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家里养的鸡“比凤凰还美”

2018-02-24 09:56:08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蒋俊]
字体:【



桂东县蛟龙村,村民邓会鹏正在喂养黄牛。图/记者陈正



今年,邓亚斌一家在新房里过了个温馨年,这对全家人来说,是“头桩高兴事”。

在邓亚斌所在的桂东县大塘镇蛟龙村,通过帮扶工作队的帮助,当地因地制宜,走上了精细农业、庭院经济的道路。

近年来,脱贫攻坚成了桂东县的首要关键词,全县落实落细落小精准扶贫各项举措,形成了精准脱贫的桂东特质。目前,该县脱贫摘帽顺利通过验收考核,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242户43143人,已累计实现脱贫13339户41347人。

陈周平是桂东县沤江镇青竹村人,从曾经的贫困户到现在的养殖创业者,他不仅成功脱贫,还把日子过得美滋滋的。现在陈周平家存栏鸡有1100多只,“看着一只只跑来跑去的鸡,感觉它们比凤凰还美,更坚定了自己搞养殖致富的信心。”他说。

记者刘双郴州报道

脱贫故事

贫困户养鸡年入3万多

去年4月26日上午,陈周平接到村里电站方老板打来的电话,说要订购一批他养的土鸡。挂完电话陈周平就跟妻子说:“老婆,家里要来客人了,午饭杀一只鸡。”

陈周平今年38岁,家里5口人,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去年扶贫工作队进村,多次走访他家谋划如何帮他脱贫。养鸡,是工作队结合陈周平实际情况提出的一项帮扶措施。

“我挖过煤、到建筑工地打过零工,赚点钱勉强维持生计。”陈周平原本还打算再出去闯一闯,但扶贫队建议他在家尝试创业。陈周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答应了。

“工作队先组织我和另外4个贫困户去郴州市参加了一个月的培训,让我们掌握技术。”他介绍,回来后他便向工作队免费申请了250只鸡苗,还领到了每只5元的产业帮扶补助金。在工作队帮助下,陈周平和郴州一家生态饭店签订了供鸡合同,由他们免费提供鸡苗,养成后按约定价格进行回收。

去年,陈周平共卖了1500多只鸡,收入2万余元,工作队还给予了1万元的养殖示范户奖励资金,“加上卖白鹅等收入,总收入近4万元,我家顺利摘下了贫困帽。”他说。

致富门道

感觉每天有忙不完的事

邓亚斌和桂东县大塘镇蛟龙村的绝大多数村民一样,原先住着祖辈传下来的土坯房,每年只能种植1亩多田,农闲时节出去打两个月工,一年忙到头也没什么收入。

扶贫队来了,首先鼓励贫困农户发展庭院经济。靠着扶贫队的扶持,邓亚斌2015年建起了牛舍,规模由2头增加到10头,每年养殖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另外还养殖了竹鼠,也出了效益。

“有了收入,接着又鼓励我们建房,一开始有点不相信。”他说,“在政府的帮助下,去年我的新房竣工了。现在收入稳定,每天有很多事做,感觉很充实。”

“以前我在广东打工,除去开销,一年下来存不下几个钱。”他说,2015年,听说村里来了扶贫队,帮扶政策也好,他便回到村里。

蛟龙村山多地少,资源有限,农业结构较单一。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想出一个法子,盘活农民手上的资源,把有限的资源精致利用起来,能种则种,能养则养。

邓亚斌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哪有政策,我就去做什么。”他介绍,最初他将一个老房子利用起来当牛舍,去年卖了10来头牛,赚了3万多元。

除了养牛、种辣椒,他还买了台拖拉机,平时帮村里跑运输。此外,他还兼任了村里的管水员、护林员,忙不赢,成了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湖南行动 力争2019年全省692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印发《湖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出台《湖南省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大督查,开通扶贫监督举报电话“12317”,推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提质量、上水平……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扶贫”成为了湖南的一项“热词”。

2017年湖南计划脱贫的人口最多,达150万人,今年110万人,明年75万人。贫困村退出计划和贫困县摘帽计划则是明年任务最艰巨,分别有3000个村要退出,28个贫困县要摘帽。对此,省政府印发《湖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将任务分解到了每一年。

规划提出:力争2019年、确保到2020年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片区县)和11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比照)县全部摘帽,全省6924个贫困村分批全部退出;同期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全部脱贫;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户有稳定收入来源,家庭人均纯收入稳定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全面完成“12+1”任务,即实现水、电、路、业、房、环境整治“六到农家”,就医、就学、养老、低保、五保、发展集体经济“六个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贫困村退出当年,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村集体经济有效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完善。

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内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解决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记者刘双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