀,锯断了连在伤兵腿骨间的筋皮。木锯“吱吱”的回声,医生如注的汗滴,伤兵痛彻心扉的表情深深烙在了她的记忆里。

凉水井红军医院在杨家大屋的几个月里,医官们在没有麻药的情况,就这样为需要截肢的红军伤病员动了手术,挽救了许多红军伤病员的生命。

红军医院的生活账单

凉水井红军医院的医生、伤病员除了经受缺医少药、医疗器械低劣的煎熬外,还要承受生活拮据的困扰。重伤员一天5分5钱,重病号一天4分,轻伤员一天3分2钱,工作人员一天2分5钱,一人一个月2两5钱猪肉,这就是凉水井红军医院的生活账单。

野菜当粮,稻草当床。天天红米饭,夜夜南瓜汤,是凉水井红军医院的生活写照。尽管条件如此艰苦,藏在凉水井红军医院伤兵心中的革命激情依然如火如荼。医院里的红军伤病员身在医院,心却在前方,心系前方战事。他们喊人砍来楠竹,做成口哨和竹钉,以行动支援前线战斗。

杨家大屋是向金妹夫家杨家的祖屋,征收为红军医院后,一家人还住在里面。

转角楼上的军医处住着向医官一家,向金妹把三滴水牙床送给了向医官。因为同姓,一家人认向医官为舅舅。刚来的那一段时间,没有大米,医院天天吃没有调味品的熬牛肉。开始,医院也送一些给向金妹家。见医生热情,向金妹一家也就没有拒绝。后来,看到伤病员每天都忍受着伤痛,再想到这些牛肉对伤病员的重要性,向金妹一家就不忍心吃了,把熬牛肉全都退了回去。

杨家大屋的女主人——现年84岁的唐小梅,是向金妹的儿媳。她是浸着婆婆讲的红军故事一路走来的。她说,杨家大屋九个火坑九家人,面积算得上大,但再大也容不下众多的红军伤病员。除转角楼上的军医处外,每间屋,包括堂屋和阶沿都睡满了伤病员。40多平方米的堂屋里就住了几十个伤病员。晴天,院坝也成了住院部,住满了人。当时,医院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听留声机,它为医生和伤病员多少带来了一些慰藉。医院撤离转移时,将留声机留在了杨家大屋。上世纪70年代,大庸和桑植的文化部门在凉水井征集文物时,留声机成了重要的文物。

曾家台上的红军遗骨

虽然当时,医生们用土法挽救了许多红军伤病员的生命,但由于战斗频繁,红军伤病员特别多。最多时,在半寨头、凉水井的寨子里就住了7个伤兵连。由于缺医少药,再加上土法治疗,许多重伤病员来不及救治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伤病员牺牲后,被抬到对面一里远的曾家台上掩埋。

此事在1976年6月曾家台修建小学时得到印证。作为建校人,杨世纯挖地基时,挖到了一堆堆的遗骨。同时,在曾家台其他地方也发现了许多遗骨。这些遗骨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红军战士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