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政法综治战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纪实

2017-09-21 07:51:5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刘艺]
字体:【

打造更高起点的平安长沙

—— 长沙市政法综治战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纪实

“一级接警、一级派警”模式和可视化调度,实现对一线作战单位的“点对点”指挥。

天网工程指挥中心。

“红袖章”志愿者队伍走街串巷开展治安巡防。

长沙火车南站联合执法综治队伍。

天心区金盆岭街道涂新社区干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欧阳倩 李曼斯

此心安处是吾乡。

对老百姓而言,“心安”意味着有着安宁的居所,安康的生活,安全的环境,安定的社会。对长沙市政法综治战线而言,百姓心中有平安,才是更高起点的平安长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平安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政法综治战线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党中央的要求、老百姓的呼声,这就是长沙市政法综治战线的集结号!

长沙,曾连续三届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荣誉——“长安杯”。9月,再次获评2013年至2016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是全国仅有的4个获评的省会城市。

近5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试点,从“天网”工程到“地网”工程,从严抓严打到形成常态化威慑机制,从群众被动响应到群众主动共建共享,从“一站式”服务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流转……一系列举措让人民群众见证着平安长沙的与时俱进,感受着平安长沙的底气,享受着平安长沙的硕果!

一种责任

最密的“平安网”来自最严的防控

过去,人们在祈盼与愿景中得到平安的慰藉和满足;今天,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构筑的全立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用心保障着老百姓生活的平静安宁。

在长沙,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打击防范犯罪中的神奇威力。从长沙高铁南站到河西交通枢纽推行的实名制,从社区到偏远乡镇的智慧化建设,“横控到边、纵控到底、24小时无间断”的全时空、立体式治安防控体系,让不法分子进入长沙,如同进入了天罗地网,来了不敢犯,犯了跑不掉。

在长沙,我们看到了百姓脸上那份平静和安宁。这份平静和安宁,得益于感知交通、感知校园、感知园区等一系列智能防范体系。“监控很严,我们有安全感”、“车停在那里,我放心”……长沙市委市政府、政法综治部门的努力,换来的是群众的安心与放心。

“这里摄像头24小时监控,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技防+人防,让犯罪无处遁形。”“天网”工程自2011年启动建设以来,长沙市财政共投入8.8亿元,在公共区域新建视频探头7万余个,整合社会面电子监控摄像头18.6万个,在公交车上新建移动监控设备4000余套,实现了对城区、主次干道、重点单位等重点部位的监控全覆盖。2016年,长沙市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16.68%,破案同比上升2.65%。

“天网”工程只是长沙布建的五张“防控网”的其一。

此外,以网格为主体,整合特巡警、公交治安警、派出所巡逻民警等警力,在全市设立170个卡点,确保“核心区1分钟”快速反应;以街道、社区为主体,形成邻里守望、互防联动的机制;以企事业单位、重点场所、重点行业为主体,健全内部安保工作机制;以网安技术为关键,健全网上网下协同作战机制。

如此,人、地、物、网,越来越多的要素信息被集中到方寸之间,分析于须臾之时。五张“防控网”,成为长沙治安防控的核心战斗力!

“一直以来,长沙市始终把保持社会稳定作为平安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网格化、信息化、法治化,探索建立专群结合、打防并举、网上网下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最具安全感、公平感、正义感的城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钟钢如此说。

一种情怀

最好的调解来自最“里手”的处理

在岳麓区咸嘉湖街道综治中心,无论大事小事,到这里泡一杯热茶,聊一阵家常,一切坐下来慢慢谈,警、民、司法等多方共参与;在雨花区交警大队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司法行政、法院、交警、保险协会共同办公,大大提高了调解效率。“以前从接受报案到起诉到最后理赔,复杂的案件甚至要拖上半年,现在的调解最快20分钟就能顺利完成。”

“小事不上交,大事多方联调。”近年来,长沙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并逐步形成调解工作的“长沙经验”。

长沙经验的做法是,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初始状态。从2014年开始,长沙市深入开展了以“三联三访”活动为载体的政法综治干部大走访,2万多名政法综治干部下基层到一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知法守法,依法处理分歧争议。通过这些举措,主动发现了一批矛盾苗头,使得矛盾纠纷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长沙经验的做法是,变“和稀泥”到“依法解决”,调解的主体、模式、方法都逐步变化。长沙各区县(市)、街道(乡镇)全部设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法院、检察院、公安派出所等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 244个,涵盖了交通事故、医疗、物业等行业领域。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聘与择优选聘的方式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300余人,培养了一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专职人员力量。

长沙经验的做法是,建立了完善的“矛盾化解新常态”机制。近年来,长沙市广泛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和各行业纠纷调处中心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报告、一月一调度。社区(村)每周一排查,全面建立了重大矛盾信息报告制度和纠纷台账,做到矛盾纠纷排查不留空当,不留死角。

长沙经验的做法是整合各方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通过组建“五老”人员队伍、组建法律义工队伍、组建专家咨询团队等方式,倡导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在群众中说话公道、有威信的“五老”人员来了,热心为群众办事和热爱调解工作的街道社区居民来了,知名律师、医疗专家等专业人员来了……一大批懂政策、晓法律的调解“里手”不断汇聚,构筑了长沙市矛盾纠纷化解的基石。

一种机制

最具公信力的司法来自最公平的执法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这是长沙市政法系统相关负责人的宪法宣誓。

