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南洞庭湖的治理“内外功”:湖内修复,湖外转型

2018-05-18 11:31:22 [来源:新华网] [编辑:金灵]
字体:【

新华网长沙5月18日电(记者 刘扬)在湖南省的地图上,南洞庭湖像一口铁锅横放在益阳市境内。湖区东南西北四个方面均有河系入口,水系交错,河湖纵横。118个小洲和108个湖泊星罗棋布,使得南洞庭湖有着“万洲迷宫”之称。复杂的水文和地理环境,导致南洞庭湖的治理既得“治湖内”修复本体生态,又得“治湖外”斩断污染来源。为此,一套南洞庭湖治理的“内外功”开始发力。

湖内:砍杨树、清“迷魂阵”、拆围网

“开沟沥水、抬垄造林,欧美黑杨取代原生湿地植物;承包业主修筑矮围、布插围网、地笼,渔民投放‘迷魂阵’(枯竭式的捕捞方式)捕捞鱼虾”,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沅江市管理局副局长万献军介绍,曾经种种非法行为导致湿地植被锐减、鱼类资源枯竭,丧失了作为鸟类觅食和栖息地、鱼类洄游和产卵场所的功能,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

2016年以来,益阳市启动并推进了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保护区核心区2.81万亩欧美黑杨被砍伐,鸡婆柳、芦、荻等原生植物恢复生机,装点着绿色湖洲。关停或搬迁规模养殖户3565户3565户,拆除矮围、围网76处,疏浚沟渠6550条,塘坝清淤5737处。同时,加强了对湖区的巡护监管,加大对布插“迷魂阵”等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这一系列行动换来了生态的好转。万献军举例,保护区北胜洲杨树清理后湿地原生植物增加了14种,七星洲临河洲滩围网拆除后鸟类增加了19种,白泥洲“迷魂阵”清除后鱼类资源明显增多。

今年3月份,益阳市印发了《益阳市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两治(生活垃圾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两退(养殖退出、杨树退出)、三禁(禁采砂石、禁养牛羊、禁种杨树)和一改(农村改厕)等工作全面启动。

湖外:垃圾发电、现代农业、产业转型

生活垃圾怎么处理?益阳市给出的答案是发电。走进益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条密闭的垃圾车行车玻璃通道向厂内延伸,各个发电部门依次排列,厂区无异味、烟囱不冒烟、全厂没有污水排口。发电厂总经理助理田祖玉介绍,生活垃圾运到发电厂后就进入了绿色循环。密闭垃圾车行车通道的空气会被抽做燃烧气体,垃圾渗滤液和其他废水处理后用作冷却用水,炉渣被加工制作成人行道砖、路沿石等材料,废气经烟气净化系统和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废气中的飞灰被收集螯合固化达标后进行填埋。

5月的菱角岔村一派绿意盎然、姹紫嫣红的景象,格桑花、紫薇树苗、水稻等在田间摇曳生姿。生态农业让这个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的村庄越来越美丽。“发展生态农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赫山区农业局党组书记何建华认为,减少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量,降低了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节省了农业种养殖的成本,农产品的价格和销路有了保障,尤其是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广受市场青睐。同时,生态农业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南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市,昔日的造纸原料,而今成了餐桌上的特色美食。沅江有45万亩芦苇,以往每年砍伐的芦苇大多送到造纸厂作为造纸原料。但是造纸厂排放废气和污水破坏生态环境,从2014年开始沅江市关停30多家大大小小的造纸厂,根据芦苇的生长规律,芦苇产业也转向了芦笋产业。“沅江的常年芦笋产量在14万吨左右,芦笋生产企业已发展至24家,2017年沅江芦笋实现综合产值25亿元,采摘期间群众直接增收约6000万元”,沅江市芦笋产业办公室主任熊正波说,“沅江芦笋”带动了生态保护、经济转型和产品扶贫的综合发展。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