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北斗三号第三次组网卫星发射现场目击记

2018-02-13 07:07:2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曾晓晨]
字体:【

飞向太空

——北斗三号第三次组网卫星发射现场目击记

2月12日13时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我国北斗全球系统第五、六颗组网卫星。

2月12日,观众在用手机记录火箭升空。

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胡宇芬

2月12日中午,晴空万里。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高耸的塔架上,再次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

13时3分,北斗三号工程第五、第六颗组网卫星从这里启程,踏上了遥远的太空之旅。3个多月来,相继有6颗北斗三号工程组网卫星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迈向全球组网新时代的征程。

发射前,记者来到距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号发射工位约3公里的青岗坝山坡观看平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瞬间。

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空气透明度高的西昌,是我国卫星发射的“天然发射场”。自1984年首发至今,已组织实施111次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120余颗卫星送入轨道,创造了1997年以来81战连战全胜的纪录。12日,西昌天气晴好,“发射窗口”正佳。

青岗坝观看平台所在的冕宁县泽远镇八一村,有2000多位村民。记者看到,村民们沿路摆起了摊点,卖烤土豆、烤鸡蛋等美食,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像过节一样。村委会主任刘俊仕告诉记者,西昌已成功发射了100多次,这里在安全距离以外,大伙都习以为常了。

多年的卫星发射,还带动了这里的科普旅游。一些游客带着孩子专程前来现场观看卫星发射,拿着“长枪短炮”对准发射塔,抓拍震撼瞬间。卖火箭模型的摊点,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远眺,发射塔上,“长征三号乙”火箭在回转平台环抱下,静静伫立。

“一小时准备!”随着01指挥员鄢利清的口令,第一批技术人员开始撤离塔架,进入附近山洞。

“30分钟准备!”“230,发动机准备好!”“230明白!”“15分钟准备!”……喇叭里不时传出各种指挥声和应答声。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发射时间越来越近。当听到“1分钟准备”口令时,平台上四处走动的观众迅速围拢在第一排,纷纷举起手机或相机,聚焦火箭发射架的方向。嬉闹的孩子们也安静下来,找好位子等待。

“长征三号乙”火箭距离点火升空进入读秒阶段。

喇叭里传来卫星发射倒计时,现场观众一起跟着喊:“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话音刚落,只见火箭底部一阵橘红色的火光燃起,越燃越旺,火箭踩着喷发的火焰,腾空而起,呼啸着,疾驰着,奔向浩渺的苍穹!

翘首仰望,只见火箭拖着长长的火柱,向东南方向飞去,一会儿便消失在太空中,惟有呼啸声还在耳边回响。火箭留下的白色烟带,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发射场上空。人们又纷纷将镜头对准这条美丽的“火箭之影”。

发射圆满成功,心满意足的人们开始撤离。喇叭里,继续传出各种指挥声和应答声。参与发射的科技人员,依然在紧张工作,对火箭和卫星的轨迹追踪,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专家介绍,本次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上装载有新一代高精度铷原子钟,相比前代产品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技术性能大幅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装载的星载氢钟,这是其在北斗二代二期试验卫星得到验证后,首次应用于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星载氢钟的应用可使北斗导航系统具备更高的定位精度、全球覆盖及较长的自主导航能力,显著降低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应用时的校时压力。

根据计划,2018年年底前后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2020年左右,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