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墨情缘

2017-10-13 09:15:34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鄢福初书法作品

鄢福初

我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湘中新化吉庆镇。曾祖父、祖父、父亲数代人均行医乡里,治病救人。我的出生,使父亲高兴地以为家族里又添了一名郎中,但我却在八九岁的时候,发现了“医”与“药”之外的另一种乐趣。

从孩童到学生,我始终对“药方”着迷,对着药方,用毛笔写字,更多的是拿个小木棍在地上比划。

“党参八钱,黄芪五钱,甘草三钱……”踮起脚,站在古旧斑驳的木制柜台后面,看着父亲在土黄纸上一笔一画书写药方。我对那些三四寸的纸片上的毛笔字很好奇,一勾一画似乎都有说不出的特殊趣味。

17岁那年,我进入新化县师范学校时,才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概念,原来那是有理论、有来龙去脉、有美学意义的一门学问,绝非写写那么简单,其间的厚重、深邃,足以吸引当年17岁的我,于是习唐楷,观墓志,临魏碑,后又由碑入帖……

说起来,我能在书法方面有点成就,就是得益于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出生于民国,先后受过私塾与新学教育,识四书,晓礼法,是村子里的“知识分子”。大凡村子里妯娌吵架,乡邻纷争,当前去调停的村干部都无计可施时,大家就会想到去鄢家找老太太出来说话。母亲是个淡泊从容的人,在村子里有威信,也亲和,大家信她。她跟争吵的人说,莫着急,慢慢来。待到慢下来把前因后果理清时,也就吵不起来了。我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若是我和别的孩子冲突了,母亲就把我拉回家里来,等晚上忙完家务,就跟我说道理,她告诉我:“与人争斗,最简单、最愚蠢的方式就是打架。儿若争气,长大后有出息,才是真赢。”母亲经常用一些流传的民间故事,教育孩子们明了事理,以淡泊心,行励志事。母亲的慈祥,在一个孩子心中植下的是一颗出世与入世相融的种子。

慈母严父。父亲是家庭的统帅,对儿女的教导秉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礼数,又不失现代管理方式。我是家中的长子,其后有弟妹六人。及至现在,每年腊月二十八,全家人都要回到老家,参加父亲主持的家庭会议,不管多远。每个人都要谈旧年里的工作、收获,谈下一年里的计划、预想。“述职”完后,父亲会做“重要讲话”。他通常就是三句话,其一,不希望你们做多大官,挣多少钱,只求你们无灾、无病,天天过日子。其二,意外之财不可得,我八十多岁了,也没见天上掉过馅饼。其三,外面世界精彩、诱惑很多,家庭最重要。作为闻名乡里的老中医,父亲在文革中曾被划为“反动学术权威”。有一段时间,他早上穿一件白衬衣出去,回来的时候总是血肉模糊。我一想到那场景,眼泪总要掉下来。但那个粗粝的年代,让我自小学会坚强,碰到问题,坚决攻下,否则就会睡不着。

在我的意识里,检验男子汉的原则,就是面对困难的态度,绕着困难走,是一辈子都不会有成就的。

父亲年纪大了后,每年的家庭会议就由我来主持,评选孩子中的“年度进步奖”“年度优秀奖”。我的女儿鄢嫣十几岁离家读大学,之后考取北师大硕士与清华博士,我给她的影响,便是要敬业、进取,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不依赖他人。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