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公安局推行“民心工程”系列纪实
衡阳公安: “双打”模式整治外流犯罪显威力
唐曦 李钢彪 李华中
近年来,随着衡阳市公安局对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一些不法分子纷纷流窜到外地作案,影响了当地的治安环境,也损害了衡阳的外部形象。尤其是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涉高”货盗、“两怀”妇女盗窃、外流贩毒等外流犯罪突出,影响恶劣。其中耒阳市曾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地域性职业犯罪重点整治地区进行督办,祁东县被国家禁毒办列为外流贩毒重点关注地区。
衡阳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领导下,在公安部的直接指导下,把整治外流犯罪作为大事来抓,创新“走出去打、请进来打”的“双打”模式,打防管控齐头并进。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圆满完成了重点整治任务。
党政重视
将打击外流犯罪作为“一把手”工程
省、衡阳市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外流犯罪整治工作,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黄关春曾专程深入衡阳调研,对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公安厅副厅长李介德率领刑侦总队领导多次到耒阳市督促指导工作。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农,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经常研究、过问工作情况,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邓柯,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志文多次深入耒阳、祁东等县市督促整治外流犯罪工作。
衡阳市抽调综治和公检法司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进驻耒阳开展督导工作。与此同时,积极与案件高发地警方联系,主动邀请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10多个涉案频发地公安机关负责人到耒阳和祁东召开警务协作会议,联手打击外流犯罪。
耒阳、祁东将打击整治外流犯罪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综治工作考核和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同时,出台了最严厉的追责办法,对不能及时完成任务的党政领导、责任民警进行追责。
强化打击
全警开展集中攻坚
自去年11月以来,衡阳市公安机关掀起了“卫士之光”百日竞赛、“三打击一整治”、“禁毒风暴”、“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百日攻坚、安保维稳“冬春攻势”等专项行动,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各类安全隐患及突出违法犯罪全面开展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特别是对外流犯罪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衡阳市推行主动攻防战略,创新动静结合、立体防控、精准打防现代警务模式,先后在全市开展7次统一清查盘查“平安行动”和交通秩序整治“畅安行动”,以整治开路,治乱源、消隐患、促有序,推动严打严防机制常态化,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巩固平安建设成果。
在集中攻坚中,衡阳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刑事技术、信息、网技对侦查破案的支撑作用,为侦破各类刑事案件尤其是技术性开锁入室盗窃案件服务,破获了一批有影响的团伙系列案件。
市、县财政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整治外流犯罪的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破案追逃等工作。全市公安机关对办案追逃经费全力保障,追逃车辆、经费均全额保障到位。还设立了举报奖励制度,给予举报有功者3000元至5000元奖励。
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通过多种形式,集中进行重点整治宣传,营造了浓厚的严打整治氛围。
压实责任
全方位开展集中整治
全面清查底数。各县(市、区)分类制定了各种调查摸底表格,逐村逐户对辖区进行全面走访摸排,摸清重点前科人员、重点嫌疑人员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去向、工作、收入情况及联系方式,建好各类基础台账,定期跟踪管理。仅一个月就完成总任务的98%,并分门别类建立基础台账,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台账齐。
落实重点管控。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有盗抢犯罪前科、职业不明、收入异常、频繁往返以及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员加强监控,并及时上报公安机关,协调外地警方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和物品,堵塞犯罪销赃渠道。
全力破案追逃。全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缉捕盗抢骗逃犯专项行动。各参战单位主要领导挂帅指挥,主管领导一线督战,参战民警积极作为,奋勇当先,向盗抢骗、命案及涉枪涉爆案件在逃人员发起凌厉攻势。
实施大联动。积极与案件高发地警方联系,向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10多个涉案频发地公安机关发送“请求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函”300余份,强化协作办案。去年4月以来,共协外办案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6人。通过内外联动整治,耒阳籍外流犯罪大幅度减少。其中北京技术开锁入室盗窃发案下降50%,广州、长沙等地发案下降30%以上,上海涉耒积案全部清零。
标本兼治
全面构筑大平安格局
持续高压追逃。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持续保持惩治犯罪的高压态势,对公安部公布的本土籍“盗抢骗”逃犯按照“一名逃犯、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要求,实施强力大攻坚,确保应抓尽抓。主动配合外地警方开展案件侦破和抓捕工作,在完成公安部打击“盗抢骗”追逃任务的同时,大力开展“清网”行动,对历年来批捕在逃、负案在逃的外流犯罪人员展开抓捕。
深化平安创建。积极开展“十百千万”平安创建活动,通过平安乡镇、平安单位、平安村组、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学校的大评选,把遵纪守法作为评选硬指标,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勤劳致富光荣,违法敛财可耻”观念,从而在全市形成文明守法新风尚。
健全长效机制。将本地和外地已收到打击处理的外流犯罪人员信息建档建库,目前已经入库1000余名涉案人员相关信息;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和物品,堵塞犯罪销赃渠道;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实行公安民警与有犯罪前科人员结对走访,定时定期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并一对一加强法律教育,教育引导他们认识犯罪的危害性,避免重入歧途;实施“三联三促”结对帮扶,组织政法、民政、人社和乡、村干部,对“外流犯罪”前科人员实施结对帮扶,通过在企业建立安置基地、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等方式,逐步解决其生活困难,促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不再犯罪。
截至目前,公安部公布的耒阳籍“盗抢骗”194名逃犯已追回179名,完成率达92%; 21个乡镇办事处实现“盗抢骗”追逃任务清零。今年11月30日,经公安部领导对耒阳市打击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评估后,予以摘牌并通报全国。与此同时,国家禁毒办、公安部取消了对祁东县“全国地域性职业犯罪重点整治地区” 的关注。
衡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胡志文表示,全市公安机关将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推动输出地、犯罪地公安机关相互对接,打破区划壁垒,进一步创新“走出去打、请进来打”的打击外流犯罪“衡阳模式”,建立“点对点”长效警务协作机制,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力共用、合作共赢。推动形成更大合力,更有效、更彻底地防控、打击跨地域外流犯罪,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责编: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