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80年前的今天,那个守卫南京的益阳人饮弹殉国

2017-12-13 10:33:55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曾晓晨]字体:【  
在这场战役中,还有一个人比唐生智更加壮烈,也更加值得尊重。因为,唐生智最后还是走了,只有这个人留了下来,一个人承担起了六个职位,最后壮烈殉国。

关于南京保卫战,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上有过不少文章,比如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唐生智,在所有高级将领都不同意守南京的情况下,只有他支持了蒋介石的意见,被火线任命为南京城防司令。

不过,在这场战役中,还有一个人比唐生智更加壮烈,也更加值得尊重。因为,唐生智最后还是走了,只有这个人留了下来,一个人承担起了六个职位,最后壮烈殉国。

这个人,名叫萧山令,湖南益阳人。

死在抗日报国前线,荣幸之至

1892年6月11日,萧山令出生湖南益阳的一个小山村。

在当地,萧家是书香门第,一家三代连中秀才,远近闻名。在他们家门口的对联曾写着当年的荣耀:秀才本微末功名,却喜叔伯兄弟父子公孙三代蝉联不绝;寒家无丰盛筵席,幸叨宗族乡邻亲朋戚友八回燕贺都来。

萧山令幼承庭训,知书达理,16岁毕业于益阳龙洲高等小学堂。当时正值晚清,列强争相瓜分国土,这让少年萧山令无比愤慨,决定投笔从戎报考湖南陆军小学。小小年纪的他还受曾国藩的影响,曾立誓“兵符在握,一扫群魔”。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湖南陆军小学停办,萧山令考入保定军校第三期,与后来的陆军上将张治中是同窗。毕业后,他回到湖南,在湘军中出任排长,开始了戎马生涯。因为富有见识,又十分英勇,不久他就因为军功,一路升到团长,并受到上司唐生智的赏识,被委派至沅江,担任县知事。

此后他还参加过北伐战争,立下不少战功。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他被编入南京卫戍司令部,官职青云直上,1937年抗战前夕,他已提为少将,任全国宪兵副司令、参谋长。

然而资料上对萧山令记载不多,仅寥寥几句:虽习军事,实温文儒雅,无疾色厉言,每讷讷不能出口,而条理缜密,处事忠勤,严而不慢,宽而有威,为部属所钦慕。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3个月后,上海失守。日军随后兵分三路,直逼南京,民国首都危在旦夕。

危难中,11月中旬,蒋介石连开3次会议,研究南京战守问题。何应钦、白崇禧等高级将领认为南京非决战之地,且兵力不足,难以守卫。惟有唐生智大声疾呼:“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蒋介石决定坚守。

11月20日,南京卫戍长官司令部成立,唐生智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宪兵司令谷正伦退往重庆,宪兵副司令萧山令留守南京,指挥宪兵第2团、第5团、第10团等部。

部署完毕,战火很快到来,12月4日,南京外围阵地——句容,中日两军相接,南京保卫战打响了。

其实,当时的萧山令只是宪兵副司令,按理说,再怎么轮也轮不到他来守城,但在那个生死存亡的关头,所有应该负起责任的人都选择了逃避,只有萧山令,这个身材不高的湖南汉子,选择了坚守。

除了宪兵副司令的身份,萧山令还被火线任命为首都警察厅长、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后来,南京市的市长马俊超也跑了,市长的位子也落到了萧山令的头上;再后来,唐生智下达撤退命令后也走了,萧山令又担负起了渡江总指挥的责任。

一人身兼六职,听起来很风光,但实际上却是无奈之举,让人心酸。

其实,萧山令不是没有走的机会,早在日军尚未破城的时候,他的一个部下,也是他的同乡好友陈辑川,就来找到他,劝他早点离开,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但萧山令却说:“受命拱卫首都,防守无方,无以对党国,杀敌不力,无以对金陵老小,贪生怕死,俯首称奴,何脸见江东父老?我走了,南京的老百姓怎么办?”

这样的豪言壮语,其实唐生智也曾说过,但后来形势所逼也走了。但萧山令没有走。

几天后,陈辑川再次劝他离开,但萧山令仍然说:“守土为国是军人的职责,我应尽忠报国,笑卧沙场,死守南京,我意早决!”

直到最后撤退的命令下达,唐生智已经走了,萧山令仍然指挥将士们断后,让老百姓先走。部下为了让他先走,几次把他抬上筏子,他几次都跳了下来,继续回到岸上指挥。

这次撤退,因命令下达得太仓促,几十万人蜂拥到岸边,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甚至比一场战争还要更加复杂,更加困难。而且,日军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派出重兵前来围剿,百姓血流成河,宛如人间地狱。

萧山令看着这副惨状,两眼冒火,率领众将士跟日军血战了足足5个小时,半个长江都被染红了。然而,在日军的猛烈炮火下,萧山令的部下们已伤亡殆尽,自己也身受重伤。

为了避免被俘,萧山令朝天磕了三个头,然后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萧山令自杀殉国后,遗体仍然屹立在滚滚江水中,好久才慢慢倒下。

战后,蒋介石亲自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沉痛地说:“抗倭之战,能与城共存亡者,实以萧司令为巨擘。”

萧山令殉国的消息传到家乡后,他的妻子张惠兰也吐血而死,追随丈夫而去,家人将她的遗体,与丈夫的衣冠埋在了一起。

12月中旬,重庆《中央日报》头版刊登了“国民政府追赠萧山令为中将”的命令。

这位英雄的一生,正如其遗照上所题:“敦诗笃礼,义胆忠肝,气吞暴日,名并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