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获批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五:指引绿色发展新路

2017-12-22 10:45:2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帙恒] [编辑:蒋俊]
字体:【

两型标准体系:指引绿色发展新路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获批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五

桂东,山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生态美丽画卷。李健 摄

美丽的“长沙蓝”。郭立亮 刘丽姗 摄

北辰三角洲用“人车竖向分流”模式开发这片土地。辜鹏博 摄

长沙湘江风光带,小朋友和志愿者们展示他们共同描绘的五彩地球。

郭立亮 夏湘鹏 摄

两型学校——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 谢望东 摄

周帙恒

经过十年的改革实践,湖湘大地上两型探索、两型改革、两型创建风起云涌,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两型新图景。

十年来,湖南在全国率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建立了面向全社会各个具体行业和领域的绿色指南和规范,率先将绿色理念、要求、方法具象化为系列地方标准,指导产业转型升级、政府绿色采购、绿色示范创建等,在制度和机制层面确保两型社会建设高起点、大手笔、全方位推进。

70多项地方标准、规范、指南相继出台,一套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标准体系清楚明晰,成为助推两型社会建设破题利器。

编制两型指南和标准 指导一场席卷三湘的“绿色革命”

走进湖南省首批强制推行绿色建筑试点——株洲云龙示范区,一片绿意映入眼帘。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10%以上,拆除的建筑建材回收利用率不小于20%;空调余热回收供热水需求;全部采用节水器具,收集屋面雨水用于绿化和广场冲洗,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等技术……通过强制推行绿色建筑机制,云龙示范区获批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什么是两型?怎么建设两型?如何让两型成为看得见、讲得出、用得上的客观实在?湖南通过编制两型指南和标准标准,统筹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等标准,逐步实现绿色标准在领域、过程、主体的全覆盖。

围绕绿色发展,在工业化方面,制定了两型企业、园区等地方标准;城镇化方面,制定了两型县、镇和两型建筑、交通建设等绿色指南;农业现代化方面,制定了两型村庄、生猪生态养殖、两型农村合作社等地方标准;信息化方面,突出资源环保监管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互联网能源建设等标准建设。

为推进公共服务机构、活动场所等领域标准建设,湖南制定了机关、学校、医院、社区、旅游景区等绿色标准和指南。

同时,支持科研机构、企业和产业技术联盟积极开发、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标准,鼓励学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制定技术领先、市场成熟度高的绿色团体标准,增加绿色标准市场供给。

编制了绿色标准,湖南通过宏观调控、产业发展、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运用行业准入、生产许可、合格评定、认证认可、行政执法、监督抽查等手段,促进了标准实施。

这些标准和指南的出台,指导着一场席卷三湘的两型示范创建活动,机关、企业、家庭、城镇、乡村、社区、学校、景区等纷纷加入,两型技术产品、两型生产生活方式、两型服务设施、优美生态环境、两型文化等两型要素进入各个创建单位。全省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创建单位(项目)1000多个,建立4个省级两型宣教基地,千家万户被发动起来,每一个“社会细胞”被动员起来,两型社会建设从盆景走向花园,“处处皆两型、人人可两型”的理念深入人心。

开展两型认证 敲下两型标准落地的定音锤

步入长沙县开慧镇锡福村,路边的LED路灯、光伏发电板、垃圾分类回收桶……无处不在的两型元素让村子时刻保持干净整洁。这个远离城市繁华与喧嚣的原生态村庄,没有工矿企业,生态环境优美,成为全省首批通过认证的两型村庄。

两型标准体系建立后,如何落实到两型社会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在改革探索中,两型认证成为标准落地的定音锤。

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认监委的指导和支持下,省两型委和省质监局紧密合作,建立了两型认证制度,政府职能部门定规则、抓监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授权具备相应能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自愿性认证。长株潭三市率先试点,开展两型旅游景区、两型村庄、两型企业、两型园区、两型机关等标准的贯标和认证。从规划、设施、服务、环境等方面对景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推广两型生态厕所,建立符合两型标准的硬软件设施和运营管理模式。通过标准的引领、规范和约束作用,实行“统一认证目录、统一认证标准、统一认证标志”,使认证成为推动、评价和考核两型工作的工具,真正发挥了规范和引导的效应。同时,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不收取认证费的方式开展认证工作的基础上,还建立认证奖励政策,让通过认证的单位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让认证品牌、声誉有价值,走出具有湖南特色的两型认证之路。

两型认证激发了各参与主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内生动力,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长沙经开区创新健全环保监管体制机制,完善或增设了环境应急、总量控制、现场管理、固废(危废)管理等职能岗位,从职能上保障了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实;郴州福泉山庄建设地热综合利用系统,将温泉热水延伸供应到餐饮、客房供暖、洗衣房烘干设备等环节,大大提高了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两型认证,各创建单位按照两型标准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实现了节能减排。

标准成为绿色发展的经纬线,认证成为标准落地的定音锤,认证工作的推进,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了定位、定音和定格的作用。

