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台闯进主力队的湖南挖机

2018-03-08 08:55:00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潘华]
字体:【

山河智能制造的工程机械在马来西亚一房产项目工地上施工。图/受访者提供

“作业速度快,施工效率提高了20%。”在马来西亚一个房产项目紧张施工的过程中,一台台标有山河智能标志的墨绿色旋挖钻机正向复杂地形发起挑战。

“这台机器是项目的救星。”项目负责人说,该项目原来采用的德国BG38机器去年出了些小问题,只能使用租来的替补机——山河智能SWDM36旋挖钻机,没想到替补机成了主力军。

这只是湖南“智造”走出去的一个缩影。从磁悬浮到虚拟轨道列车,再到无人驾驶电动大巴、智能旋挖钻机……湖南“智造”的一项项硕果,彰显着湖南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显著成效。

开拓江湖发展遇瓶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2012年至2015年,传统机械制造业遇冷,山河智能的发展也进入艰难期。公司高层看到这一危机,迅速实施改革。2015年,该公司紧紧抓住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迅速转型升级,加大对海外销售市场的开拓力度,希望通过韩国市场进行突破。2014年,刚刚硕士毕业的朱振新成为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地下工程研究院一名普通员工,参与并见证了这一过程。

“当时公司成立了韩国项目组。”朱振新说,从管理和机制上创新,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市场,走差异化产品研发之路。“画图、设计、调整、测试。”位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附近的山河智能工业城的生产车间里,每夜都灯火通明。2016年,项目组研发出了三个型号的全液压履带桩机产品系列。最终,新产品赢得了以标准严苛著称的韩国客户的青睐。目前,山河智能在韩国市场销售基础设备60多台,销售额近3亿元。

苦练内功不断创新产品,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近日,记者在长沙经开区山河智能产业园看到,车间内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忙碌之景。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订单,产品为企业最新研制上市的大型节能型挖机。该新型挖机相比同吨位产品节油20%-30%,通过市场检验,供不应求。春节刚过,就收到了企业抛来的批量订单。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建新说,这正是公司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体现。2016年起,公司主打产品定位为受市场欢迎的精锐型挖掘机及节能型挖机,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和定制。“我们的创新型产品不断投放市场。”朱建新介绍。

面对日益严峻的行业形势,山河智能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该公司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比利时、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设立9家子公司,业务拓展到西欧、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百余个国家。

潇湘晨报记者 陈张书 通讯员 肖金凤 长沙报道

代表声音

继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了比较大的步伐。”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伟林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湖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4.7%,占GDP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科学进步贡献率56%,提高1.4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三去一降一补’等工作抓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做活,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们要把能源价格、电价降下来,把实体企业的税费负担降下来。”胡伟林说。

“通过采取差异化战略及‘低库存,零缺点质量管理’为核心的激励生产体系等等措施,华菱湘钢的劳动生产效率从供给侧改革前的人均不到500吨提高到了现在的人均接近1000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表示,目前中国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钢材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华菱对品种结构进行了调整。

曹志强认为,供给侧结构调整需要增效益,增效益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清洁生产,让城市与企业共融共生。曹志强认为,企业应该实现绿色发展,实现超低排放。“增效益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适应下一步的发展,最终真正解决中国钢铁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

潇湘晨报记者 杨杰妮 赵颖慧

部门行动

智能制造成湖南亮丽新名片

钢铁迈向中高端、煤炭破除“散小乱”……两年多来,湖南发力供给侧改革已初见成效。3月7日,记者从省经信委获悉,湖南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7年,全省严厉打击“地条钢”,淘汰粗钢产能345万吨,拆除12家企业主体设备44套(88台),退出煤矿产能353万吨,淘汰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94家,注销水泥企业147家,取缔粘土砖厂1794家。

“全力推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的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初步成龙配套,工程机械八大领军企业中湖南有三家,2017年湖南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全国产高性能自主可控计算机制造初步形成聚集效应,IGBT生产线落户株洲。C919大型客机、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等国家重点标志性项目都凝聚着湖南制造元素。

潇湘晨报记者 陈张书 通讯员 张泽鹏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