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贺威
门对高楼栋宇四海辞旧岁,户通青山绿水五湖迎新年……火红的对联贴起来,张灯又结彩。丁酉鸡年,汨罗江畔,屈子祠边,武夷山村建新村、搬新家、树新风,又迎来了热热闹闹的戊戌狗年春节。
农历除夕前后,记者两次来到武夷山村,感受湖湘大地乡村移风易俗后的新春佳节。
告别了猪圈、牛棚、杂物间随意配搭的旧房,王滔一家上楼了。客厅、卧室、厕所、厨房功能分区清晰,屋前有宽敞的大坪,屋后还留有小花园,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联排小别墅,其中一户就是王滔的新家。
“支持县城扩容,也是规范村民建房,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我们首先在南托新村统一规划、设计、配套建设、景观式样、外墙装饰、施工管理,已经让197户搬进了新家。”村党总支书记王启辉说。
村老年协会会长杨兴国打开了话匣子,“村里环境美了,路灯亮了,广播响了,人的精神面貌都好多了,大家更文明了。”
如何更文明了?记者走访了几家,细数农家年货,发现鞭炮已不在列。自去年春节,南托新村就一改千年放鞭炮过春节的传统,今年更是扩大到了另外两个新合并进来的村。春节都不放鞭炮,平常就更不允许放了,这已经作为村规民约被全体村民自觉遵守。
文明还远不止禁鞭炮。去年,全村980多名60岁以上的村民都签了“百年”之后火化的承诺书,并加入了老年协会和红白喜事理事会,协助村里刹人情歪风。
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让移风易俗来得如此彻底?
2017年,岳阳在全市范围内狠刹人情歪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理念深入人心。武夷山村在建好新村的基础上,动员全体老年人为树新风发挥余热。
“老党员带头加入老年协会,24个老年协会小组常年走村串户了解村民思想动向,做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困难。”杨兴国说。
不仅治住了婚丧陋习,村里的文明水平在一些村民协会的自我管理下有了更大的提升。关爱退伍军人协会就常年关注退伍军人的思想动向,和他们谈心,记下他们的微心愿,尽最大可能帮他们实现。
在和谐文明的氛围中,武夷山村的生产也大步向前。
靠近县城,用种庄稼的手艺和勤劳进城搞园林绿化是村里第一大特色。茶木老村的大片田土也成了供应城区的果蔬基地。年人均3万的收入,已让村民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
春节刚过,村里屈子生态湿地公园已复工,不久或将呈现屈子笔下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想生活场景。汨罗江的清流从远古流向了今天,还将流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