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跃辉:爱鼓捣的“铁裁缝”

2018-05-13 07:23:5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蒋俊]
字体:【

爱鼓捣的“铁裁缝”——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工程师梁跃辉

梁跃辉(右)在指导工人进行电焊操作。(资料图片)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胡信松

“氧割时要憋住气,摆好姿势,心态平和,争取一气呵成……”5月10日,在中建五局安装公司位于长沙的一个项目工地上,梁跃辉正在指导焊工切割板材。“现在大部分铆、焊工作都用机器替代了,但有些关键工序还得靠人工,这门技术不能丢。”

从一个仅有高中学历的学徒工,到个人获得19项国家专利、1项省部级施工工法,成长为中建五局安装公司的技术工程师。

4月28日,梁跃辉第一次去北京,在人民大会堂领回他人生的又一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0吨废钢,练就身怀绝技“铁裁缝”

1989年,19岁的长沙伢子梁跃辉,高中毕业后到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当铆工学徒。

铆工是工地中负责把板材、管材等通过焊接、铆接等方法制作成各种钢成品的工种,素有“铁裁缝”之称,是建筑行业职业工种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

“铆工最基本的功夫是放样,像裁衣服一样。还要会使用维护剪床、气割、电焊机等设备。刚开始时,不知从何下手。”铆焊的第一堂课就让梁跃辉懵了。

师傅方春林给了他一本关于放样的书,晚上别的工友出去玩,他躲在宿舍反复翻看与画图,几年下来,他画图用的图纸垒起来有半人高,慢慢地,放样就胸有成竹了。“书是手绘的,至今还保存着”。

“师傅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铆焊工,唯一的诀窍就是苦练。”不服输的梁跃辉把自己“铆”在工地上,只要有空,就用废旧钢材练手。

不论寒暑,焊花飞溅,他用来练手的废旧钢材达10余吨。凭着这股韧劲,梁跃辉成了公司有名的“铁裁缝”。

由于技术出众,2008年,梁跃辉被公司任命为福州一大型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师。

19项专利,工地上泡出的“点子王”

“我平常大概7点钟到达施工现场,除了休息,90%的时间呆在工地。”不管是当学徒做铆工,还是项目技术负责人,梁跃辉总喜欢泡在工地上。“在现场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我喜欢鼓捣各种办法去解决。”

“焊工在焊接时,电焊钳经常一用就是一上午,但传统电焊钳的把手是铜柄外包塑料,带两双皮手套都烫手。”爱鼓捣的梁跃辉决定搞定这个 “烫手”问题。第一次采用三根导热性能好的钢筋加钢管作焊把,温度是降了,但夹不起物体;第二次选用含碳量高的钢筋,增大弯曲幅度,但散热性能不好,重新改进。经过20多次改良,他成功研制出简易防烫焊钳,并在公司几个项目成功推广。

铆工“烫手”问题解决了,铆工效率得到提升。 第一个小发明得到大家的认可,梁跃辉爱琢磨的劲头更大了。

有点木讷,不善言辞的梁跃辉,一说起他的发明专利来,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不断蹦出一些新点子。

梁跃辉的想法都来自施工现场。在工地上,他总是敏锐地去寻找工作和产品中的缺陷。只要找到了,他就进入了“状态”,为此绞尽脑汁,茶饭不思,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梁跃辉发明的“水暖管道一次性预埋施工工法”获得省部级工法,经湖南省科学技术产权交易所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管道系统一次性预埋技术的空白;2017年公司因梁跃辉专利工法的推广应用节约成本近1500万元。

正是凭着这种敢想、敢试的精神,梁跃辉从2009年至今一共获得19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项,获省部级工法一项,成为公司小有名气的“点子王”。

2012年,“梁跃辉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公司的年轻人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农民工们一起琢磨创新。

“成立工作室,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将专注、求精、创新和敬业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梁跃辉说。

相关专题:匠心筑梦 致敬劳动者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