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男儿国是家 仗剑走天涯———革命先驱熊亨瀚《与妻书》里的家国情怀

2017-09-30 08:31:38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印奕帆]字体:【  
191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慷慨赴死前写下的《与妻书》,被誉为100年来最感人的一封情书,进入中学课本,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翻开尘封的档案,革命先驱熊亨瀚出生于湖南桃江,1928年,34岁的他在英勇就义前,也曾写过一封《与妻书》。

■编者按

191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慷慨赴死前写下的《与妻书》,被誉为100年来最感人的一封情书,进入中学课本,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翻开尘封的档案,革命先驱熊亨瀚出生于湖南桃江,1928年,34岁的他在英勇就义前,也曾写过一封《与妻书》。今天读来,那字里行间浓浓的对父母叔伯的孝、对兄弟手足的情、对妻儿的爱仍然感人肺腑。男儿国是家,仗剑走天涯,熊亨瀚为理想信念而死,死得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其家国情怀,至今依然有着激励我辈的力量。

吴少郴 邹鹏 龚凤军

十余载劳苦奔波,秉春秋笔,执教士鞭,仗剑从军,矢忠护党,有志未能伸,此生空热心中血;

一家人悲伤哭泣,求父母恕,劝弟妹忍,温语慰妻,负荷嘱子,含冤终可白,再世当为天下雄。

——熊亨瀚自挽联

一生风雨:17岁参加敢死队 27岁做百世师 34岁甘上断头台

熊亨瀚1894年11月16日出生于益阳县大栗港镇五羊坪(今属桃江县),父亲熊浩元是个穷秀才,在私塾和小学教书,一生热心教育事业。他秉性刚直,对于儿女参加革命一向支持。受父亲影响,熊亨瀚从小胸怀大志,关心国事。1910年春,15岁的他写下《临洞庭》:

洞庭春水阔,天地一舟轻。

借问垂纶者,谁能钓巨鲸?

辛亥革命爆发后,17岁的熊亨瀚报名参加了湖南学生援鄂军敢死队,在誓师出发时,年龄最小的他登台演说:“义师无敌,胜利在望。革命的成败,民族的存亡,有重于个人的生命。我们应以敢死的决心,巩固武昌起义的胜利,赢得中华民族的新生,我们死亦无悔,虽死犹生!”

1912年2月,熊亨瀚同敢死队员由武汉返回长沙。他写了《过岳阳》抒情:

风雨暗神州,男儿急国仇。

哪里诗酒兴,吟醉岳阳楼。

1913年7月,熊亨瀚亡命日本。在东渡日本时,他面对国内时局忧心如焚。他的诗《东渡》真实地记录了他这次赴日途中的感受:

碧海路迢遥,谁能掣巨鳌?

扬帆辞汉月,击楫震天骄。

卫霍声威壮,孙吴策划高。

昔人长已矣,大业赖吾曹。

1921年9月,熊亨瀚同时接到了湘西驻军司令部和育才中学教务主任两处聘任书。熊亨瀚一向把办教育当成是开发民智、改造社会的必要途径,于是舍弃去湘西复职升官发财的美差,前往育才中学任教。面对“不奉家食”的责难和“有官不做,去做穷教员”的惋惜,他一笑了之,写下自勉对联:

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

享百年寿,何如作百世师。

从此,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教学工作上,向学生传播新思想,针砭时弊,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他从未介绍学生到政府谋事,但经他介绍来长沙读书或参加革命的却不少。他写的《示弟》表露了他培养革命青年的一片赤诚:

读书岂是抬身价,学剑须当振国魂。

碧血已教天地老,敢抛热血洗乾坤。

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熊亨瀚曾担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委兼青年部长、《湖南通俗日报》馆长,是湖南反帝大同盟、湖南省雪耻会、湖南人民反英讨吴委员会等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之一。1926年春,熊亨瀚加入中国共产党,万分高兴,写下《长沙百首》,其中一首:

九曲是黄河,长江曲亦多。

终将入东海,挥剑斩鼋鼍。

因全心投入革命事业,熊亨瀚与妻子詹月如(后名詹石兰)聚少离多。《示妻》是其真实写照:

也怜香雾湿云鬟,一枕柔情一夕欢。

暴雨惊雷残梦碎,先支大厦庇人寒。

湖南“马日事变”之后,熊亨瀚因坚定的共产党人斗志和农民运动立场遭到国民党湖南当局的通缉,被迫亡命于两湖和江西地区。期间写下了百余首述怀明志的诗。

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

一舟风雨寻常事,曾自枪林闯阵来。

——《亡命彭泽》

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

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

——《客中过上元节》

1928年11月7日,熊亨瀚在武汉鹦鹉洲被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密探逮捕入狱,被提审四次,倍受酷刑折磨,但他“坚不吐实,绝未供出同伙”。11月27日被押解回长沙的当晚,湖南清乡督办署连夜审讯,企图最后从熊亨瀚的口中获得共产党组织活动情况,熊亨瀚大义凛然地说:“杀就杀,何必多说!”军阀何键闻言,暴跳如雷:“熊亨瀚三个字就是罪证,不必更问,枪决就是。”11月28日凌晨,熊亨瀚被枪杀于浏阳门外识字岭,时年34岁。

