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三湘】驻村帮扶故事:旅游饭,甜滋滋

2018-01-16 07:11:3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唐善理 何云雄] [编辑:夏博]
字体:【

省民政厅帮扶工作队进驻后,江永县勾蓝瑶村变成了乡村旅游热土——

旅游饭,甜滋滋

 
图/张杨

湖南日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何云雄

1月9日晚,听说省民政厅驻村帮扶工作队即将期满撤回,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村的村民们生怕工作队悄悄走了,自发举办了一场欢送会。拥抱、握手、流泪……说不完,道不尽,全是割舍不下的亲情。

“我永远是这里的村民,乡亲们就是我的亲人!”工作队队长江晓军在欢送会上含泪说,在这里扶贫3年,刚来的时候觉得时间很长很长,现在却觉得很短很短。

2015年4月,省民政厅帮扶工作队进驻勾蓝瑶村。勾蓝瑶村是个闭塞贫穷的山村,共有211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5户617人,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精准脱贫这副沉重的担子,落在了队长江晓军、队员刘文平两人肩上。

江晓军挨家挨户了解后得知,村里旱地多、水田少,村民种黄豆、玉米、红薯,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宁愿在家里打牌、玩耍。

江晓军走在村里看到,勾蓝瑶村山清水秀,有200多栋明清时期的旧民居、古门楼、古凉亭等建筑。虽然很多建筑已破旧不堪,处处可见断壁残垣,但千年瑶族古村的气韵仍在。

一天晚上,74岁的老支书欧阳绪珍说,勾蓝瑶村有个传统节日“洗泥节”,每年有不少群众来参加。

这不正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吗?江晓军暗喜,立马请来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决定:带领村民走“旅游+种植”的脱贫致富路子。

工作队两人都是急性子,说干就干。维修改造旧房,对村庄进行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民俗表演队很快组建起来,50名村民当上了演员,买来音响、服装,布置灯光,装修表演厅……戏台搭建了,游客日益增多。

去年,民俗表演队共演出120多场,每人每场50元报酬。欧阳绪珍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儿子都参加了表演队,去年仅表演就赚了1.8万元。一些爷爷、奶奶级别的老人也能在家门口赚钱了。

村里田地离村庄有10多里路远,村民耕种费时费力。村支书欧阳明俊说:“为了修路,江晓军队长可谓费尽心血。”

2016年10月,两条机耕道正在施工。一天夜里,江晓军妻子打来电话:“我快生小孩了,能不能回家陪陪我?”“好的,过几天就回来。”江晓军回答。谁知,等忙完一阵子回家时,妻子已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因为项目建设工期紧,江晓军回家呆了3天,又匆匆赶回村里。

不到3年时间,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道,带领村民们修建了长16公里的13条水泥机耕道。

2016年3月,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从省农科院调果苗,驱车连夜赶路,险些与别的车迎面碰撞。把果苗发放给70户贫困户时,他们已是两天一夜没睡觉了。

如今,勾蓝瑶村3500亩水果产业基地已经成型;村旅游公司被列入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村里开办了农家乐8家,家家生意兴旺……去年全村接待游客突破40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近7000元。

曾经贫穷落后的勾蓝瑶村,成了特色水果种植基地和乡村旅游热土。昔日残破不堪的贫困古村落,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美丽村庄。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