“两型认证使两型社会建设建立了可评价依据、可量化指标、可约束手段、可追溯管理、可持续机制,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创新了手段。”专家表示,通过认证,发挥了标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约束评价指标,进而变成有形的产品和服务,使两型具象化、普及化,有力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热情。

树立绿色标杆 引领两型生产生活新风尚

两型标准落地,使两型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看得见、讲得出、用得上,引导大众认识两型、建设两型,为全民参与提供方向和目标指引。

村庄更美了,村民更富了,这是锡福村开展两型标准认证后的最大感触。村委会通过不开山、不填水、不占农田、不搞大拆大建的低碳发展模式——以村委会+企业+农户建设“乡村民宿”,让农村变身景区,农民变身老板,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村里推广两型技术和生态养殖标准,创造了“以绿狐尾藻生态湿地为技术关键的养殖废水治理模式”,带来了养殖污染治理的革命性变化,成果在湖南、浙江等省推广。

学校既是教育园地,也是社会机构,用两型标准引领两型学校创建,不仅亮化、美化、绿化了校园,更使之成为了“一本生动活泼的两型教科书”。在湘潭县云龙小学,学校坚持“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构建了“教育有读本,实践有活动,建设有标准”的两型教育格局。长沙岳麓区实验小学和长郡梅溪湖中学推进生态互动体验馆、两型创新实验室、两型校本教材、两型实践课程等项目建设,彰显了两型教育特色。长沙市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体育馆等公共设施资源共享,节地近500亩、资金近3亿元。

在两型标准指引下,城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两型标准的潜移默化中选择两型生产生活方式,使资源利用更加有效,浪费大幅减少。在株洲茶陵县的山区,八团乡卧龙村、下东乡黄堂村等地,村民们按照两型标准依山傍水集中建房、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利用废弃闲地开展就近城镇化,做得风生水起。宁乡市金洲镇关山社区、雨花区侯家塘街道韶山路社区、开福区望麓园街道荷花池社区等积极推广节能节水产品、清洁能源等,引导居民树立两型行为习惯。

两型标准的推行不仅推动了环境的改善,也推动了产业转型。通过两型企业、两型园区标准的执行,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投资过热的产业,“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要消灭企业”成为企业的共识,一批绿色产业脱颖而出。

“在两型之光照耀下,传统老工业城市株洲焕发了新的活力。”株洲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宇说,尽管前期投入很大甚至要牺牲不少眼前利益,株洲各企业园区还是坚定不移地看好、支持两型建设。他说,株洲设立的两型园区标准多达四五十项,涉及能耗、节能材料、废品污水处理、土地集约利用等多个方面,其中不少参照了美国、欧盟标准,倒逼企业园区不断加强技术攻关,“很多园区已通过创建两型园区直接受益,比如通过整合实现了土地使用效益最大化。”而株洲市高新区通过建立健全两型产业集聚发展的激励机制,走上了产业绿色发展的快车道,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排名跨步提升到了第23位。

以两型标准为指导,湖南还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两型采购,进一步撬动绿色产业大发展。2016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环保产业年产值突破1900亿元。

【两型现场】

两型村庄的好日子

青山绿水相映,青砖、灰瓦、白墙的乡村民居点缀在稻田果园间,沥青路面上不时有小车驶过,道路两旁立着清一色的太阳能路灯……距长沙市区一小时车程的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作为长沙市两型标准实施与认证标杆单位,于今年1月通过了两型村庄标准认证。

“以前的光明村可不是这样。”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志伟说,曾经的光明村道路狭窄、百业凋敝,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小村庄。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光明村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确定了建设“生态人居、创业家园、度假天堂”的目标,通过开展两型村庄标准对标贯标与认证,以标准引领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打造原汁原味、农韵十足的两型新村,走出了一条“产业支撑、群众参与”的两型新村建设之路,实现了两型创建与绿色发展的双丰收。

村干道实现亮化绿化并安装太阳能路灯,全部村组及80%的农户通水泥路,55%的农户接通互联网,乡村污水生态净化系统投入使用,农民实现了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沼气做饭,电脑上网。按照“自然资源商品化、农村设施现代化、村庄环境生态化、旅游服务优质化”的方向,光明村完善两型基础设施建设,还建成了1万余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8公里自行车道、2公里登山游道、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设施。

从2012年起,光明村成立了专业保洁队伍和清运公司,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第三方治理,同时建立项目两型准入机制,发展生态经济。村里还通过实施“千亩花海、千户庭院、十条精品路”绿化美化计划,引导全民参与“多种树、广栽花、不露黄”绿化行动。“两型建设让一切都不一样了!”陈志伟说,村民两型理念进一步增强,垃圾分类自觉有序,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绿色休闲民宿经济快速发展。

如今,光明村通过利用资源、善待资源,找到与市场的最佳契合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青山绿水转化成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走上了一条具有两型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周帙恒)

相关专题: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获批十周年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