与妻诀别:殷殷诉寸草结褵深情 敦敦嘱子弟家声不坠

在武汉狱中,熊亨瀚已做好牺牲的准备。他设法借来纸笔,写下一首自挽联,并给妻子留下了绝命遗书。遗书中,熊亨瀚告诉妻子,自己“非匪非盗,非淫非拐,非杀人放火,非贪赃枉法”,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而死,光明正大。

遗书全文如下:

月如乎:

余今将别汝与父母兄弟而去矣,追想家庭间,父子兄弟骨肉手足之情,吾与汝十五年结褵之好,宁不凄惨伤心也耶?虽然,“人生自古谁无死”,余之死,非匪非盗,非奸非拐,非杀人放火,非贪赃枉法,实系为国家含冤负曲而死。扪心自问,尚属光明,公道未泯,终可昭雪。所难堪者:高堂父母,年近六旬;膝下儿女,均止数岁。汝亦尚在青春,诸弟均少能力,家无恒产,养育维艰。凡此诸端,不免耿耿。兹将后事分告于下:

一、余生未报父母养育之恩,死又增父母西河之痛,罪孽深重,上通于天。然此亦大数所关,无可如何!望告父母,毋以为戚。来生有缘,再报寸草。祖母八旬有余,风烛之年,尤不宜使有悲意。

岳父母对余素厚,愧无以报。且龙弟新丧,两老方深悲痛,切勿因余之死而益其忧。

二、西弟嗜酒好牌,伯弟体弱多病,均宜保养,力自振作。家庭间尤当和睦一气,共撑此艰难困苦之局,以分父母之忧而毋贻先人羞也。

三、叔父家况尤窘,余最关心,惜己不能尽援助之力矣。纪弟当谋正当职业,负担责任。庆弟勤敏好学,文思颇佳,倘能益求精进,我曙岚公下之读书种子或可不绝也。

四、我世卿公支下年来迭遭惨变,气象不佳。请告诸伯叔,告诫子弟团结精神,力图振奋。聪秀子弟可读则公同送读,庶颓风可挽,家声不坠。

五、汝素娴礼教,与余感情亦深。余死,汝必苦守。然守节亦大难事,余又素无积蓄,今以子女累汝,生活必感困难,可求余之老友瑞兰、心印、杏农、翊周、弼臣、畅荄、先毓、杏轩、钟杰、会升诸人,大家设法为汝筹集两三百元,托人经商,藉博蝇头,以维日用。

六、儿辈须严加管束,切勿因余之死而溺爱之,以致堕落。可读则苦读,不能读,须切戒其勿与人为意气之争。余之致死,即以此也。

七、余之丧葬各费,必无从取给,可向杏农借一百元,先毓借五十元,杏轩、竹松、鹏周、在州共借五十元,勉强了事。扶榇南旋,一切均须从薄,得附先人坟墓足矣。

八、汝体素弱,余死,汝之责任愈大,切不必悲。余死而有知,余之灵魂当随时护汝,且誓与汝结再世之缘。

九、余此次被捕,承各方营救,当亦费尽周旋,当为致谢。

骥才绝命遗书,戊辰十月初四。

熊氏家风:崇文重教崇孝敦友 爱国爱家一脉相承

熊亨瀚作为一位职业革命家,其孝子、慈父、丈夫、兄长的担当在绝命遗书中得到充分体现。他一生笃志诗书,心关民瘼。究其原因,与熊氏家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熊亨瀚的家乡大栗港乃风雅首尚之区,自古至今,文风特盛。《熊氏族谱》里面所订的《族规》催生了大批优秀子弟。《族规》条目至细,归纳起来为:

一、崇文重教。熊氏先人素重文,从所订派语“天开文运亨,科第家传美”即可见一斑。以熊亨瀚一支为例,其曾祖曙岚公为国学生,祖策勋公为国学生加州同衔,父浩园公为清邑庠生,湖南师范毕业,任长郡、育才两中学教员及栗埠乡中心小学校长。

二、崇孝敦友。绝命遗书寥寥数语,舍小家为大家,亦不失孝子之用心;于胞叔右军亦关怀备至,“叔父家况尤窘,余最关心”;对于兄弟,不忘引导,“西弟嗜酒好牌,伯弟体弱多病,均宜保养,力自振作。家庭间尤当和睦一气,共撑此艰难困苦之局,以分父母之忧而毋贻先人羞也”。

三、治家整肃。熊亨瀚的父亲浩园公性素豁达,崇儒而不抑商,熊亨瀚濡染久之,其遗书中写道:“托人经商,藉博蝇头,以维日用。”是熊亨瀚以实业兴家兴国思想的明证。

四、教子义方。烈士二十岁成婚,至二十五岁方得独子绍尧,遗书中说:“儿辈须严加管束,切勿因余之死而溺爱之,以致堕落。”这种思想,与熊氏先人教子训孙的做法是一脉相承。

熊亨瀚的家国情怀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外甥肖先生的影响尤为显著。“我舅舅还曾把烈士的诗词收集汇编起来,在亲属之间分享流传,在子女教育和传承方面有很大意义。”肖先生在湖南一所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每每念起这句诗,肖先生久久不能平静。1995年,肖先生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邀请,赴美从事学术研究,由于勤奋和业务能力突出,很快成为实验室的顶梁柱。但他放弃留美,毅然回国。如今,肖先生的实验室已成为湖南省高校中首批重点实验室之一,他曾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

肖先生说,从小到大,他和家人从未以“烈士亲属”的身份自居。谈起家风,肖先生说,亲属们分布在各行各业,性格各不相同,“如果有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勤劳朴实、爱国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