铮铮誓言,不负重托。宣读誓词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忠于宪法、忠于法治,依宪施政、依法施政的理念,将深深根植于长沙市每一个执法者心中。

——司法公信力,来源于大刀阔斧的改革。

率先在全省建立大情报指挥中心、大侦查作战中心、大治安防控中心等“六大中心”,长沙市全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综合配套改革;下发了《长沙市法律援助实施细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润长沙”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工作的通知》,截至今年9月,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33件。

——司法公信力,来源于便捷的服务。

9月15日,株洲律师周勇军用了不到1个小时在网上完成了7件纠纷的立案手续。“如果这些案件在线下完成立案,至少需要一天时间。”周勇军说,网上立案,对于异地参与诉讼的律师来说最为受益,既不用来回跑,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如今的长沙,诉讼不仅可以网上办,还可以通过12368热线、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查询案件进度,了解涉案事务。

——司法公信力,来源于阳光执法。

芙蓉区检察院以“公平正义在侦监”为主题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3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民主监督员、社区群众和在校师生,一起侦查机关提请审查逮捕的案件探索开展了检务听审活动。

司法要公开、要透明,这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长沙市大力推进警务公开、检务公开、审务公开、狱务公开,不断深化公开形式、内容,让司法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以公开促公正。

——司法公信力,来源于有力的手段。

执行难一直是法院工作的一大难点和“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长沙市中级法院综合运用信用惩戒、限制消费、公示名单等措施频频发力,“老赖”寸步难行的局面正在形成。

同时,各级法院还创新形式,不断向“老赖”开战。天心区试点“老赖”专属彩铃, 7月31日,“老赖”夏某听说天心区法院将要给他定制专属彩铃后,当即联系法官,一次性支付了拖欠4年的执行款。试点专属彩铃后才一周,就初见成效:17人入围名单中,1人主动履行、1人选择和解、4人主动联系。为此,长沙中院将逐步向全市基层法院推广此项服务。

——司法公信力,来源于人本的关怀。

“多亏了肖律师对我的援助,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天心区桂井村村民李兰对政府提供的法律援助感激不尽;“免费的心理咨询、社区的关怀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也让我更有信心重新开始生活。”青园街道社区矫正中心服刑人员谭某动情地说。

据介绍,从2013年到2017年,长沙市累计使用市级司法救助资金347万元,救助69案88人;区县(市)司法救助资金实际使用5637万元,救助了1699案2309人,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问题。

一种氛围

最靓的风景来自最广泛的群众参与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难就难在要堵之于未萌,发之于未觉。仅靠政府一己之力,难度可想而知。

长沙的做法是让老百姓成为“主力军”。这支“主力军”基础在社区,核心在共建,关键是激发老百姓参与、凝聚老百姓共识、塑造老百姓精神。而这一切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老百姓满意。

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平安建设最显著的特点。

近年来,长沙9个区县(市)加上高新区、1800多个社区(村)高度重视、行动迅速,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作为,自觉将社会综治置于“平安长沙”工作大局之中,并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的经验亮点。

岳麓区学堂坡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城区开放式社区,社区内没有一堵围墙、没有一个物业公司,加上社区内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很大。这两年来,社区联合楼栋长、党员、社会治理积极分子、大学生等各方面力量,加强组织协调和服务,形成了“社区主导、单位联动、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基层治理格局。

社区居民老杨算了个“账”:“参与社区安全巡逻我们大家都很积极。原因很简单,社区治安好了,才有更多的人愿意来这里创业、居住。我们的出租房治安有了保证,才会有人来租住。我们的收入才会更稳定。”

和老杨一样,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主动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自己动手,人人出力,个个负责。据了解,近年来,长沙市芙蓉区、开福区、浏阳市等大力推进“万人红袖章”工程,万名“平安志愿者”佩戴着“红袖章”走进大街小巷,开展义务巡逻、文明劝导等活动。望城区高塘岭街道西塘社区72岁居民黄正春10年来坚持每周一三五义务巡逻;居民文励志每天6点就到社区市场清除“牛皮癣”广告……

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一个个踊跃的市民,一个个感人的事例,在长沙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红袖章”。

从机关到基层,从高楼到街巷,从看楼护院到治安巡逻,从邻里守望到志愿宣传,他们臂膀上的“一抹红”成为长沙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最温暖、最靓丽的色彩!

目前,长沙共建“红袖章”队伍2976支,总人数达125300人。市民罗大姐介绍,自从有了“红袖章”,周边小偷小摸的情况没有了,有问题时一个电话就马上赶到,让人很安心,“红袖章”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平安守护神”。

“让‘红袖章’走进社区、企业、高校,走上街头巷尾、车站码头,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这是新形势下平安长沙建设的一种新机制和新模式。事实证明,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平安长沙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可以为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强大力量。”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5年来,平安长沙建设换挡提速,各级综治机构、综治力量的配置和运行不断规范,让老百姓参与平安建设、享受平安建设成果已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动。

5年来,“平安长沙”建设不断从老百姓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做起,从方便老百姓的角度的服务起,推动平安长沙建设向升级版发力。

站在新的起点和新的历史时期,以民意为导向,以法治为保障,创新体制机制,在建设更高起点的平安中国的征途中,长沙将砥砺前行、更加奋发!

(本版图片均由长沙市政法委提供)

相关专题:建宜居之城 看“平安长沙”如何炼成

今日热点
焦点图